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 归 隐 地 寻 踪
刘雁翔马毅明
摘 要:老子西行入关,游历秦地,最终归隐,所以陕甘多有和老子事迹相关的遗迹。以《水经注·渭水注》的相关记载为基础,结合文物古迹、民间传说、地理地名综合考察,则可判定,老子最终的归隐地当在以甘肃天水柏林观为中心的伯阳一带,抑或在今陕甘之间,范围东至今陕西周至楼台观,西至今天水柏林观。
关键词:老子出关 西行 归隐地
老子是哲人,是大思想家,《老子》一书不知倾倒了古今中外多少好学之士①;同时,老子又是神,是仙,道教中人尊为太上老君,骑青牛,执拂尘,纵横天地之间,莫知所来,莫知所往,无所在又无所不在。老子始终让我们敬仰,也让我们疑惑。
在《史记》里边,老子是有传的,名《老子韩非列传》,这是一则学术合传,其中关于老子的部分,按现在通行的《史记》版本统计,只有区区454字。不过,就是这454字,也真够难为太史公的了。因为,正像作者所言:“老子,隐君子也。”事迹本来就不彰,且隐者之事向来离奇,因此,在历暴秦焚书、楚汉厮杀,老子去世400余年之后,为其立传,严谨如司马迁,也就只能亦真亦幻,充满“仙气”了。老子传记所反映的也就只能是老子的轮廓。古往今来,历代学者为老子的姓名含义、老子的故里、老子的生活年代、老子的交游、老子的游历地等问题伤透了脑经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谁也不敢、也无法离开司马迁的《老子韩非列传》谈老子。这里我们也凑个热闹,以《史记》所言为基点,对老子晚年的归隐地做一番追寻。
一、老子出关
现在,引和本文论题相关的《史记》所载老子资料两个片段如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串讲大意:“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③,姓李,名耳,字聃,原本是周王室管理图书、档案、文物的史官。平时淡泊名利,修身养性。在史官的位置上呆久了,目睹周朝内忧外患,一天不如一天,毫无前途可言,于是便弃官而去。到了一个关口,关长尹喜引为同道,敬仰极了,恳请老子题字留言,最终老子著道经、德经上下两篇约五千余字,飘然而去,谁也不知道他到那里去了。”
在这一段话里,人们最关心两件事,一是“关令尹喜”如何使老子著书;二是老子究竟去向何方。如果从细微处考虑还有诸多疑问,如:原文中提到的“至关”的“关”所指何关?关令尹喜何许人也?等等。
首先来谈“关”。对此,历来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函谷关,一种认为是散关。现通行的观点是函谷关,这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散关即大散关,地在今陕西宝鸡市渭滨区南,是由陕入川的要隘之一;而函谷关旧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是由豫入陕的要隘;老子去周王都洛邑(又称成周,今河南洛阳市)到秦国去,函谷是必经之地,所以“关”是函谷关无疑。再者,周秦之际,函谷关可简称“关”,例证,《战国策·秦策》说:“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贾谊《过秦论》说:“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等,所以“关”是函谷关无疑。不过,要指出一点,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在周约在周景王、周敬王时,在秦约在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厉共公时,当是时也,函谷关所在的崤山、潼津之间称桃林塞。函谷关,乃秦国所设之关,置关时间在战国。老子西行之时尚未有函谷关的称渭,《史记》言“至关”当是追述之言。当然,古人一惯关塞通用且互解,如杜甫诗《梦李白二首》有云:“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等,塞也可以说成是关。或有曰,老子至秦,是入关,而非出关。事实上,秦处关中,秦人东出,到东方列国去,从自身角度而言,便是出关;而老子供职的周王室在函谷关之东,老子离国由东向西之秦游历,从自身角度而言,自然也是出关。他是背井离乡了,因此谓之“出”。
其次谈“关令尹喜”。或以为“令”是衍文,“关令尹喜”是姓关名尹,意“关尹见老子而喜”④。但通行的看法,关令是职务而尹喜是姓名,《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班固自注曰:“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可证。对尹喜身世,西汉刘向的《列仙传》是这样记述的:“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常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投之。后与老子俱流沙华明,服苣胜食,莫知其所终。”至于这一记述“干货”有多少,不必太较真,但有一个基本事实,老子、尹喜确曾相会于关。还有秦汉而下,在道家的阵营里,尹喜成了第二号人物,尊为文始真人。另外,老子、尹子相会还留下了一则至今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成语——紫气东来。是说尹喜站立关头,见紫气祥云冉冉东来,卜知圣人将要入关,后果见老子骑坐青牛,翩翩而来。尹喜见朝思暮想的圣人临境,惊喜万分,迎入关内,虚心请教。老子被尹喜的诚心打动,于是著《道德经》也就是《老子》五千言。另据一些典籍和道家经藏如《仙佛奇踪》等讲,尹喜本是今甘肃天水人,字公文,早年修道终南山中云云。至于尹喜各种版本的故事“干货”又有多少,也不必太较真,有一条可以肯定,他是一位具备了相当素养的慕道之人,他和老子志同道合。正如《庄子·天下篇》所言:“以本为精,以物为主,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另外,还要注意一点,他是甘肃天水人。
那么,老子和尹喜相会之后,结果又如何呢?今陕甘一带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尹喜辞官,拜老子为师,结伴沿渭水西行,到了尹喜早年隐居的故地今陕西周至楼台观,尹喜留住,而老子继续西行。尹喜终南悟道,著《关尹子》,道家称《文始真经》。还有一种说法,师徒二人在楼台观做了停留之后,再穿越今陕甘交界的渭水峡谷,来到今甘肃天水市东七十里的柏林山聚众讲经,最终归隐,而尹喜和老子相邻而居,在自己的家乡尹道寺修行。
行文至此,我们要盯上这几个地名,楼台观、柏林山、尹道寺。老子入关西行,必然是沿渭水而行,既然沿渭水而行,那我们也就沿渭水逆流而上寻觅他的踪迹。而寻觅他的踪迹最好的办法莫如沿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走。
二、老子西行
西行,再西行,今陕西周至县到了。在周至就峪谷口西侧有一山陵,松竹交翠,烟霞腾绕,峻秀挺拔,迥异他山,这就是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管护单位的老子陵所在。陵顶有石洞,匾刻“吾老洞”,洞深莫测,传洞内有石函,藏老子头骨⑤。证之以《水经注》:“就水注之。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说的就是这座老子陵。接下来郦氏还有几句自己作难而难下定论的话:“昔李耳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然庄周著书云: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是非不死之言。人禀五行之精气,阴阳有终变,变无不化之理。以是推之,或复如传。古人许以传疑,故两存耳。”大意是说老子避世到了戎族地区,而这里有坟,并没有确证。但在《庄子》里说老子死后,有一个叫秦佚的人去吊悼他,大哭了三次方才出来。这又没有说他不能死。人嘛!要受客观规律限制,那有不死之理,古人容许存疑,所以我把这两种说法都记载下来存疑。
大凡圣人、伟人所经之地,后世都会有若干遗迹,如祠庙之类,而陵墓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没有必要死抠。陵只是标志,说明陵主人和此地有关,到过这里,并不说明这里的老子陵一定就是老子的葬身之地。今河南境内也有几处老子陵,存在原因也同此。郦氏引《庄子》的话值得关注,所谓“秦佚”(秦佚者,秦逸也)大概是秦地的隐士,他和老子有交往,也说明老子确曾游历关中。距老子陵东不甚遥远有一处全国著名的道观——楼观台,楼观二字就是因传尹喜结草为楼,以观天象而名,此处旧名神就乡闻仙里,颇有道风。观内有宗圣宫、说经台、上善池等诸多文物古迹,祀老子、尹喜等道教始祖,长久流传老子、尹喜师徒讲经说法的故事。北宋王禹偁《题楼台观》云:“罢归关令存遗宅,羽驾真人有故丘。水石自含仙气爽,烟云常许世人游。”凡此种种,证明老子、尹喜师徒曾在今陕西周至一带逗留。
继续西行,我们进入了今陕西宝鸡市,在渭滨区南山有著名的大散关,或传此即老子入关处,因此旧有老子庙。这种传言影响到了郦道元,于是在涉及大散关时,《水经注》就记载了相关典故,“渭水东入散关。《抱朴子·神仙传》曰:‘老子西出关,关令尹喜候气,知真人将有西游者,遇老子,强令之著书,身不得已,为著《道德二经》,谓之《老子书》也。’有老子庙。干宝《搜神记》云:‘老子将西入关,关令尹喜,好道之士,真人当西,乃要之途也。’皇甫士安《高士传》云:‘老子为周柱下史,及周衰,乃以宦隐,为周守藏室史,积八十余年,好无名接,而世莫知其真人也。至周景五十年,孔子年十七,遂适周见老聃,然幽王失道,平王东迁,关以捍移,人以职徙,尹喜候气,非此明矣。往迳所由,兹焉或可。”郦氏被诸说所惑,不过在做了初步分析,行文最后比较坚定地说:“尹喜候气,非此明矣”,言尹喜在散关望气侍老子是不可能的。⑥而“往迳所由,兹焉或可”是说老子从此地经过,那是非常可能的。这一结论非常之好,我们就需要这么轻描淡写的一语——老子曾经盘桓于大散关。
接着西行,就是今陕、甘交界的渭河峡谷,峡谷丛山壁立,古代南北两岸有小道可通行,是由陈仓(今宝鸡市)至天水的捷径,研究者称“渭水陈仓道”。⑦穿越峪谷就到了今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今麦积区的伯阳乡境内,正是北魏所置伯阳县地,西汉刘向《列仙传》云:“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又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云:“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是知“伯阳”本是因老子的字而名。我们可以设想,老子曾西行来到此地,于是这一地域有关他的事迹口耳相传,长久流行,于是北魏置县之时就将这一区域设立的新县定名“伯阳”。而在置县以前就有一条渭河的支流名伯阳水,一川名伯阳川,一谷名伯阳谷。《水经注》说:“渭水又东伯阳谷水入焉。水出刑马之山伯阳谷,北流,白水出东南白水溪,西北注伯阳水。伯阳水又西北历谷,引控群流,北注渭水。渭水又东历大利,又东南流,苗谷水注之。水南出刑马山,北历平作,西北迳苗谷,屈而东迳伯阳城南,谓之伯阳川。盖李耳西入,往迳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的确如此,如引文言,老子西行去往经过此地,所以山川原野溪谷往往留有他的名字。至此,我们追寻老子归隐地的行程即将结束,因为《水经注·渭水》中有关老子的遗迹凡三见,再往西便再没有了相关记述,而“三见”我们都见过了。接下来,要再完成一项任务,那就是论证甘肃的天水是老子的最终归隐地。
三、老子归隐
要论证,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拿出能说服人的证据,兹列举如下。
证据之一:《水经注·渭水》有关老子的遗迹凡三见,作者本人对周至的老子陵不置可否,说到最后用了“古人许以传疑,故两存耳”一语;对大散关的老子遗迹,作者又是不置可否,说到最后用了“往迳所由,兹焉或可”一语;而于伯阳水、伯阳谷、伯阳川、伯阳城得名的因由,很肯定的用了“盖李耳西入,往迳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郦道元的祖父做过天水太守,⑧而伯阳县又设于他生活的北魏,应该说他对天水的掌故是非常清楚的,他毫不含糊地指出“伯阳”就是因老子西入而“播其名”,足见他对天水伯阳乃老子归隐地是认可的。
证据之二:据西汉扬雄《方言》第八说:“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而老子李耳的故乡苦县就在淮水流域,所以李耳的本意无疑就是“虎”。又“李”、“老”本一音之转,⑨虎称老虎亦可谓“李虎”,证之以引文中的“李父”(“父”、“虎”音一也),足见老子李耳之名和虎密切相关。直到今天,人们在给孩子起小名多用“虎虎”、“虎姓”之类的昵称,形容孩子健康可爱,称之为虎头虎脑,农村上给孩子做满月,娘家要送布老虎。由此推想,李耳其意类“虎姓”,是老子的昵称。我们还要大胆地献一言,李耳不但和耳朵无关,和姓也无关,我们的先哲老子本就是有名无姓之人,⑩因为李和耳两个字符合起来就是虎。或曰,论证老子的归隐地,不着边际说这些干吗?啊!我们立马切入正题,提示一个大秘密。1986年,天水市麦积山附近,传说中的秦先祖牧马地——放马滩出土木板地图七幅,年代当秦惠文王时,约为公元前323—310年间,⑾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实物地图。经学者研究,七幅图拼接成一幅大图,是为以邽县为中心的政区图和交通物产图。邽县,始置于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为秦武公灭邽戎而设,其治所就在今天水市城区,和《水经注》所言老子所经地伯阳相距三十多公里。而这幅图的中心区域正好是天水市的秦州、麦积两区,正当老子归隐的区域。让人惊喜的是此图的文字注记中有虎谷、虎溪、苦谷、苦史、广堂史等地名。“虎谷”、“虎溪”当正取老子“虎”之意,而“苦”、“虎”一音之转,“苦谷”、“苦史”亦即“虎谷”、“虎史”;又老子曾任“周守藏之史”、“广堂史”之名当由此而起。老子故乡是“苦县”,此“苦”和木板地图上标示的“苦”相映成趣,其意当然也是“虎”,说不定苦县就是因为老子这只“大老虎”而名。这些不正是《水经注》记述伯阳时所议论的“盖李耳西入,往迳所由,故山原畎谷,往往播其名。”更古老的实证吗。要言之,正因为老子归隐天水,天水出土的古木板地图上才能“播其名”,反之亦然。
证据之三:如《史记》言,老子归隐的直接原因是“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这里的“衰”既是影响力之衰,也是风气之衰,更有自身不争气纷扰不宁而导致的自衰。久居周王室任职的老子看到周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于是看破红尘的他毅然出走。⑿当是时也,秦虽然地处西方,经济文化不及东方的大诸侯国发达,但民风纯朴,国家上进,呈现出朝气蓬勃的上升景象。一句话,秦国长期和戎族相处,率真的东西多,坏毛病少,所以老子便将归隐地选在了秦地。⒀而天水正是秦人的发祥,秦人早期的两个都邑——秦邑在今天水市所辖的张家川自治县城南——西垂宫在今天水市南的礼县境内。天水(时称邽县)是秦之旧都所在,追求朴真的老子自然心向往之。
证据之四:在我国古代,人们始终有一种理念,认定远古曾经有过一个纯洁美好的时代,民风真质,无税无赋,精神愉快,丰衣足食,类《道德经》所言的“小国寡民”的状态,有君似无君,无为无不为,人民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个时代就是羲黄时代,即伏羲、黄帝时代。而天水正是名副其实的两皇故里,试分论之。其一,唐司马贞《史记索引·三皇本纪·伏牺》说:“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庖牺即伏羲。成纪自先秦设县,其中心或治所均在今天水境内;天水境内出土两件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鲵鱼(原始龙)身彩陶瓶恰如传说中伏羲人首蛇(龙)身的漫画像,可证天水即“羲皇故里”。今天水市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建筑群和伏羲画卦台等遗迹。⒁其二,前文所引伯阳谷水的西面就是轩辕谷水,是为今天水市麦积区永川河的支流。《水经注·渭水》曰:“渭水又东南合泾谷水……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丘,丘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据学者研究,鲁有东鲁、西鲁,东鲁是姬姓之鲁,而西鲁是姞姓之鲁,此西鲁的中心就是今天水市秦州区西南的,今称齐寿山的嶓冢山,也就是上古之寿丘,因之,皇甫谧所言“丘在鲁东门北”和姚瞻所说的黄帝生地实指一地,⒂郦先生的疑惑大可不必。据此,可证天水又是“黄帝故里”。民国时期天水发行过一种地方纸币,所用图案就是伏羲和黄帝像。伏羲居三皇之首,黄帝列五帝之先,对两皇生地,博学如老子,肯定是知道的,必然也是心向往之。
证据之五:在伯阳川对面有一座著名道观——柏林观,世传乃老子讲经之地。乾隆《直隶秦州新志·秦州山水》说:“柏林山,东七十里,其山多柏林,有柏林观,有老子庵。”又,民国《天水县志·建置志》说:“柏林观,在伯阳渠之柏林山,距城七十里,旁多古柏,中祠老子,又有讲经台。山后十余里有尹道寺,传为关尹喜故里。又有教化沟、牛涧里。郦道元所谓李耳西入,山谷播其名也。”还有,在天水市西南近郊有传为老子炼丹的老君庙(称“赤峪丹炉”,列秦州十景之一)及其得道成仙的升仙台。这些古迹,尤其是柏林观既是后人对先圣敬重的反映,也无一例外都是老子在天水归隐这一故实的反映,正是由于老子的故事长久流传,后世之人自然要立祠以纪念。有趣的是,在柏林观所在柏林山的山后即是尹道寺村,世传是尹喜故里,旧建尹喜殿,尹道寺之名便源自尹喜。在尹道寺附近曾先后出土各种贝币一万余枚,这种春秋以前的货币即可见证柏林观、尹道寺历史底蕴的厚重。
证据六:天水气候宜人,特产丰富,有“陇上小江南”之称,伯阳一带地处小陇山林区,青山绿水,风光秀丽,自古就是高士隐居的理想之地。南北朝时高僧玄高、昙弘等栖迹麦积山修行;唐朝的赞公和尚、杜甫的侄子杜佐等人就隐居在伯阳柏林观对面的东柯河谷和永川河谷,诗圣杜甫也蒙发过隐居天水的想法;⒃明著名学者王了望归隐天水名胜仙人崖、石门等地。由这些例子也可推论,崇尚自然的老子也会为天水迷人的景色所迷而归隐此地。
有以上六方面的证据支持,我们可以放大胆子判定,甘肃天水市的东部以柏林观为中心的伯阳乡一带当是老子的归隐之地。天水,原本就是八卦及阴阳五行“天一生水”之意,很有些仙气和灵气。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即老子、尹喜师徒二人活动于今陕甘之间,范围东至今陕西周至的楼台观西至今天水的柏林观,而隐居的老根据地肯定还在柏林观为中心的伯阳乡一带。至于东汉以来流传的老子西逾流沙,远至西域,传道化胡,并为佛陀师之类的神话传说,影响甚大,但只有民俗价值,而毫无史学价值,许多学者都有大文辨驳,兹不赘论。这一说法作为道教中言肯定还将存在下去,但并不影响本文的结论。
阳泉市,是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2012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三区融合后城市人口数量为78万。阳泉市是山西省第三大城市。市区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无烟煤产地。阳泉是中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素有“煤铁之乡”之阳泉平定娘子关
被誉为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位于山西阳泉平定县娘子关村,长城古堡连接傍山而筑的古长城如两翼飞展,城门上镌刻的“京畿藩屏”四个大字记载了这方土地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所作
阳泉大阳泉古村
大阳泉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被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行政区划上讲,它属于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但从实实在在的地理位置上讲,它就在阳泉市的市区里面,
阳泉固关长城
固关是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其余三关是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为“京畿藩屏”,在今平定县娘子关镇旧关村。固关长城依山逶迤,地势险要,与著名的娘子关、旧关共成鼎足之势。
中国藏山旅游风景名胜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首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风景区的自然风光也是非常迷人的。山中草木茂盛,抬头可见奇峰怪石,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中是花的海洋,几十种山花开遍山野;夏天这里是避暑的胜地,满山都是浓郁的树荫,清凉爽心;如果你是秋天来到景区,这里是山峦是黄色和红色的世界;寒冬藏山也不会令人失望,瑞雪飞扬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十分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