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人地位是怎么样的?

stonehenge2023-02-12  34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

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秦朝时,商人即使富得流油,也不可以穿丝绸衣物,唐朝时,商人不能入朝为官,直到明清,商人的地位才有所转变。

古代主要社会资源是土地,由于土地是不动产,土地主和农民也被固定在土地上,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固定在小范围内,生活习俗、文化思想都被这种情况影响,这样便于统治者的管理。而商人的却是四处奔波,统治者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的管理。

古人觉得商人自己不从事生产活动,只靠利用手中的货物低买高卖获取高额利润,而没有给社会带来好处,反而让农民眼红,也想经商,如果大部分人都去经商而没人种植土地,那么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国家的根基将会受到重大的伤害。

相关信息:

秦朝时期国家推行"重农抑商",认为农耕是本业,经商是末业,所以商人阶层受到歧视,他们可以积累大量财富,法律却禁止他们穿戴丝绸衣物、乘坐华丽的车驾,被称为"虽富无所芳华"。商人和他们的子女都不能从政做官,而且他们被发送边疆从事开荒活动的可能性比普通人更大。

直到两宋时期,经济高度发展,商人开始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权利,社会对商人的鄙视也开始下降,法律对商人的限制开始动摇,元代到明清时期经济进一步发挥在那,民事主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古代商人叫掌柜、商旅、商贾、市贾、总商。

1、掌柜

古代对一个商店店长的称呼,也有的对老板称之为掌柜的。称呼店主或经理的名词。古代店主的俗称。执掌柜台的,称“掌柜”,一般也就是负责钱柜的,拥有钱柜钥匙和银两收支大权,即古代时的大堂经理。

2、商旅

指来往各地做买卖的商人;行商。语出《易·复》:“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周礼·考工记序》:“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郑玄注:“商旅,贩卖之客也。”西晋陈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朱)儁并力奋击,所向无前。汝、颍贼困迫,走保宛城。”

3、商贾

商贾,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行走贩卖货物为商,住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周礼·天官·太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商君书·垦令》:“商贾少,则上不费粟。”

4、市贾

市肆中的商人。《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新唐书·王缙传》:“性贪冒,纵亲戚尼姏招纳财贿,猥屑相稽,若市贾然。”

5、总商

也称商总。清政府在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为首领的殷实商户。嘉庆年间在广州十三行中设立总商,总理洋行事务。道光以前在盐商中也有总商。《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见岸上有二十多乘齐整轿子歇在岸上,都是两淮总商来候庄徵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29414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