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五老峰南邻鄱阳湖,西接含鄱岭,北靠大月山,高峻挺拔。因峰石由砂页岩构成,其抗蚀力不等,故出现了参差悬空,棱角锋利,线条清晰的奇特景象。其雄伟险峻,浩瀚神奇,为庐山诸峰之首。在阳光中,连绵起伏的五老峰似在朦胧欲睡,将它光秃秃千沟万壑的躯体,舒展在天地间。在峰与峰狭窄的峡谷中,隐藏着深蓝色的阴影,蓝烟青气荡漾其间,增添了几分神秘安祥的气氛。五老峰中四锋最高,三峰最险。一峰下怪石从立,气象万千。
从各个角度去观察五老峰,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在庐山区海会镇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五老峰前有五小峰,名狮子、金印、石船、凌云、旗杆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站在五老峰上看五小峰,诸峰并立,平地怒拔,如铁骑驰骋,如刀丛剑林,如怪兽奔走,变化多姿,引人入胜。
更有趣的是,五老峰常常给人一点朦胧的风韵,若现若隐,似象非象,你得从不同角度一一去观察,去琢磨,展开你的形象思维的翅膀,它究竟像什么,从中体味乐趣。五老峰名五老,有人就看它不老,甚至还很年轻。
从五老峰俯瞰云雾,你看到了什么?有人看到了云海,有人看到了其他,而有人,却看到了“佛光乍现”!
正如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所言,“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庐山五老峰的峭拔秀丽,别具一格,只有来了,你才知道!
五老峰,在庐山的东南方向。
这首诗叫《登庐山五老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
原文: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译文:
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扩展资料
《登庐山五老峰》也是一首吟咏庐山美景的佳作,描写庐山的另一个风景点——五老峰。
首句就是“庐山东南五老峰”,开门见山,紧扣诗题,先用朴素的语言、平缓的语调,介绍了五老峰在庐山所处的位置,点明是在庐山的东南面。紧接着,诗句如异军突起,托出诗人望中所见之景,实为飞来之句。
嶙峋峭拔的五老峰,气势磅礴,真如削出的金芙蓉,矗立在青天之上。“金芙蓉”,不但写出了五老峰的秀丽形状和金黄颜色,也道出了诗人写作此诗的时间是在秋冬之际。以“金芙蓉”喻五老峰,而以“青天削出”四字作陪,点出了五老峰的真精神。
“削”字也下得有力,它化静为动,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五老峰雄奇峭拔的视觉形象。“削”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功力的赞颂。“青天削出金芙蓉”,从观望角度而言,当为由下向上仰望所见,这是第一景。
第三句“九江秀色可揽结”,是诗人转换角度,从山上俯视山下时所见。登临高入云端的五老峰上,九江一带的秀美景色可尽收眼底,仿佛能够随手采取一样。“揽结”这两个字给静景中加入了有生命的人,使得景色也亲近了许多。
九江在庐山下,这种由上望下所见的九江秀色,当为第二景。镜头的转换,给人以新颖的感觉,也使得诗调由高转低,诗人的情绪由涨到落。
既然有如此美好的处所,那么,政治上处处碰壁,饱经磨难,倍受世人冷眼,壮志消沉,又素怀隐居之志的诗人自然就把它当成理想的栖息之地了。“吾将此地巢云松”一句也就随手拈来,天衣无缝。
这首七言绝句中虽然不乏矫健飞腾之句,但全诗是以平淡取胜的。诗中又很好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真切自然、形象逼真。语言也含蓄凝炼,具有很大的艺术蕴量。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