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兵部侍郎是兵部第二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兵部,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掌管兵力和武器装备的国家职能部门。根据古代行政体制划分,兵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全国军事都由兵部负责,这其中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配备两个副手也是理所当然。如果政绩出色,侍郎将会在兵部尚书退休之后接过尚书宝座,成为正式的九卿之一。
有朋友就会问了,三公九卿不是汉代制度吗?为何奉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还会有三公九卿之说?确实,三公九卿制是汉朝的政治制度,在隋唐之时已经被废除,被更加先进的三省六部制替代。明面上是没有三公九卿制,但六部尚书仍是实际上的国家高级干部,其地位和九卿相当。
要说兵部尚书是不是一定比兵部侍郎好,这还真不一定。以明朝为例,明朝中后期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大多不利,很多军队虚报战功。一旦这些罪证被查实,上奏御前,兵部尚书将作为直接责任人被查处,严重的可能会罢官。作为他的副手,兵部侍郎就幸福多了,虽然权力不大,但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背锅什么的由上头负责。
需要明确的是,兵部侍郎并不一定是武将担任。在大家的印象中,兵部是和军队、国防打交道的,肯定要懂点武艺才行;实际上,封建王朝的兵部官员都是读书人居多。因为在古代,读书人才是最高级的,“士农工商”的排序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也就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不懂军事的文官下放到地方,指挥武将打仗,然后一塌糊涂。这种情况在明朝尤为普遍,明朝重文轻武的现象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古代兵部侍郎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其一般是从读书人中产生。
中国古代,兵部侍郎是个什么官职兵部侍郎,隋唐以后设立的兵部,职责是掌握全国武官选用兵集、军械、军令之政。“侍郎”可以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我国古代因为各朝各代的制度不同,所以兵部侍郎掌管的权力也不同在隋朝侍郎设有一人,正四品,当时尚书常由宰相兼任,到唐朝时侍郎增设一人,到北宋时侍郎升至从三品,明初设左右侍郎,正三品,到了清朝顺治年间,除左右侍郎又增加了满汉各一位侍郎,均为正三品。
兵部等同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尚书是部长,侍郎相当于副部长,兵部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和军事相关的事情,如武将的任免,战备物资的管理,传达军令等作用。当然必须要说兵部是个很重要的部门,所以最开始在兵部外还设有和军事相关的驾部、车部、库部的部门,通常这些部门主管的官员就为侍郎。
自隋唐以来,三省六部制正式诞生,兵部侍郎从属于六部之中的兵部,上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侍郎之上还有兵部尚书,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兵部侍郎的权都是比较小的 。自明朝开始,朱元璋深感宰相制度对于国家统治的不利,于是便废除了宰相制度,六部第一次拥有了仅次于皇帝的权力,而兵部的权力也开始达到巅峰。到了朱棣的时候设立了内阁制度,随着内阁制度慢慢发展,内阁凌驾在了六部之上,但是内阁的位置太过于超然。整体来说明清时期的六部制度仍张掌控着极大的实权。六部制度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在清朝因为军机处的设立,兵部侍郎这一职位的权力就比较弱了,清朝军权主要集中在了皇帝和军机大臣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