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济古镇在哪

蚂蚁农场2023-03-20  16

是“查济古镇”!

查济古镇一般指查济古村落。

查济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查济古村,距泾县县城60公里,原有108座桥梁,100座祠堂、108 座庙宇,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是查济村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其中: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处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

明代的“涌清堂”、“进士门”,雕刻细腻,结构精致。

查济村周围有四门三塔:四门是:钟秀门、平岭门、石门、巴山门;三塔为: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古朴典雅。据说三座塔是查姓家族为振兴查济文风,而于清嘉庆年间资兴建的。

安徽泾县的查济古镇,这里的“查”念“zha”,而不是“cha”。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姓查。 在黄山山脉北部的群山之中,在太平湖北岸,深藏着一个令人称奇的古村落——查济。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它破败颓废的沧桑之美,能让人看见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从泾县城往西,开行50公里就到了查济。一座座小桥,潺潺的流水,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庄严肃穆的祠堂,巍巍耸立的宝塔,飘逸的凉亭,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古树,闲散安逸的村民,一座散发着古朴典雅气息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魅力,一下子攫住了人的心灵。 查济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厚岸乡(现已合并到桃花潭镇),村庄方圆20余平方公里,始建于隋初,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废毁于晚清及近代,至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鉴于村庄现存明清古建筑较多,且废墟绵延,国家文物部门于2001年将其列为第五批国保单位。

据记载,查济村最辉煌的时候,有钟秀、平岭、石门、巴山四门,有巴山、青山、如松三塔,有108座桥梁,108座庙宇,108座祠堂,村民近7万人。历经风雨,加上太平天国战火和当代破四旧,村庄废毁严重。但三溪(许溪、岑溪、石溪)并流,人们“依山建屋、临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的总体格局并没有改变,现存明清古民居也还有约200座,元代建筑1处,一个中国乡村时代辉煌村落的架子还在,村口山上的如松塔,还顶风冒雨傲然挺立着。 查济村民,十有八九姓查。据族谱记载,查姓的老祖先原来姓姬,名叫姬延,在周朝的时候,封于山东济阳查地,到了那里就由姬姓改为查姓了。查姓人氏从其发源地山东,辗转繁衍到安徽,然后又由安徽向江苏发展,并且以江苏泰县为中心逐渐向浙江、江西、云南、广东、福建等地播迁,到清朝康熙年间,查姓人氏开始从福建迁入台湾安家落户。

从家谱上可知,查济村这支查姓人氏,是唐朝时候从山东迁过来的,其始祖是唐朝时兼任宣州、池州两州刺史的查文熙。他也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查姓名人。此后,查姓代有名人。据查氏后人查全俊整理,仅明清两朝,查济村就出了七品以上官宦士子129人。 宣、池二州,从古至今,山水相连,人民相亲。但在水运主导的时代,却没有一条直接的水路可行。因此,两州之间的“官道”,多在山岭中穿行。查文熙任两州刺史后,经常往返两地之间,骑驴坐轿,必经查济。看到此处深山合围,溪流奔涌,土地肥沃,甚为喜爱。所以,卸任以后,就决计在此定居。从他定居查济开始,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逐渐使一个荒僻小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村落。

“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祠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这是明朝时,村人查绛所描绘的查济村情景。据介绍,查济村鼎盛在明清,当时人口越来越多,逐步向外发展,延伸到15里以外。在明朝时,村庄就有了相当完整的规划,民房、庙宇、祠堂、楼塔、水系,全按规划建设。每户人家几乎都前庭后院,临水而居。因此,查绛又深情地写道:“武陵深处是谁家,隔河两岸共一查。渔郎不怕漏消息,相约明年看桃花。” 如今,查济的消息已经“漏”了出去。在村中最古老建筑——德公厅屋倒塌的后进院落,出现了一位新主人——法国青年于连。他几年前偶然来到查济,立刻被这里青山环抱、溪流奔涌的自然环境所吸引,也深深喜爱上这里恬淡淳朴、悠闲自得的民风。他出钱买下了德公厅屋倒塌的后院,请当地工匠尽力将它修复。去年秋天,他与女友——南京某小学的体育老师景小姐,在查济举行了中国传统婚礼。他的父亲、几个哥哥都从法国赶来,还帮他抬轿子。现在每逢周末或休假时候,于连夫妇就会到村里住上几天。他们也因此成了查济一道特殊的人文风景。

到了查济,很容易联想到桃花源。的确,查济的幽僻、与世隔绝似的意味,深深攫住了许多人的心。“青山横西郭,泉水绕查村。匆匆金陵客,淳朴山乡人。白云游子意,落日故国情。挥手自兹去,复蹈车马尘。”这首著名画家陈丹青写的旧体诗,契合查济的独特神貌,更表达了当代人的独特心境。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绵延lO里,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几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尤以德公厅屋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背面以镂雕手法雕出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手法娴熟精美。

古雕、砖雕、木雕在查济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门汇的砖雕,均繁刻精镂,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房屋结构为多进式,或三进、或四进,进间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搂廊廓置有“美人靠”;条石砌就墙基,柱基为圆形雕石,墙体青砖、屋上黑瓦。传统的双披屋顶半掩半露,躲在重重叠叠的山墙后面。高出屋顶的山墙既可阻止火势蔓延,又具防盗作用。山墙造型丰富,有云形、弓状、阶梯式等,墙头呈翘首长空的马头状。 这些古代民居的外形全是青砖黑瓦,并非是古代查济人没有财力或不具审美意识,明清时期,查济人多在外经商.不乏富商巨贾,且查济文风极盛。查济村周围有四门三塔:钟秀门、平岭门、石门、巴山门;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古朴典雅。这三座塔就是查姓家族为振兴查济文风,而于清嘉庆年间资兴建的。查济人查秉钧、

查春如更是清代书画名家。

那么查济人为什么不把住宅装潢得五彩纷呈呢?原来中国封建社会对色彩的使用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区分。平民百姓,纵使有万贯家私,也绝不允许在住宅上使甩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与装饰。 “堤内损失堤外补”.虽然住宅是统一的青砖黑瓦,但聪明的查济人巧妙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房屋间有街巷相通,岑河、许河、石河三水台一的查济河逶迤穿村而流,石渠绕每家每户而过;查济河因落差较大,清澈的河水迭瀑式地流淌,沿河错落有致地建有多道拱石桥、板石桥、洞石桥,将两岸民居相连。饱经沧桑的石桥,藤萝缠绕,远望犹如碧玉横架水上,与两岸青砖黑瓦遥相呼应。据说,查济村原有108座桥、108座庙、108座祠堂。

时至今日,查济村虽历经百年风雨治桑,不复有往日风采,却仍存有红搂,天申、灵芝等15座桥和10余座祠堂、庙宇,于其中规模较大的宝公祠、洪公柯、二甲祠中的镏金飞檐、雕粱画栋中不难想见查济村的昔日风貌。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门,石桥跨河溪,两岸古建群。悠远独特的建筑文化,钟灵旒秀的山水意境,蕴育了昔日的查济人民。站在这明清古建筑群面 前,我们不禁激起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赞叹我们的祖先创建这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勤劳与智慧。

只要说到安徽古村落,大家第一反应是宏村,谁让宏村声名远扬呢?不过今儿笑容要给大家介绍的古村落并不是宏村。这个古村落和宏村一般都在皖南,尽管名气小得多,鲜为人知,但它比宏村多了一丝诗意,比西递多了一丝清净,值得前往一探究竟,这便是查济古镇。

查济古镇位于安徽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辖村。如果说这一串长长的地名你听起来感觉很陌生,但提到李白的《赠汪伦》你一定不会觉得陌生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我们小时候便学过的诗句,其中所说的“桃花潭”的所在地便是上文提到的查济古镇所在的泾县桃花潭镇所属的是同片区域。两地虽然不连在一起,但相隔并不远。有一种说法是,李白的“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所描绘的就是他在查济古镇的心路历程。但有人会持不同一件,因为古诗文上半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碧山”应在湖北安陆县境。无论如何,用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来形容查济古镇并不过分。

查济古镇是我国 历史 文化名村,村内的明清古建筑高达260多处。它的 历史 与文化底蕴,恐怕如同古镇里的那数不清的青石板一样多。唐高祖8年(626)的时候,广东南岩州刺文熙公辞官,从由丹阳卜居荻下,他就被奉为査姓始迁之祖了;到了北宋末,远公从宣城迁居到如今的观阳老庄后被奉为泾川查氏始祖;之后元初,忠十公迁九都正村,也就是现在的查村。如今查济古镇里面看到的祠堂,牌坊,门,桥都是从这之后开始各个朝代一点一点儿建造出来了,形成了如今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明清古民居村落,其中还夹杂藏有珍贵的元代建筑。

走进查济古镇,你会不自觉地被村子里的一块青石板,一座桥,一砖一瓦,一花一草所吸引。这里不像你以往看到的一条大道两排 美食 ,走到哪都感觉差不多的古镇一样,这里原生态倒有点儿不真实,这里的节奏有点儿慢。早晨的时候,主街上也没几个人,四处跑的不过是大黄狗与散养的公鸡,村民在河道里洗菜,偶尔看到几个支起画板的学生,继续着之前的绘画;晚上的时候整个古村和村里的居民一同进入梦乡,只有农家乐有着些许灯光照亮着前行的路。这仿佛不是一个景区,不过是日常村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是他们远道而来的远房亲戚一般。

查济古镇就围绕着村里的三条溪水修路造桥,在村外建了4个门,围绕着村建了3个风水塔,村民围绕着三溪在三塔四门繁衍生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查济古村越来越兴旺,人丁越来越多,便有人留下诗“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环绕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

相传,在很久以前,查济古镇有108座桥,108个祠堂,108座庙,暗合了《水浒传》中108个好汉的数量。不过如今,查济古镇内不过有30多座桥和10多个祠堂罢了。但在查济古镇内,每走几步路,要么遇见桥,要遇见祠堂,要么遇见庙,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村内的德公厅屋,二甲祠和红楼桥等景点都值得一一去细细参观。

我不是一个 历史 文化爱好者,但我愿细细聆听查济古村的故事;我不是古建筑的研究者,但我想看透古村里那一高一低的蔚蓝色,想看透那一砖一瓦的设计;我也不是桥梁的研究者,但绿萝缠绕的桥梁不禁让我多看了几眼。查济古镇就是有种不同于其他古镇的独特气质,让你愿意去亲近它,了解它。

我喜欢查济古镇的清净,喜欢查济古镇的一步一桥,喜欢查济古镇的诗意。就连在查济古镇碰到的游客,似乎都变得容易亲近起来。“大叔,你手里的这个东西看起来好好吃,在哪里买的呀?”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叔竟然把食物分我尝试,“你先尝尝,喜欢吃再去买。你看到前面那座没有,在桥的右手边,那里只有一家卖米糕的地方。这个价格不贵,你吃不了那么多你就买一半就行了。”尽管如今米糕的味道网已经记不住了,但那个温暖的瞬间依旧铭记在心。查济古镇,真好~

你去过查济古镇么?对那儿的印象如何呢?与宏村西递相比,你觉得哪个更有意思呢?欢迎网友们各抒己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1813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