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新建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运营。那时候正好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期。世人瞩目。
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也就是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那时候,我国就有多条铁路改造完成,运行时速达到200KM╱小时,甚至250KM╱小时。因为按照《世界铁路联盟》的规定,凡新建运行速度250KM╱小时以上,既有线改造运行速度200KM╱小时以上的铁路都称为高速铁路。
这几年我国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通车武广高速铁路,合武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石太客运专线,福厦高速铁路,温福高速铁路,甬台温高速铁路,昌九城际铁路。
扩展资料: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
2008年2月26日——中国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
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夯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
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一、高速铁路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有了高铁,春运压力极大缓解,乡愁不再遥远,回家之路更加顺畅;有了高铁,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乘火车同等距离出行的时间普遍比过去压缩一半以上;有了高铁,蜀道不再难,西安至成都高铁、重庆至贵阳铁路、成都至重庆高铁让旅客可以方便快捷进出川渝地区。目前,中国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达到5600至6500多列,京津、沪宁、广深等多个地区实现高铁“公交化”出行。截至2018年底,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96亿人次。
二、高速铁路带来了“同城效应”
高速铁路极大拉近了时空距离,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的交流,带来了“同城效应”,促进了城市群发展,也改变了不少年轻人的工作方式和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催生了高铁通勤族。高速铁路加快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了“同域效应”,有力促进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相关机构研究表明,通高铁的城市与不通高铁的城市相比,可持续竞争力高出57%。
三、“高铁+旅游”催生旅游新业态
乘着高铁去旅游,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同等时间可以看到更多祖国大好河山,提升了旅游效率。高铁,让更多远在“深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不易到达的旅游资源得以开发,许多地方出现“井喷式”增长。陕西佛坪、湖北恩施、安徽绩溪、广西三江、云南普者黑等地旅游接待人数的快速增长,均得益于高铁的开通。“高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新业态和人们旅游的新方式。
四、高速铁路助力精准脱贫
中国中西部地区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相继建成了兰新、贵广、云桂、西成等一批高速铁路。截至2018年底,中西部地区高铁营业里程19862公里,占全国高铁总里程的66.4%。高速铁路极大地促进了边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招商引资,高铁成为沿线人民的致富线、幸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