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规划面积1868亩,学校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新建约2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和生活服务用房。建有千兆校园网、开路与闭路播放的教育
电视台及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各类期刊1500余种,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BSCO外文电子期刊、超星电子图书和特色馆藏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建有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等60多个。
学院现设有13个教学系,11个与地方经济文化密切联系的科研机构(2个省级研究中心、8个校级研究中心、1个研究所)。设有71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50个。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03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设有8个本科专业和20个专科专业。在编教职工556人,专职教师445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13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专职教师25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各1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高
校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截止12月,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
学校教研、科研气氛浓厚,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SCI、EI等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3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学术性期刊摘录、收录、复印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94部;主持国家级课题2 12
一、池州学院在哪个区 池州学院是在池州市教育园区,具体地址在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该校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全徽派建筑风格的高校。二、池州学院简介
池州学院始建于1977年,始为安徽劳动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 1980年正式定名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原池州工业学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经贸学校并入,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现占地1959亩,校舍面积36.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94.87万元,纸质图书80余万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2000种。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开路电视台。专任教师637人,其中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147人,博士、硕士学位61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教坛新秀16人。
学校现有15个教学管理机构: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与法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商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数据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5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新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
学校现有“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皖南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机构1个,校级研究中心15个。近三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20项(其中科研项目125项),其中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横向项目2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29篇,其中被SCI、EI收录83篇,CSSCI、CSCD收录154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6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成功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89项。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英语竞赛等384项次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学校坚持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特色鲜明的新建应用型大学”为发展方向,秉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池州市旅委合作,主持完成“池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池州市旅游线路与产品整合规划”等编制任务。近三年来,共签订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协议200余项。
学校植根池州、服务安徽。构建具有专业集群特征的、以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专业,以电子、材料为主的工科专业,以大数据和大健康为主的具有行业学院特征的专业为龙头,带动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构建以大旅游为龙头,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建成若干个省内同类型院校中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近三年先后与韩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台湾实践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与韩国京仁教育大学、韩瑞大学结为姊妹院校,签署了教师、学术、学生合作交流协议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签定了联合开展“2+2”合作办学协议。
池州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池州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池州学院是好二本吗
池州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池州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池州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池州学院教务处电话
池州学院有几个校区
池州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池州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池州学院代码是11306。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介绍
池州学院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中国一个全徽派建筑风格的高校,建有安徽省高校开路电视台,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6952人。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77年,始为安徽劳动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1980年,更名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原池州工业学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经贸学校并入;2007年,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池州学院。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开设13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58个。
师资力量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4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坛新秀27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省级新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6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2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2项。
学科建设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5月,学校建有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池州学院分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校企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校级研究中心20个。
科研成果
2012年至2014年,学校共承担了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89项,其中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厅级项目180项;横向项目2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其中被SCI、EI收录112篇,CSSCI、CSCD收录200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44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0项。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三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25项,获省厅级以上科研奖励5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29篇,其中被SCI、EI收录83篇,SSCI、CSCD收录154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60余项。2018年,学校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7.44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3.09册;电子期刊96.51万册,学位论文39.10万册,音视频196681小时,并与国内外50余所高教馆和学术机构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古籍文献主要收藏《四库全书》、《四部备要》等,特色文献资料有《大藏经》、《中国佛教学术全刊》、《禅宗全书》、《宋藏遗珍》、《太虚大师全书》、《民俗曲艺》等傩文化、佛文化方面研究资料。
电子文献资源拥有:读秀中文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西外文电子图书、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精品科普期刊文献库、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中国党建期刊文献总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ALLS电子教学参考书数据库、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以及各种实用学习光盘和随书附赠光盘等;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资源有:读秀学术搜索、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非书资料资源中心、职业全能培训库、方略学科导航、e线图情、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外文文献、法律法规等。
合作交流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韩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台湾实践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与韩国京仁教育大学、韩瑞大学结为姊妹院校。近3年来,新增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联合开展“2+2”合作办学、与爱尔兰高威梅奥理工学院就酒店管理专业开展“3+1”合作办学。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申报“一带一路”双百计划项目。
校徽
该校徽以“池州学院”的英文缩写字母“CZU”为主要设计元素构成一圆形的图案。字母经变化组合构成一向上的人字形象,表达了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整体图案还构成“e”,为“教育”的英文首字母,表达了教书育人的含义。同时还似一电子轨迹的形象,寓意学校管理科学、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
国家级特色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应用化学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旅游管理、广播电视编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
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历史学、土地资源管理、英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汉语言文学、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统计学、学前教育、测绘工程、广播电视编导、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新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学前教育、网络工程、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