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迷人的一座门一一“通远门”

石灰石是什么2023-03-12  14

如果你不知道通远门,那你根本就不算重庆人。

如果你没去过通远门,那你就不算去过重庆城。

如果你去了通远门没爱上它,那我只能说,你还没有摸到重庆人的魂,还没有真正融入这座城。

生命,如同一段没有终点只有终期的旅途,每个人买的都是单程车票。上车下车,旅途中与无数人、无数景相遇,也与无数个片段擦肩而过,只与有缘人相聚相陪,更多的都是从你的世界路过。话说回来,你又是谁生命里的谁?你又从谁的生命里路过?对于萍水相逢的人和景,我们都只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能做归人是三生修来的缘份,有缘加有份,少一个都不可能。

我与通远门,就属于有缘无份。十几年前,我跟它有一段亲密机缘,有三个月几乎天天在门下进出。它真是老,老得掉渣,墙体破落,残缺斑驳,门前门后绵延几里都是乱搭乱建的窝棚、摊贩,有的终年不见天日,常年闭门,有的叫卖喧嚣,杂物横陈,有的面馆小店,苍蝇乱飞。。。。。。总之拥塞不堪,肮脏狼狈。我也只把它当过路捷径而已,隐隐知它岁月悠久但并不知纪年。这样朝出暮归,天天见面又印象模糊。一如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物和景,天天见,却天天熟视无睹。要不怎么说旅游,就是从你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呃,都是大活人在腻歪的圈子里循环。

十多年过去,流水不腐,光阴不老,只磨损了肉体的人。上天总爱出乎意料,时间带走了肉体的青春和朝气,回赠的是心境、阅历和眼光。庆幸的是,我在不再年轻的年龄再次邂逅这座门,却为它的独特韵味而怦然心动。呃,所有那些虚度的时光、迷乱的青春都没白费,这座门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我的幡然醒悟。数百年光阴流入空气,唐朝的刀光宋朝的剑,元代的战旗明代的风,老城门,像一位伤痕累累皱纹沟壑的老者,胸有春秋默不言,静观风雨水云间。

这座属于过去式的门,它的朝代早已灰飞烟灭,因为时空错位,它从历史缝隙中漏下,得以存活至今。这是它的“幸”还是“不幸”?抑或说,对现代人而言,能凭古建筑远眺沧桑前朝,诚属大幸。可对于水土完全不服、孤独寂寞的古建筑而言,这苟活如何称得上“幸”?

然而从前,终究回不去了。所以古城门终究沦为不合潮流的落伍者,长期寂寂无名,泯然于市井喧嚣中。直到某天,施工队拆除了强加于它身上的重重负累,重新设计规划,精心维修,就仿佛重启了它的生命键,“通远门”——又复活在人间。

老重庆人知道一句话:“九开八闭17门”,指的是17座城门,九座常开八座常闭。而今600年沧桑变迁,只剩下通远门和东水门两座老城门。东水门只留城门,唯有通远门幸存一段城墙。 从通远门洞到较场口直抵解放碑,这是人们走惯了的老路。但那两个通车隧道并不是真正古门,左侧拾阶而上的小门洞,才是正宗通远门洞。

利用旧城墙开凿的公交要道

真正通远门在这里

你能想见么,这座小门洞居然是从前重庆城通往外界远方的陆路要道,(水路有东水门、朝天门等)而且是唯一一条,所以取名“通远”。古人取名往往字浅意白,古朴沧远,没有现代人花样多,反而意蕴悠长。

如果喜欢一个人,那么一定渴望知道他的往昔。因为他的现在是过往的积累,没有从前就没有现在。我对通远门也是如此。查资料,才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重庆建城:

南宋末年,蒙古大军攻破成都,宋军退守重庆,当时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这个有远见的知府大力拓修城池。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比从前江州城大了两倍,奠定了明清重庆古城的格局。这就是通远门缘起。京都城破,宋朝灭亡,而重庆城还凭借通远门殊死抵挡,令蒙古兵扼腕长叹。    

毕竟大厦已倒,历史车轮碾压过来,滚滚又是几个世纪。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通远门再次迎来大维修,重新筑城,直到清初政府再次维修通远门。然后就到了1929年,国民政府首任重庆市长潘文华凿穿通远门,第一次改变重庆老城格局,600年不破的通远门城墙轰然被打通……。

这座门,是“雄关天险,古兵家之重镇;沧海桑田,传历史之盛名”。

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公元1259年,不得不提到重庆另一座有名的城池:钓鱼城。史上早有公论:如果没有钓鱼城,世界历史都将改写。因为这座小城,拦阻了“上帝之鞭”蒙哥的铁骑,战无不胜的蒙古兵久攻钓鱼城不下,退回草原。1217年,忽必烈建元,1276年,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8年强攻重庆,守将张环血溅城门,重庆失守。那是通远门第一次大规模血战。

第二次在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率60万之众围攻重庆,经过6天激战攻城不倒,还是偷偷取路浮图关才攻入重庆。入城后,张献忠大肆杀戮以泄愤,据记载:“城中男女皆断右手”!百姓惨烈之状,令人想来不由低头。难怪通远门外七星岗成了乱坟岗,一首歌谣曾流传多年:“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第三次,保路运动如火如茶,城内晚清守城官兵和城外革命党人的战争一触即发,然而情况却出现戏剧性变化,重庆同盟会员成功买通守城炮队校官,卸掉通远门上大炮炮拴,并将门锁砸开。如此,通远门为辛亥革命让开大道。重庆兵不血刃,宣布独立。

难怪通远门赋中写:“千古刀光剑影,墙门见证;神州历史名城,文献可征。”

今夕非比,幸而时间缝隙为我们留存了这座城门,它在从前朴素而平凡,而今也是,算不上建筑史的精品,人类史上的艺术品。然而它的朴素平凡却有着历史的烙印,是印证岁月沧桑、人间正道的“化石”。 因而这朴素是大气,是厚重,这平凡是不平凡,是岁月如歌中的重低音,它的风采韵味,无可替代。

于我而言,老城门的美就在于它的古,它的旧,它的败,它的今不如昔。然而一味如此只会让它过于沉、过于重,所以老城门的美更在于要融入现代,借景当前,和现实生活圈形成反差的“隔”,错位的“间”,借景的“离”。

是隔而不“断”,隔而不“舍”,隔而不“离”, 是谓时间长河中的一出:“断、舍、离”。

一个人,一手机,一瓶水,600岁的通远门,这是一场我与你的私会。

近的是古,远的是今,

亦能和睦相处,

鸡犬相闻。

从前围攻我的是人,

而今围攻我的是楼。

任你们如何汹汹,

我自巍巍。

谁说石头无情?

借你的眼,

我看见的是古与今。

这一角天光,曾照在多少人头顶?

可有人驻足、仰头,

呼吸一口你的绿荫?

那石墙上的方孔,

是当年巨大木门的栓口,

我突然思念,

那扇木门的归处?

这累累城墙,

是宋时土、元时石、明时风、清时雨,

是无数将士嘶喊拼杀、刀光剑影、血身肉躯,

然后在时间里发酵后,

遂成了你。

多少个寂静夜晚,

多少代守城兵士踏过你的身躯?

孤单的夜里,

你可曾想起某个人吟过的诗?唱过的歌?

系过将军的马?捆过楼上的旗?拴过城门的木柱?

你像个谜,

唯一知道谜底的城墙,

却守口如瓶。

我以崖为墙,

筑城初就筑就了我的悲凉。

以赴崖的心守城,

生死已无悬念。

这抹绿,

是地底下无数灵魂的眼,

籍此重生。

刀斧能砍去我的身躯,

却砍不断我的呼吸。

因为我的前世,是守城人。

与墙共存的宿命,让我注定代代轮回。

你可见过这样倔强的生命?

只因它们是永远的守城人。

墙体里的世界只有它们懂,

挣扎缠绕,

是属于另一类灵魂的忠诚。

告诉我,爬山虎,

当年爬墙头的兵卒,

看见的是否是你这一株?

搏杀在现代是文明游戏,

在你当年,

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这是古与今的吊轨,

是文明与野蛮的博弈,

是现世与尘灰的相安无事。

我们攻的是哪座城,

这一座?还是它身后那一座?

我怎知爬上墙头那一瞬,

会凝成永生?

一将功成百骨枯,

英雄战死沙场笑。

美人独坐蹙娥眉,

悔叫夫君觅封侯。

现世安稳中的金戈铁马,

如此荒诞,如此相安。

一边是剧烈的战,一边是悠闲的生,

我们在历史河流的两岸,

彼此相安。

只有古城墙知道这一切的荒谬。

一如它新旧拼接的身体里,

也续上了血脉。

这样的现世安稳也是它的曾经,

只是当年妩媚新娘,

不知嫁作何方?

你与现世毗邻而居,

老旧沧桑与新颜明绿,

奇异地进入同一个相框。

你的残缺更好显露它的新生,

它的新生是继续你的绵延。

石头在这里发出声音,

只讲给同类听。

朝前看,是蓬勃新世界。

而你们和年老的岁月,

注定成为背影,渐行渐远。

回头看,

也是你不熟悉的世界,

黑暗门洞里,

有一个新生代的光明。

既然命中注定掉入新世界夹缝,

那就坦然吧,

让我的古老半圆,包纳你们稚嫩的方正。

侧与正,

阴与阳,

昔与今,

我们来过、我们正在,这是奇异的相生。

新旧以此相处,

我们在时间河流里,

达成共识。

石阶无言,

岁月有情。

我们隔岸相对,

守在各自的时间城池里,

相安无事。

现代居然会沦为古代的远景,

未尝不可,

因为你本是我延续的终点。

重的是古,轻的是今,

因为岁月烽烟,

让我积蓄了生命之重,

来承担你今天的生命之轻。

近的是古,远的是今,

中间那层轻烟的隔,

是时间。

左边是古,右边是今,

中间横生的树荫,

连接我们相同的血性。

这只眼,见证过我的青春。

一点不逊色你的现今。

我的年龄是实物,

一根一丝,都长在你们眼前。

我也曾令人仰望,

不逊色你们高楼参天,

甚至,至今依然。

我也曾明艳傲骄,

不逊色你们琉璃金巧,

当年丹霞映石红,

年年,依旧。

我当初固若金汤的功劳,

人们取名以念,

而今,依然。

莫嫌我老弱病残,

凿身为空,

我仍能护佑你们的平安。

多想凿出的是时光隧道,

一头是现世,一头是旧朝,

我还能穿越回去么?

我的前生今世都在这里,

我的时间凝固了,

而你们还在继续。

我像这只苍老的犬,

匍匐在地,

心跳只有大地知。

我通的是远,

未曾想,也通今。

古今相隔一洞间,沧桑往事数重山。

春风又绿当年树,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的古朝回不去了。

它已沉在时光的深深海底,

而我,被抛上了岸。

那是我的前生,

沧桑岁月中的“九开八闭十七门”,

古老的江州城呃,

我与你长存。

黄钟大吕功勋在,

丹心一片照汗青。

庆幸没有错过你,

重庆最迷人的一座门——

我的通远门。

大江东兮浪淘尽,日月耀兮风流存。

亘古一座通远门,斯地千古江州城。

通远门那座小门洞历来是重庆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陆路通道,门外的七星岗则是一片乱坟岗。一首流传至今,以城门为内容的《重庆歌》中唱到,“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南宋末年,蒙古军攻破成都,宋军退守重庆,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之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指挥戴鼎筑城,清初再修通远门。1929年,国民政府首任重庆市长潘文华凿穿通远门,一改老重庆城市格局,600年不破的通远门城墙被打通,通远门依然存在……却有了城外城内的感觉。

以崖为墙,是通远门的雏形,以后的千年岁月中,在这简陋的舞台上,有无数的人间悲喜剧在此上演。无石筑城就以崖为墙,这是重庆地理使然,也是重庆人刚硬血脉的体现。

南 宋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哥所率蒙古军分三路侵蜀。

如果当时蒙古军的作战方略不是先占钓鱼城的话,那通远门作为重庆城唯一的陆路通道,势必与蒙军展开一场血战。1259年,“上帝之鞭”蒙哥功败身死,通远门暂时免去了刀光之灾。18年后,忽必烈强攻重庆,守将张珏率众血溅通远门,终被破门,重庆失守。

通远门的第二次刀光之灾发生在明末清初,对阵双方是明军和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军。

张献忠率部数十万,超过守军十倍以上,仍无力正面强攻。张献忠绕道江津从菜园坝登陆,夺取浮图关,卡死了明军路上唯一退路。当时这一段到通远门全是棺山,没有大坡大沟,适合步兵作战,从水陆两路合围重庆,最后的主战场就在通远门。

经6天激战,起义军炸塌通远门转角城墙,一举攻入重庆。张献忠令手下兵士大肆杀戮以解心中之恨。《荒书》记载,“城中男女皆断右手”。

张献忠画像。 通远门是重庆城的一道陆门,地处七星岗。现在城门洞仍然在,已建成了城墙公园,供市民游玩,以了解重庆历史。 通远门筑成于明朝洪武初年,“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 历史上,通远门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中间,有记入史册的正史,也有流传于坊间的种种野史和传说。今天就说一个关于张献忠攻陷重庆的故事。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的一支农民军首领,他带兵从湖北进入四川,经三峡溯江而上,先后攻占夔(奉节)州、万县、忠(州)县、涪(州)陵等地,到了广阳坝。广阳坝往上就是铜锣峡,明朝有军队把手。张献忠带兵打了几天,也攻不下铜锣峡。不得已,张献忠自已带了一队人马,弃舟登陆,翻越南山,攻占江津。然后由江津夺船顺流而下,与广阳坝部队东西夹击重庆城。张献忠在攻下佛图关以后,带兵来到通远门下叫阵,以图一举攻下重庆城。 一连数天,也没有把城高墙厚的通远门攻下。他想转攻其它城门,却得到部下禀报,说重庆城开的城门有九道,其它八道门都靠江边。此时正值夏日,江水猛涨,城门外已无屯兵之处。张献忠没法,只好带兵继续攻城。 通远门外是一大片官山坡,埋得数不清的坟墓。有部下建议说,城墙上守军居高临下,我们是往上攻,守军用箭矢、滚石擂木,我们手持的盾牌防弓箭可以,防滚石擂木就招架不住。不如去挖些棺材板来,制成大的木盾,多用几个人抬举,可以抵挡滚石擂木。另外可以派军中石匠,在大木盾的掩护下,在城墙脚下打洞,安放火药爆破,就可攻下重庆。张献忠采纳了部下建议,派兵在官山坡掘坟,把棺材板拿来做防盾。一边不断派兵举着棺材板攻城,一边悄悄派人在石城墙下打洞,安放火药。炸垮城墙后,张献忠攻入重庆,捉获了明朝瑞王以及四川巡抚、重庆知府、巴县知县等一干明朝官员,然后一律凌迟处死。 张献忠杀人成性,不但把明朝官员杀了,同时也杀了不少的重庆老百姓。更为恶毒的是,将“百姓俱斫右手,无一免者。”当时城内有明军被俘士兵及老百姓三万七千余人,个个都被张献忠命人砍去了右手。有百姓怕右手没了,不便劳动生活,伸出左手,却遭张献忠的兵把左右手一齐砍掉。他的意思是,你的右手没了,要反抗我,没右手拿武器,能奈我何? 张献忠为什么对四川人这样仇恨呢? 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天上煞星下界,专为杀人而来有的说他曾带兵几进四川,都遭到了失败,因此对四川人仇恨在心还有一有趣的说法,是因为他拉屎,遭荨麻整了有关。而这个说法在重庆民间流传得最多,传得也最广。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张献忠的老汉是做小生意的行商,常年在外做生意。张献忠年少时,就跟他老汉到处跑。有一年,他随他老汉等一帮人从陕西来到四川,将带来的土布、花椒等卖了,买了些茶叶、盐巴,装上驮子,赶着毛驴往回走。连到晴了好多天了,他以为不会下雨,就把那两驮茶叶盐巴简单的捆扎了一下,没有很好的做防雨防潮遮盖。哪晓得刚上路,一场偏东雨就下来了。这一突遇暴雨,造成的结果就是茶叶盐巴淋湿了。这两样东西都是怕水的,一淋了雨,盐巴化了,茶叶发胀了,只好丢掉。货物的损失已经使他窝火,而他老汉的责骂,却使得他对四川怀恨在心。 这还不算,这一天,路上他突然屎胀了,就跑到路边屙屎。完了,顺手扯了一把草叶子擦屁股。(这里有必要说一下,那些年纸很是金贵,一般人家是没有手纸用的,哪怕是最粗燥的草纸。方便过后多是用竹蔑片、树枝、草叶、石头瓦片之类的东西。以前重庆的官茅厕往往有做好事的人,放一把去了青皮的竹蔑片,供人取用。栈房的幺师一般都要招呼,“要屙屎、没有纸,竹蔑片片自已取,灯不亮、黢嘛黑,小心遇到刀儿蔑”。提醒屙屎的人,用竹蔑片揩屁股时小心一点,那刀儿蔑很锋利,揩屁股是要割破流血的。)哪晓得他扯的草叶子是“火麻”(荨麻),这玩意茎杆、叶片长满了毒毛,人是碰不得的。人的皮肤接触了,轻者火燎火辣的,又痛又痒。重者,一片片、一块块,肿起老高,恶痛恶痒,要好几天才好得到。张献忠认不到这草叶子,所以就挨了。现在人走不得了,驴子倒是有一匹空的,想骑也不敢骑。走不得,坐不得,加上盐巴和茶叶受了损失,心头火气更大。他想,这四川可恶,老天不仗义,明明是晴天,却偏偏下大雨。把老子的盐巴茶叶打湿,让老子做生意做亏。就连野草草也这么可恶,把老子的整得这样子惨。等老子以后当了大官,一定要把四川斩尽杀绝。 后来,张献忠真的打进了四川,他报复想杀天。杀天,杀不到。攻进重庆捉了瑞王等官,在较场坝杀他们时,天上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气得张献忠对天大骂,命部下士兵架起大炮,对天上开炮打天以示对天的仇恨。想杀草木,草木何其多,张献忠想杀也杀不完。最后只把对天、对草木的仇恨转而对人,对四川的人。于是在他进入四川以后大肆杀戮,摧残百姓。 这传说是传说,是不是真的是另外一回事。张献忠在重庆的杀戮史上有载,民间流传更多。以至于后来有了湖广填四川,真正的土著重庆(巴县)人怕是少之又少。 传说中张献忠也有惧怕神灵,突现仁慈的一面。杨柳街的故事就与张献忠有关。说的是一个叫杨孝先的孝行感动了神仙,于是神仙托梦给张献忠,叫他见插了杨柳枝的人家不得侵犯。神仙同时托梦给杨孝先,让他折杨柳枝插在门上,就可以避祸。后来众人听说,也纷纷折柳枝插在门前,得以避祸,这条街后来就叫杨柳街(今中华路中间一段)。这是以神仙的力量来阻止张献忠的暴戾。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张献忠突然良心发现,不杀人的事。 张献忠在进重庆城的路上,碰到一个妇人背着一个大的,牵着一个的小娃娃逃难,觉得奇怪。于是问到,你为什么背着大的,小的一个却牵着走。这妇人不认识问话是人见人怕的杀人魔王张献忠,回答道,大的一个是前夫的娃儿,小的一个是自已亲生,她当后妈,不能让别人说闲话。张献忠感其心好,决定不杀她,劝她回家。在回家的路上,这妇人见有农民军士兵在井里打水,忙阻止,说这些井里都被官府的人放了毒,吃不得。她领着张献忠一行来到自家院内,指着院墙角一草堆说,那草堆下是一眼水井,没有毒,可以喝。 张献忠又一次感动,叫人拿出银子给她。妇人回道,银子我不敢要,要了也没有用,一会张大王到了,我娘仨想活也活不了。 张献忠听罢,说道,大嫂,你不要怕,你且把银子收下。说着从路边柳树上折下一条柳枝,递给妇人。说道,你把这柳条插在门上,我保你平安,说完就走了。 有来不及逃走的人见妇人没逃,就问她为何逃了又返回来,妇人将事情经过说了。于是众人都折取杨柳枝插在门上,但仍然担惊受怕不敢出门。后来大家发现,一队队的农民军从这路过,看到门上插的柳条,纷纷绕道而行,不敢近前。原来张献忠走后传下号令,说重庆城里门上插杨柳枝的人家,任何人不得骚扰,违者杀无赦。是以这一条街的百姓得以保命。 这条街后来叫成了杨柳街,也是杨柳街由来的另一个版本。 (来源:腾讯旅游)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0770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