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人的形态特征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大部分厚度达10毫米(现代人通常为5毫米)。眶上脊粗壮,形成眶上圆枕,可高出15毫米。头骨后部的枕骨比颅顶几乎厚一倍,形成枕圆枕,是项肌的上界。枕骨脊沿头骨后部向前水平延伸,在两侧耳孔上方与乳突上脊相续,更向前到颧弓。
眶上脊与颧弓、乳突上脊和枕骨脊大约在头骨中部,水平环绕头骨一周,成为加强头骨的保护性结构。在此增强结构线以下,有面骨、乳突和项肌保护头骨的下半部。在此线以上,颅顶有厚的骨壁及其外覆的肌肉提供保护。在颞窝处骨壁较薄,则有额外的肌肉保护;肌肉愈厚,骨壁愈薄。
在直立人的整个系统中,这个加强系统没有明显的改变,颅顶的厚度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直立人的脑子明显增大,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脑子增大,容纳脑的颅骨自然也要增大,但并不是各部分都同样增大,主要是颅骨的高度和长度的增大,其宽度则基本不变;只是由于颅底的增强,特别是海绵骨质的扩张而宽度稍有增大。
额骨的增大,可从晚期直立人如周口店的标本的有额隆突看出来,以容纳增大的脑的额叶。枕骨的增大包括脑的增大和项肌附着区的增大。脑的增大影响枕圆枕以上部分的枕平面,这部分的骨包容着脑的顶联合区的后部。在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之间,这个枕平面的扩大使它与项平面的比例有很大的发展。
直立人体重增加与身材的增大有关。直立人的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大。南方古猿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平均体重估计大约为40千克,而直立人的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平均体重估计大约为60千克,因而直立人体重的增加,一大部分是由于身材的增大。
脑子的增大不仅是体积增大。脑的扩大,也反映出它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和重新改组。脑各部分扩大的程度也不一致。额骨和枕骨部分特别扩大,可能主要是脑的相应部分即额叶和顶后区的扩大。整个脑也扩大了,显然与复杂的文化行为如有语言的能力有关。语言能力的进化似与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的出现有关。周口店5号头骨两侧大小和形态的明显的不对称性,是表明已有语言能力的少数直接的形态证据之一,因而有理由相信直立人已有人类的有声语言。
直立人颅底的枕骨大孔的位置比南方古猿更靠前了。面部、颌骨和牙齿也发生了变化。颜面下部与南方古猿相比是缩小了,可是其颜面上部却扩大了,所以其平均面高(从鼻根点到牙龈点的高度)很少变化。直立人的面宽在其整个进化过程中在持续增大;由于额部的持续扩大,把虽已缩小的颞窝推向外侧,使面部变宽;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前部牙齿的增大。因此,宽大的鼻梨状孔和分离很开的眼眶是所有早期直立人的特征。眼的扩大,增强了视觉,使脑与视觉有关的部分继续向后扩大。
直立人牙齿的变化,前部和后部明显不同。后部牙齿尺寸的减小是早期直立人与南方古猿的最大的差别之一,这种变化明显地持续发生在整个直立人的进化系统中。后萌出的牙齿减小的程度比先萌出的牙齿为大,因而第二前臼齿减小的程度比第一前臼齿大,而第三臼齿(M3)减小的程度又大于第二臼齿(M2),M2又大于M1。南方古猿M3大于M1和M2,而晚期直立人则M3小于M1和M2。
支持后部牙齿的各种结构也减小了。在下颌,主要在下颌体的宽度大大减小,下颌体的高度变化较小,整个下颌骨的大小基本不变。
在上颌,后部牙齿及其牙根的减小,明显地缩小了颜面下部的尺寸,特别是鼻以下的部分;但其突出度没有什么改变。
颞肌前部的减缩,使两侧的颞线在头骨更后的位置才互相靠近,颞窝的尺寸减小。咬肌力量的减小反映在颧骨尺寸的大大减小上。
牙床的减小和支持面部及下颌骨的骨结构的减小,是后部牙齿的使用减少的证据。这与直立人阶段更多地和更经常地以肉食代替若干植物性食物有关,也是更有效地制备食物的技术发展的结果,如在较晚的直立人中能用火烧烤食物。
直立人的前部牙齿则有着相反的变化。在晚期直立人中,前部的全部牙齿都扩大了。上颌前部牙齿的宽度增大,特别是第二上门齿,几乎与第一上门齿等大。前部牙齿使用的增强,并不直接与咀嚼食物相关,似与用嘴来咬紧和抓住物品有关,也可能与制备动物性食物有关。如用牙咬紧肉食以便分割成小块,或为小孩食用而撕碎肉食等等。
前部牙齿扩大,使用时增大了其垂直负荷。额部倾斜的程度在机能上与眉脊的大小有关,倾斜度越大,眉脊越粗壮。反之亦然。在晚期直立人中,额部增高了,眉脊理应减弱,可是实际上并未减弱。这是由于上颌前部的垂直负荷相应地增大的缘故。
前部牙齿的水平负荷的增加,直接反映在项肌的附着面积在晚期直立人中几乎比早期直立人扩大了1/3,可能与前部牙齿增大的水平负荷相当。
脑子增大,便影响骨盆的结构,使骨盆口变大,以便能产出脑子较大的婴儿。骨盆的改变自然也要影响整个身体的行动装置。
从中国、印尼和非洲发现的少量肢骨表明,它们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直立人的两性差别比南方古猿为小,可是远比现代人为大。个体差别也很大。
直立人的生活
在直立人遗址中,以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最有代表性。
北京猿人的石器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几大类。用砂岩砾石打制成的大型的砍砸器,可用来砍伐树枝;用石英制成的小型的刮削器,有直刃、凸刃、凹刃和多边刃,可能是日常生活的用具;还有小尖状器和脉石英片,大概也是日常使用的工具;相当数量的石锤和石砧,则是用来制作石器的。
洞里还有相当多的破碎骨头,特别是鹿类的骨头;其中是否有部分是骨器,还是全部都是因取食骨髓而砸碎的,现在还不能确定。
洞里发现有木炭,很厚的灰烬层,燃烧过的龟裂的土块、石块和骨头,表明北京猿人已经知道用火,并且能控制火了。还有烧过的朴树籽等,可能是他们的食物之一。在欧洲和非洲也有些地点报道有用火的遗迹,但不能肯定。
和北京猿人文化同时代或稍为早、晚一些的文化遗物,还发现于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山西芮城区匼河、河南三门峡、湖北大冶以及其他地点。
在我国以外的亚洲地区,也有多处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如在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地。
在欧洲,和直立人同时代的石器文化有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和克拉克当文化。
阿布维利文化也叫舍利文化。典型的阿布维利文化是在法国北部阿布维尔市郊索姆河畔的阶地上发现的,代表的工具是手斧。手斧是用燧石结核打制成的,一端尖,另一端圆钝,是用手抓握的部分。主要分布在西北欧。手斧是用作切割、砍砸和钻孔等多种用途的,也可对木料加工。
阿舍利文化是以发现地法国北部亚眠市郊的阿舍利而得名的,占优势的工具仍是手斧。此外,还有圆边刮削器和形状对称的尖状器。这里已出现了用木棒和骨棒打制的技术。石器的侧面和表面具有较阿布维利期为平直的刃口和浅平的石片疤。阿舍利文化主要分布在法国、西班牙、英国南部和意大利。
和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在欧洲同时发展的还有克拉克当文化,最早发现于英国艾赛克斯的克拉克当,以石片为主。石器的主要类型有粗糙加工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除英国外,在法国南部也有这种文化遗址发现。
在东非坦桑尼亚奥杜韦层位Ⅱ中部,发现有制作较好的石器,许多是用大的石片做的。出现了梨形有尖的手斧,也归入阿舍利文化,但可能是由奥杜韦文化发展来的。这里还有以制作较粗的两面器为特征的“发展的”奥杜韦文化。
在非洲的其他许多地点,也发现有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的手斧等石制品。
直立人生存的时期,气候基本上是较温暖的,自然也有温暖和寒冷的变迁和交替。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周口店地区的气候,根据对遗址孢粉的分析,属间冰期气候,与今天华北的气候没有多大差别。知识点冰期气候
冰期气候是指地质时期出现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寒冷气候。在全球地质历史中出现过数次大冰期气候,震旦纪以前大冰期出现的时间和证据尚无法做出最后的结论。最近的三次大冰期为:震旦纪大冰期(距今6亿年以前),在亚、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有冰碛层;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距今2.3亿~3亿年),在非洲(赤道以南)、澳洲、南美和印度都发现了冰川遗迹;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最严重时,世界大陆20%~30%的面积被冰川所覆盖。
冰期气候的共同特征是气候寒冷,冰流下注,大陆冰川扩展,气候带向低纬推移。温带气候每年有寒冷的冬天,因而在洞穴中居住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的多种多样不仅提供了柴火,而且还提供了果实和种子,是直立人食物的重要来源。北京猿人洞的沉积中,有大量烧过的朴树籽,大概是猿人的食物之一。对沉积物所进行的孢粉分析证明,当时还曾有过其他的植物,如胡桃、榛、松、榆和蔷薇等等,这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也可能是猿人食物的一部分。
狩猎是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肉类可以比素食提供更多的热量和蛋白质。北京猿人洞中发现的大量各种大小哺乳动物化石表明,他们不仅猎捕小动物,还能猎捕大动物。在洞里发现大量的鹿类化石,有肿骨鹿和葛氏斑鹿两类,其所属个体不少于3 000头,表明鹿类动物是北京猿人捕获最多的猎物。
非洲发现的直立人遗址通常是在水源附近,如河边、湖边或海边。大多数遗址是在离水不远的干草地区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真正是在森林里居住。因此,“直立人”的群体是生活在其猎物最集中的地方。
非洲的直立人遗址,主要可分为居住处、屠宰处和采集处三类。较大的居住地可能维持50个人左右同时在一起生活,而许多小的遗址可能只容纳几个人。有些居住或生活遗址显示有简单结构的居所如防风篱笆或掩蔽所。这里有着种类不同的各种工具。在屠宰遗址里集中有用作宰割工具的许多锐利的石片和少数大的切割工具。采集遗址发现于与采集活动有关的森林附近或是植被繁茂的区域。这里有大量的粗糙的两面器,用来挖掘、砍砸和切碎植物性食物,也可能用于把可供食用的植物作若干初步的压碎和加工。
同样,遗址中的动物化石,表明非洲的“直立人”能狩猎中等的和大型的哺乳动物,包括大的狒狒。显然,狩猎是群体协作和有组织地进行的。
使用工具的狩猎活动
狩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谋生手段之一。直立人的狩猎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已能制造较为复杂的工具,已能狩猎一些大动物。狩猎对直立人的大脑、躯干以及社会行为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明显是直立人居住的遗址中,伴有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许多是与人的大小差不多的、成年的、能快速奔跑而不易捕获的动物。与这些动物骨骼一起发现的有用来屠宰猎物的石器。可以肯定,直立人已能利用手中简单的工具狩猎大的动物了。
可是,使用那样简单的石器,直立人怎样能猎获大的动物呢?
近年来,有人调查了现代的一些实行狩猎—采集经济的部落的生产情况,发现他们用持续追赶的方法来狩猎,因而设想直立人开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狩猎大动物的。
据报道,墨西哥西北部的塔拉休马拉印第安人猎鹿,持续追赶一两天,使鹿不停地奔跑。他们不用看见鹿,只要凭鹿的一些脚印便知道鹿群的去向。鹿跑得筋疲力尽而倒下了,常常是蹄子都已完全磨掉了。肖休恩印第安人用同样的方法狩猎北美的叉角羚。非洲的桑人骑马闯入一群羚羊中,使其分散和奔跑,然后选定一只持续追赶一天到两天,靠近时用矛将它刺杀。现在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印第安人部落也采用这种狩猎方法。澳大利亚土著的阿博斯人也用这种方法来狩猎袋鼠。
这种狩猎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不同于悄悄行动,不用隐蔽,不用设陷阱圈套,不用快速奔跑,不用远距离的武器,甚至不用武器,而只要持续追赶,使猎物不能停下来吃草、喝水甚至不能有片刻的休息,一直保持惊恐状态,而且越惊恐则消耗的能量越大,越是慌不择路。
食草动物平时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吃草,现在被人连续追赶就不可能吃草了。而猎人能吃随身携带的高蛋白的肉食,或预先吃得很饱直到狩猎结束再吃。特别是大多数大动物在白天最热的时候都在阴凉处休息,人则可利用此时机追赶。如果追赶的时间一天不够,人在晚上可以宿营,第二天再赶。猎物主要为中等大小的食草动物如鹿和羚羊,通常选择其中老、弱、病、残者追捕。这样的狩猎可少数人进行,而不一定要多人合作。因为猎人对猎物的习性和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可以跟踪猎物直到它倒下就擒。
自然,依靠这样的狩猎技术,肉食供应不可能是很经常的。采用植物性食物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狩猎只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补充办法。
直立人的狩猎可能是在白天,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因为大多数食肉类是在黎明和黄昏时出猎,白天狩猎可避免直接与这类猛兽竞争的危险。在今天的非洲,在白天狩猎的除人以外,只有野犬。野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较小的动物。兽类的这一狩猎习惯,为白天成群活动的早期人类空出了一个进行狩猎的生态灶。
狩猎对直立人的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行为上来说,人类的狩猎依赖技术(武器和肢解的工具)。在狩猎和采集中需要合作,要互相交往。食物的获得包括猎取猎物和采集植物,后者构成早期人类食物的大部分,几乎可以肯定是女性干的活,这从两性体形大小的明显差别上可以看得出来。可是技术在这种进化中比在狩猎的进化中更为重要;在获取和制备植物性食物上,工具极端重要。
更为有意义的是,有组织狩猎的发展造成了人类生存的明显转变。更有效的狩猎成为保证获得动物蛋白质的一种方法,动物蛋白质最终成了一种惯常的和可预期的食物的一部分。狩猎活动有助于扩大早期人类的地理范围和生态范围。
人类发展的历史目前可分为古猿(前800万-前700万))南方古猿(前420万-前100万)、能人(前200万-前175万)、直立人(前200万-前20万)和智人(早期前20万-前5万,晚期前5万-前1万)四个阶段。直立人又可分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能制造工具,能直立行走,但脑容量较少,头部还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生存年代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到三,四十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早期前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初期。直立人: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且可以制作石器;北京人、蓝田人、勋县人都是属于直立人,他仍带有猿人特征,如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吻部前伸,但是,要比猿人阶段进步许多,脑量也增加许多,北京人的脑量平均1043毫升,蓝田人的脑量平均780毫升,其生存年代为更新世,距今约80万年——5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