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区属于哪里

云南怒江2023-03-09  22

十堰,又名汽车城,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被誉为中国卡车之都。武当山、汉江水、汽车城是十堰的三张世界级名片。[80]十堰地处中国中部,鄂西北,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汉水谷地,北依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武当山贯穿全境。是鄂豫陕渝接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秦巴山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3]全市总面积23,680平方公里。十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来就以“南跨荆襄,北接商洛,东临南阳,西接汉中”而闻名,又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是丹江口水库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十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源头,被誉为北方“大水井古建筑群”[97-98],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和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十堰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制造业存量千亿资产,年产能100万辆。[80]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东风汽车的“延安”,是现代制造业的高地,是现代民族工业的摇篮。[81] 截至2021年,十堰常住人口320.9万人。十堰历史悠久。一百万年前,远古人类在这里诞生。云仙人的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的一元论。[80]十堰因利用水源在郧县十堰区神顶河修建6个堰,在黄龙区关河修建4个堰而得名。[83]十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2021年,十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3.98亿元,同比增长1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5.82万人。

古代叫郧阳。我国的行政区划,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有九州之说,十堰夏时为梁、豫、荆三州的域汇地,《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华山南包括整个秦岭、四川、云南、陕西汉中等均为梁州。十堰商为庸国之地,西周为庸麇舆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司马迁《史记》“西土八国,助周克商”,盟军在牧野宣誓,据考证,在西部八国中,十堰属庸、麇等国,十堰归楚,公元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于秦,十堰由楚归秦,十堰竹溪蒋家堰镇土城墙历史上有朝秦暮楚之说。 历史变迁现在的十堰地域古称郧阳,位于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游,汉江在境内流程 216 公里,襄渝铁路自东向西穿境而过,老(老河口市)白(白河县)公路、 G316和G209国道纵横其间。20 世纪60年代,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今东风汽车集团公司)建于这里。境内还坐落着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在其境内。十堰市是一座年轻的汽车城、旅游城、生态园林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截止2016年底十堰市辖3个区、1个市、4改县,分别是: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与河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东部等3省市边境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地域自古有“南跨荆襄、北枕商洛、东抚南阳、西掖汉中”之誉,并“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

扩展资料:

十堰市历史沿革

1949年5月,十堰全境解放后,设立两郧专署,归属陕南公署(今陕西省)管辖。

1950年2月划回湖北省,两郧专署改为郧阳专员公署。

1952年12月,襄阳、郧阳专署合并。

1965年,分设襄阳、郧阳两专署,郧阳专署辖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均县等6县。

1967年,中央决定在十堰建设我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先后划出郧县(现郧阳区)的十堰区、黄龙区及茶店区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管辖。

1969年撤销十堰办事处,在境内设置十堰市,由郧阳专署领导。

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为地级市,为湖北省直辖。

1994年10月,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辖丹江口市、郧阳区(原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及张湾区、茅箭区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30349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