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总面积为419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25800平方千米,缓冲区2800平方千米,试验区13300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relichi)、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95%,有植物2000余种,GJ保护植物31种,动物801种,GJ保护动物19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铜仁市的印江自治县、江口县、松桃自治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82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梵净山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比如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风景美丽自然,进入山区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迹,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观,是旅游不可多得的一个地方。
梵净山,武陵山脉的主峰,GJ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梵净山,全境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塑造了它千姿百态、峥嵘奇伟的山岳地貌景观。典籍上考证,梵净山唐朝以前称三山谷、辰山、思邛山,明代以后称梵净山,梵净乃佛教净界。
梵净山在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处。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县交界,地处北纬27°49′50″—28°1′30″,东经 108°45′55″—108°48′30″,靠近印江县城、江口县东南部、松桃县西南部。于2018年10月1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扩展资料:
梵净山属于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
梵净山在2008年6月30日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同时也是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7月2日,中国贵州省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梵净山
参考资料来源:贵州梵净山官网-“梵天净土·桃源铜仁” 12景区之首: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3县交界。
梵净山山形复杂,环境多变,由此形成了全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性基地。根据科考资料,区内现有植物种类约2000余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31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6种,二级保护植物25种。有珙桐林、铁杉林、水青冈林、黄杨林等44个不同的森林类型。
原始森林里栖息着多种濒临灭绝的国家保护动物,如:黔金丝猴、藏酋猴、云豹、苏门羚、黑熊等。其中黔金丝猴被誉为“地球的独生子”,仅存800余只,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2018年9月25日,梵净山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在北京举行,并颁发世界遗产证书。
2018年10月17日,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旅游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22年5月,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贵州省开展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