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哪年大饥荒

聚客2022-06-06  424

河南大饥荒,即信阳事变和花园口决堤,发生在1942-1943年间。当时河南夏秋大旱,产量大减。同时发生了蝗灾,可以说是颗粒无收。这次河南省的饥荒,造成河南省110多个县饿死。据说河南饥荒造成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因逃离饥荒而死。

1河南大饥荒

河南大饥荒泛指1942年7月至1943年春河南发生的旱灾。干旱平息后,又发生了一次蝗灾。由于河南地处前线,有下级报告,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全省111个县都发生了饥荒。

根据现有资料,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受灾,其中39个受灾严重,受灾总人数1200万人[1]。据详细统计,在河南受灾的1200万人中,约有150万人[2]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另有300万人逃离河南[3]。然而,大多数关于河南省饥荒的中文和英文叙述都认为饥荒造成了约300万人死亡。

《大公报》披露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

1942年,中原河南发生大饥荒。在河南中原,到处都是饥民,尸体被塞在路上。据说有300多万人死于饥饿。河南这次饥荒的特别之处在于,公正负责的媒体率先揭露了真相,却最终被一个美国记者搞得天翻地覆。这个负责任的媒体就是中国的《大公报》。这位有正义感的美国记者是《时代》杂志驻中国记者泰迪middot。白人,中文名字叫白修德。河南饥荒是天灾,也是人祸。饥荒出现在1942年春天。连续的春旱使当年的小麦产量大减,收成不足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

豫战区国民政府司令长官蒋和副司令长官唐以抗日为名,强征军粮,强征捐税,几乎把农民的收成都抢走了。士兵们告诉农民,支援部队之前首先要打仗。坚持几个月,秋粮就下来了。谁能想到今年居然是夏秋连旱后种的秋粮 mdash mdash mdash玉米、小米、高粱等。,连种子都收不到。农民手里没有余粮。野菜、树叶、树皮都成了充饥的食物。年底之前,已经有大量村民饿死。活着的人们像瘟疫一样逃离家园,踏上了逃离饥荒、乞讨食物的漫漫征途。

1942年河南大饥荒时,共产党在干什么?

饥荒还威胁到共产党领导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根据地有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鲁豫四个行政区。其中,太行行政区的六个专区武安,贝林、安阳、次坞、歙县五个专区,均属豫。河北、河南重灾村1050个,轻灾村580个;太行区六个专区三个县平均每人拿不到三斗八升,最少拿不到六升糠。按照最低生活标准,一个人一个月需要一个水桶,根据地30万灾民濒临饿死边缘。根据地不仅要与日伪斗争,还要与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由于根据地经济落后,物资匮乏,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没有外来的援助。然而,边区政府并没有放弃受害者。1942年11月,太行救灾委员会在各地成立。这是一个党,政府,军队和平民,包括各县有声望的人的联合权力机构,全面领导生产运动。

边区政府对灾情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登记。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按每人每天六两小米计算),灾民分为三个等级:有购买力但没有粮食,需要调剂的;有食不果腹,需要救济的劳动者;没有劳动力,缺少食物,需要救济。为了减轻灾民负担,根据灾区情况,1942年秋收期间,边区政府在第五、第六特区减免公粮4.5万石。1943年麦收时,一、五、六专区又减公粮15500石,两次共减公粮60500石,减轻了灾民负担。

4真实地揭示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恐怖。

说起1942年河南大饥荒,经历过的老人都忍不住落泪。1942年河南大饥荒多少钱?从河南到陕甘,1942年河南大饥荒,你会去哪里,吃人吃了多少?今天我们详细梳理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全过程,都感受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惨烈岁月。

1942年春天,河南到处都是饥饿。河南中部、南部和东部的数百万灾民开始聚集在洛阳。从此,300万河南人开始了漫漫征途 冲西关 路。向西,向西,这是一次没有目的地的逃亡迁徙。河南省档案馆向本报记者展示的一份档案显示,外逃大致有四个方向:多数经洛阳,沿陇海线向西进入陕西;他们中的一些人向南逃到了湖北;还有一部分北上进入抗日边区;仍有少数向东进入日本占领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2936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