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族语言中吸收来的词语叫做外来语。历史上,汉语不断地从外族和外国的语言中吸收词语。外来语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纯粹的音译,如“模特”(法语module)—种是纯粹的意译,如“激光”(英语laser,粤方言音译为“雷射”);一种是音译加意译,如“啤酒”(英语beer)。还有一种直接把用汉字写出来的日本词拿过来作为汉语词的,如“干部”。外来语是中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交流的必然产物,历史上,汉语的不少词也成为外国语中的外来语,如“荔枝”、“瓷器”成为英语中的litchi、china。不久前,胡锦涛主席讲话中说到一个口语词“不折腾”,翻译们很为难,有的就干脆音译过去“buzheteng”。
我们的“普通话”过去在英语中被称做mandarin(官话),但现在音译的“Putonghua”已经被外国人普遍接受了,我们的“汉语拼音”也直接被翻成音译的“pinyin”,这有多方便哪!细想起来,我们生活中的外来语是很多的,比如“沙发”、“坦克”、“冰激凌”、“汉堡包”、“巧克力”、“拷贝”、“磁卡”、“卡通”等等,还有一些已经看不出来的外来语,如“拖拉机”、“电话”、“电影”、“电视”、“光盘”、“话筒”等等。近年来,外来语有大量出现字母词的倾向,这是因为外来语进来的数量和速度都使得翻译跟不上,人们也只好逐渐适应直接用字母表示的方式了。
1、音译:
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沙发(sofa)”、“迪斯科(disco)”、“克隆(clone)”、“托福(TOEFL)”、“黑客(hacker)”等。
2、半音半意:
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半部分采用意译,如:“呼啦圈(hula-hoop)”、“因特网(internet)”、“道林纸(Dowling paper)”等。
另外一种是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半部分采用音译,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奶昔(milk shake)”等。
3、音译附加汉语语素:
以单音节、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一类为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如:“高尔夫球(golf+球)”、“桑拿浴(sauna+浴)”、“保龄球(bowling+球)”、“拉力赛(rally+赛)”等。
另一类为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如:“打的(打+taxi)”、“中巴(中+bus)”、“酒吧(酒+ bar)”等。其中音译语素有的代表一个英语单词,有的代表部分语素。汉语语素有的是词根语素,有的是词缀语素。
4、音意兼顾:
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汉语同音字多,为译名用字的筛选提供了方便。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音意兼顾。如:“香波(shampoo)”、“味美思(vercuth)”、“销品茂(shopping mall)”等。
5、仿译:
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即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例如:“超人(superman)”、“超市(supermarket)”、“千年虫(millennium bug)”、“热线(hot line)”、“冷战(cold war)”、“绿卡(green card)”等。
外来词很多,选择精华部分列举如下:
1、幽默
来自英文 Humor。大多数人认为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最先介绍入中国。 当时,翻译家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 ”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
三国有王粲的诗句:哀笑动梁尘,急觞荡幽默。更早有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 但是,古代的“幽默”意为寂静无声,已经少有人用了。 和现代我们说“幽默”,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2、罗曼蒂克
英文romantic,又称为浪漫,辞典上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3、雷达
来自英语radar,无线电波探测装置。它号称“千里眼”。看到“雷”这个字,马上会让人想到天边的雷鸣和闪电,突出了一个快字。自然,雷达这种“千里眼”的作用也就让人印象更深了。
4、托福
译自英语TOEFL,是美国的一种外国学生英语水平考试,中国人称为考“托福”。“托福”两字是中国人的一个日常口头语,含有吉利话的意味,考托福,靠托福,不管是托谁的福,学子们希望的就是顺利通过考试。
5、雪碧
音译自英语Sprite, 原意为妖怪、精灵。作为一种饮料,把它译为“雪碧”可谓是煞费苦心。雪,有寒意;碧,清澈碧蓝。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听着就想喝。这样的字又何止“一字千金”呢?
6、波音
音译自英语Boeing, 指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飞机。从英语原意上看不出与声音有关,而译成汉语,“波”、“音”是两种在空中传播的物理现象又暗合快捷之意。
波音倒过来是音波,飞机中就有超音波这样的种类。这几层从“波音”两字的字面就能感觉到的含意,想必当时翻译者不会是歪打正着的。
扩展资料:
外来词的几种类型
1、音译 :直接按照原语言词汇的发音转换成汉语词汇。像汉语翻译规则规定对於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按照意译直接翻译:如斯里兰卡国(Sri Lanka) 美国 “ 纽约 ”( New York ) 原 苏联 领袖“ 斯大林 ”( Сталин )、“沙发”( Sofa )。
2、音译+类名: 芭蕾舞(ballet)、卡车、吉普车(Jeep)。
3、音译+意译:马克思主义(Marxism),“卡片”(card)
4、利用汉字“望文生义”特性进行意译:这种外来词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汉语的纯意译词,即是汉语意译词,例如“电视”;第二种是从来自日语的舶来词,即日制汉语,例如“电话”。它们两者之间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差别,与汉语的意译词差别不大。
5、直接使用缩写英文字母,如CPI、WTO、ECF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