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的鱼有哪些?

号组词2023-02-16  16

河里的鱼有:

1、鲤鱼:

鲤鱼,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

2、草鱼:

草鱼是鲤科、草鱼属鱼类。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鲩鱼、白鲩、草根等。体长为体高的3.4~4.0倍,为头长的3.6~4.3倍,为尾柄长的7.3~9.5倍,为尾柄高的6.8~8.8倍。

3、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四大家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4、鲫鱼:

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域以外的各大水系。鲫鱼是杂食性鱼类,食性广、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生长快、对水温要求不高,便于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养殖性鱼类。

5、鲶鱼:

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为最佳食用季节。

1、鲖鱼,古之贡品,盛产于鲖城护城河而得名,鳞片金黄,鳍尾鲜红,状如鲤鱼,体形美观。其肉成蒜瓣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2、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鲤科、草鱼属鱼类。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鲩鱼、白鲩、草根(东北)等。体长为体高的3.4~4.0倍,为头长的3.6~4.3倍,为尾柄长的7.3~9.5倍,为尾柄高的6.8~8.8倍。

3、青鱼(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鲤科、青鱼属鱼类。体长可达145厘米。体长为体高的3.3~4.1倍,为头长的3.5~4.4倍,体粗壮,近圆筒形,腹部圆,无腹棱。

4、鳙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是鲤科、鳙属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腹部肉棱起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前。头大而圆畔。吻宽钝。眼位于头侧中轴之下方。

5、鲢鱼(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鲤科、鲢属鱼类。体侧扁,稍高,腹部扁薄,从胸鳍基部前下方至肛门间有发达的腹棱。头较鳙小。吻短而钝圆。口宽大,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草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鲖鱼

河里的鱼有鲫鱼,鳑鲏鱼,黄骨鱼,白条,鲤鱼等等。这些鱼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强,而且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它们的食性往往都很杂,能吃的食物有很多,这也方便它们在不同的水系中觅食。其中一些繁殖能力弱,因此还有保护幼鱼的习性。

1、鲫鱼。鲫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类,生活在水底,水温较高的时候会到中上层活动觅食。它通常吃植物性饲料,在深水或浅水中都能生存,而且也比较耐碱。它不止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常见的金鱼就是由这种鱼演变而来的。

2、黄骨鱼。黄骨鱼因为其黄色的皮肤,以及身上带刺而得名。它是一种肉食鱼类,带有牙齿,专门吃其他小鱼为食,性情凶猛。除了身上有刺,另外黄刺鱼身上带有黏糊糊的黏液,在水里你基本不可能徒手抓住它,所以还得靠工具。

3、白条。白条是低海拔地区常见的鱼类,比较喜欢群居,通常在溪流、湖泊的上层活动,以藻类为食,也能吃甲壳类和水生昆虫。它的繁殖能力强,适应性也很不错,可以忍受污浊的水体。这种鱼由于分布广泛,所以也是钓鱼爱好者最容易钓到的鱼类之一。

河鱼又叫淡水鱼,鱼的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约有87-98%都会被人体吸收。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等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29692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