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青藏高原

龙瞎皮肤多少钱2023-04-23  26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青藏高原积雪满山、冰川广布、高寒缺氧,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寒之地,似乎没有多大的价值。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青藏高原是无价的!银镶玉砌的雪域高原,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不毛之地,她是中国的龙脉所在、国本之基、兴盛之源,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

一、高山仰止:青藏高原关乎中国全局

(一)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西南部的战略屏障。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大体呈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这些巨大山脉和高原共同围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与帕米尔高原一体相连,共同组成中国西部和西南部的战略屏障。

(二)青藏高原具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巨大的战略空间。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涉及青海西藏的全部、四川甘肃西部、新疆南部及云南部分地区,总面积25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4强,具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巨大的战略空间。

(三)青藏高原是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

毫不夸张地说,青藏高原对中国生死攸关!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无论从陆路还是海路看,都是兵家必争、志在必得的战略制高点。青藏高原不但对东亚、南亚、中亚有巨大的影响,更辐射至印度洋,对海权造成重要影响。青藏高原对地缘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这一巨大屏障和战略纵深,中国的地缘格局将会残缺不全,形不成完整的优势地缘板块。倘若如此,则中国的西北、西南甚至中原腹地都将门户洞开,直接暴露在外敌面前,那对中国将是灾难性的。中国不但得不到青藏高原的有效保护,反而会极大地受制于占据青藏高原的外部势力,如泰山压顶般高悬于中国人民的头上!届时,中国就会有腹背受敌之患。有青藏高原在手,中国的西部、西南部则同时具备了重要的战略屏障和巨大的战略纵深,其重要性强于长城何止千万倍!

青藏高原还是世界岛“心脏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价值和世界性意义!麦金德从全球地缘政治的角度,将地球分为世界岛(由亚洲、欧洲、非洲组成)和在其边缘相对孤立的大陆(如美洲、澳洲、日本及不列颠群岛)。世界岛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富饶的陆地组合。在世界岛的中央,是自伏尔加河到长江,自喜马拉雅山脉到北极的“心脏地带”。麦金德的理论凝结为三句名言,即: “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大陆腹地;谁统治了大陆腹地,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世界”。

青藏高原几乎是亚洲所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你能想象大河的源头掌握在他国手里是何种感受吗?!你知道以色列为何宁肯放弃6万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岛而绝不放弃1000平方公里的戈兰高地吗?不仅仅是战略制高点,更现实、更重要的还是水源地。青藏高原号称“亚洲水塔”,冰川、积雪、湖泊广布,是中国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亚洲几条最重要的跨境河流,其源头均在青藏高原。换言之,中国掌握着别人家的水龙头,这在日益缺水的今天,是何等重要! 历史 上,我们失去了另一巨量的淡水存储地贝加尔湖,我们绝不能再失去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对南亚的地缘优势是压倒性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完全受制于青藏高原,其影响甚至远及印度洋。

(四)青藏高原蕴藏着无尽的战略资源。由于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的地中海—特提斯成矿带横贯青藏高原,使青藏高原成为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2015年曾发现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班公湖—怒江三大巨型成矿带。有资料表明,这里发现120多种矿产资源,资源潜在价值非常巨大,其中铬、铜、锌、锂、镁、硼、钾盐、石棉等矿产在全国名列前茅,石油资源前景很好,水能、太阳能、地热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巨量的淡水资源更是无比珍贵,这里是中华水塔,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最宝贵、最纯净的淡水资源基地,其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当然,这里还有珍稀的动植物资源。2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蕴藏着无尽的财富,绝对是一块中华宝地。

(五)青藏高原改变了大气环流重塑了中国和南亚的气候。位于西风带附近的青藏高原的隆升深刻地改变了东亚和南亚的气候,使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更为明显,南亚冬夏盛行东北季风、西南季风,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中国东部冬夏盛行西北季风、东南季风,加剧了中国西北的干旱,沙漠广布,加重了北方的严寒,加强了东亚季风,形成了我国东部的湿润气候,使原本应为亚热带沙漠气候的江南一带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青藏高原本身抬升形成了高寒气候。

二、垂天石盾:青藏高原使中国立于不败之地

距今1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相撞挤压,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抬升,逐渐形成三级阶梯地形,给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随着青藏高原的大幅度隆起,使中国平原地带进入了山地高原的怀抱。特别是清朝时期新疆、西藏、蒙古纳入版图之后,中国的地缘板块更加完整,饱满如弯弓满月!如果将与之连体的帕米尔高原考虑在内,横亘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犹如一道垂天石盾,将中国大陆保护起来,在地缘结构上使中国西部具备了广阔的安全空间,使中国大陆完全避免了欧洲平原地带腹背受敌的四战困境。

背靠青藏高原使中华民族避免了四面受敌的厄运:在远洋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西面的青藏高原和东面的大海,都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中原人民可以专心抵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南犯;在远洋技术兴起,西方列强和日本从海上侵犯我国时,我们又有青藏高原的庇护,使中华民族向西南大后方作战略转移,从而积聚起二次反击的力量,并最终赢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收复领土联盟断言:无论现在还是在遥远的未来,青藏高原对中国安全的终极保护作用是不变的。

三、利剑高悬:青藏高原使中国对印度具备压倒性优势

青藏高原的地缘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中国对印度的碾压之势上!从地势上来说,青藏高原对南亚次大陆、尤其是印度核心区的恒河平原形成不可逆的地缘压制,如利剑高悬于印度头上,使印度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必欲去之而后快。这也是印度侵略西藏、支持分裂势力的最根本原因。

当青藏高原纳入中国领土后,便获得了来自东亚大陆的强大支撑。尽管世界屋脊的阻断作用仍在,但现代 科技 的发展,使青藏高原的地缘价值陡升!原本恶劣的自然条件不再是拦路虎,尤其是公路、铁路、飞机等现代交通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中国迅捷地将人员、资源投向西藏成为可能,也使大规模建设各种军事设施成为可能,青藏高原的基地化、阵地化甚至堡垒化都将逐步成为现实,这从根本上打破了中印之间的地缘平衡!

对印度而言更要命的是,印度的核心区距离青藏高原是如此之近!普遍距离喜马拉雅山脉不过数百公里,印度首都新德里距中国西藏边境直线距离约350公里。随着中国导弹和空中打击力量的改进,更加深了印度的恐惧。一旦两国交恶,部署在青藏高原的中国战机、中短程导弹甚至火箭炮,都可以轻易覆盖整个北印度。换言之,拥有西藏的中国,具备随时摧毁印度国家命脉的能力!印度尴尬地发现,自己在与中国的军事博弈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印度进攻中国,则是仰攻,自古为兵家大忌;印度如果大量制造导弹反制中国,其高昂的费用显然是天文数字,是不可持续的。自然也逃不过中国在青藏高原设置的拦截系统的拦截,印度导弹的生存率会很低。这仗,真的没法打。更悲催的是,这种天然劣势,是根本无法克服的。毕竟,青藏高原搬不走,印度的核心区也挪不动。尽管印度暂时占据着中国的藏南地区,但无法改变在整体上被中国地缘压制的现实。

四、两洋基石:青藏高原使中国天然具备辐射南亚、冲击印度洋的地缘优势

中国与远道而来的西方列强英美等国完全不同,英美等国因本土距离印度洋过于遥远,他们跨洋而来,劳师远征,不得不占据印度次大陆或印度洋岛屿作为落脚点,这纯属无奈之举。反观中国,因为拥有全球战略制高点青藏高原,依托超大的近海大陆板块,避免了英美国家的困境,尽占两洋地利。

虽然中国在印度洋沿岸没有领土,算不上印度洋国家,但由于中国拥有巨量的青藏高原以及与此连为一体的超大近海板块,其巨大的地缘辐射作用不仅及与南亚次大陆,还直逼印度洋!从而对印度洋海权有重大影响。特别是中国具有中远程导弹打击技术,使得当代中国对两洋有着强大的反作用力。对此,我们不要有任何怀疑。

中国因拥有青藏高原这种战略制高点和桥头堡,从而具有了对印度洋强大的海上反作用力。形象一点说,坐拥本土即可将印度洋纳入射程!虽然不能将大炮导弹架在海边,但从战略意义上看已与此没有多大的差别。这使得中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在印度洋海权上的短板。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因拥有青藏高原而成了“近南亚国家”!青藏高原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两洋基石!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大大降低了中国处理海洋事务的成本,并因此拥有了远比西方国家更从容地等待时间。

冰雪严寒并不代表不是战略要地!青藏高原如此,西伯利亚亦如此。 历史 上我们长期漠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使其最终落于他人之手!这是多么深痛的教训。如果西伯利亚属于我国,那我们的地缘优势会极为突出,任何国家也无奈我何!西伯利亚归俄,不但在我们身后站立起一位巨人,更使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北方边患固定化、近似永久化,难以根除,遗患于后世子孙。

幸运的是,我们虽历经劫难,山河沦丧,但尚有万里江山,尚有宝地青藏高原在手!这里是中国的龙脉国本,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是值得中国人以命相搏的战略要地,是核心利益所在,绝不容失,绝不容他人染指!

000F6C

陆地权力至上。谁掌握了陆地权力,谁就能掌控世界。

麦金德:“谁控制了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而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

这里的“世界岛”,指的是包括亚洲、欧洲和非洲在内的三大洲;心脏地带就位于世界岛中心,也就是欧亚大陆的中部,大概位置,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国西北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区。心脏地带的外围,也就是世界岛中除了心脏地带以外的部分,被称作边缘地带。

17世纪,葡萄牙人失去对印度洋的统治地位:在非洲和印度的统治,葡萄牙人是以沿海港口的堡垒为据点,很少深入内陆,完全依靠着海上力量来维持印度洋的统治。

参考资料:

《季风帝国:印度洋及其入侵者的历史(Empires of the Monsoon: A History of the Indian Ocean and Its Invaders)》、《历史的地理枢纽(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欧亚大陆的心脏”意思是说中国是欧亚地区的核心国家

众所周知 我们中国的形状就像一个心形 但这只是一个地理形状

我们中国虽说现在经济发展迅速

但也只是个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 还远远算不上“欧亚大陆的心脏'

这样的说法不现实 夸大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虽说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 只能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欧亚大陆影响力较大的国家

呵呵呵

(1)苏联控制“心脏地带”,但没有能够支配全世界。(1分)

(2)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政府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②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③1949年,美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④1950~1953年,美国介入朝鲜战争。

⑤70年代初,美国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以上答对3项即给6分)

(1)英国学者的理论是面对20世纪初的国际形式的。那时的世界是以欧洲为中心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所处的时代是欧洲中心地位逐渐衰弱的时代,他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政治野心。 (2)问要结合“心脏地带”的边缘“欧亚沿海地区”来分析。如美国和中国、西欧国家的关系都体现了这一理论。

斐济属于大洋洲,斐济地理位置:地跨东、西半球,180度经线贯穿其中。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努阿岛等。陆地总面积183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9万平方公里。

斐济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森林覆盖面积935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有开采价值的约25万公顷,出产优质硬木和松木。

斐济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努阿岛等。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年平均气温22~30℃。

扩展资料:

全国共有2个直辖市、4大行政区和14个省,苏瓦和劳托卡为直辖市。行政大区分别是中央大区、西部大区、北部大区和东部大区。其下分为14个省:纳莫西省、拉省、雷瓦省、塞鲁阿省、泰莱武省、奈塔西里省、那德罗加诺沃萨省、巴省、布阿省、卡考德罗韦省、坎达武省、劳省、洛迈维提省、马库阿塔省。

斐济群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左上方为深蓝色底上红、白两色的“米”字图案,旗面右侧的图 案是斐济国徽的主体部分。浅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也表明该国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米”字图案为英国国旗图案,是英联邦国家的标志,表明斐济与英国的传统关系。

2013年斐济将重新设计国旗,新版国旗将聚焦国家团结,不再包含英国国旗图案,这将成为斐济同殖民地历史拉开距离的最新努力。斐济开始正式流通的新版货币移除了英国女王头像、以斐济动植物为主体。新版国旗的形成机制将与新版货币类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斐济

中亚。中亚且油气资源丰富,四周分别与俄罗斯、中国和南亚、西亚相连,因此中亚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且油气。欧亚大陆一般指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也称做“欧亚大陆”,是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合称,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亚欧大陆由亚欧板块、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和东西伯利亚所在的北美板块所组成。

B

这一地区是指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一块与中亚、东南亚、南亚,甚至是北亚、欧洲都有联系,从历史角度来看,早在西汉时期这一区域就有了联系,而且最远到达了罗马,也就是《汉书·西域传》中的“大秦”或者是“犁鞬”,西汉末佛教通过这一地区从“身毒”或“天竺”传来,再后来唐代时“玄奘西游”到达“天竺”,再后来在《明史》当中出现了诸如“弗朗机”等国,也有利玛窦到中国来等等,所以从历史角度看要选B。对于A,完全不符合问题题意;对于C,只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对于D,也是一个次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题要注意“主要”与“次要”的区别,要学会通过唯物辩证论的哲学观点来考虑。当举棋不定是一定要学会反反复复的分析题意。

以上就是关于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青藏高原全部的内容,包括: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青藏高原、什么是“陆权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6486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