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高铁运行使用的是牵引电动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动机,它的运作并不是传统列车那样依靠具有动力的车头拉动其他车厢运行。
我们的高铁都是“动力分散式电动车组”,在高铁内部会在不同车厢内放置许多牵引电机。
驱动电机的电流要通过“传输——变压——传输”的流程才能输送的高铁内为电机使用。
首先要有电力从公共电网传输出来,再通过牵引变电所将电网传输过来的电能转为转换至适合高铁的电压后,使高铁可以通过轨道附近的接触线获得电能。最后才能让牵引电机获得电力,这些电将会驱动与它相应的每一根车轴,所有的牵引电机一起合作让高铁高速运行起来。
高铁的车厢不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发动机的,主发动机是安装在车头上的,由车头牵引,其他的动力是分配在不同的车厢上列车通过滑轨也就是接触网(单臂)取得电力后,经过复杂的控制系统进行分配和变换,源源不断地向全列车输出电能,使电力机车正常运行。
高铁的行驶速度非常快,所以对道路的要求十分严格,其基本要求为:
1、要求高速铁路的铁路线非常平顺,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且高速铁路都是无缝钢轨,而且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采用的是无砟轨道,就是没有石子的整体式道床来保证平顺性。
2、高速铁路的弯道少,弯道半径大,道岔都是可动心高速道岔。
3、大量采用高架桥梁和隧道。来保证平顺性和缩短距离。
4、高速铁路的接触网,就是火车顶上的电线的悬挂方式也与普通铁路不同,来保证高速动车组的接触稳定和耐久性。
5、高速铁路的信号控制系统比普通铁路高级,因为发车密度大,车速快,安全性一定要高。
扩展资料: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明确了高速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在路基、桥梁、隧道、无砟轨道、站场、客站、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分别强化了安全保障功能设计;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方便、快捷、舒适和综合交通等提高服务品质的设计要求;
重点体现了高铁建设全寿命周期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四节一保”绿色建设理念;注重结合中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运输需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优化速度匹配、设备配套和各专业主要设计参数,优化了复杂路网条件下的高铁运营调度系统设计、高密度大客流的客运服务系统设计,使技术标准更符合系统性、先进性、成熟性及经济合理性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RH(中国铁路高速的简称,中国动车组品牌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和讯网——高铁:车厢均有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