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是父母生养,从出生开始,喂养抚育,洗浆补订,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难治之病,情愿舍命换儿安;稍长,教给基本生活能力,供给读书,关心其成长,永不停歇。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是一生一世,可谓:亲情无价,骨肉情深。而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
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
问题二:孝心的意思是什么 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孝心不仅仅体现在对父母物质层次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心灵上的沟通。
问题三:尽了自己的孝心是什么意思 用尽了自己的孝心是指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为长辈做事情。帮助父母、其他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何尽到儿女的孝心呢?
1.不当啃老族。做儿女的首先要自立,总不会让父母老了还养着。所以,尽孝心首先要找一份工作,有固定收入,能养活自己。只有你有了正当的职业和收入,他们的心才会踏实下来。
2.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年纪大了的人,多多少少在健康上都会有些毛病。做儿女的应该时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老人有哪些疾病,常吃什么药,常去哪家医院,常联系的医生,这些做儿女的都应该心中有数,并时常在生活中监督老人调养好身子。
3.多关心父母的情感世界。如果父母离异单身一人,做儿女的应该多关心老人的感情世界。不要让老人老有孤独的感觉。尊重老人的意愿,找老伴也好,参加社区活动也好,总之这些方面做子女的应该支持,鼓励,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4.多打电话,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就忽略了家中的老人。
问题四:关于孝心的意思 是顺从的意思。孝顺,可以分成孝和顺两个字来讲。
孝主要是尊敬长辈,对他们在心灵上,物质上都尽量满足。
顺主要是顺从长辈,他们希望你做的一些事情要顺从。
问题五:孝心是什么意思100字 子女对父母的关照、照顾、帮助和扶持叫孝心。古之有孝道,也就是说,孝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品德,是一种高尚事业。行孝,就如同我们在外面做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天下人谁无父母,父母养育之恩,理应回报。当人处在纷纷茫茫的世中,有时会忘记亲情、父母之情,一心顾及自己的工作、事业、理想、官职、爱情、金钱,等等。殊不知天底之下,还有更有意义的事,就是行孝,向父母献孝心。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的很好,它唱出了父母的心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肺腑之声。让我们暂且放下工作,放下心中的杂念,回家看看。家里有父母慈祥的眼神,家里有父母关切的话语,我们不是也能享受到久违的内心平衡和安慰吗?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我们常年在外奔波的时候,也该停一停、歇一歇脚步,去看看父母。几句交谈,父母就能得到莫大的喜悦;不需要礼物,不需要金钱,父母能看到我们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就是一辈子最大的心愿。 乌鸦能知反哺。也许你我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特别照顾,这时更要义不容辞回到身边,尽可能给父母一些温暖和帮助,儿女的一点点的行动,都能让父母高兴几天。不管我们是穷是富,不管我们有无成就,要知道父母不嫌儿丑,儿女永远都是老人
问题六:寥表孝心是什么意思? 稍微表达一下孝心
可以用在比如给父母送一些小礼物,稍微表达一下对他们的孝心,就可以用“寥表孝心”
问题七:孝心,孝顺意思一样吗 意思略有不同,\“孝心\”是指个人孝顺的心意,\“孝道\”则是指社会公认的孝顺的准则。供参考。
问题八:孝道的意思是什么 孝道思想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五四”以来,有些学者没有历史地对待孝这一社会现象和行为,出于反对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说成罪恶之源,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 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 古代农业社会, *** 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问题九:常存孝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定要时常有孝顺父母的心与行为,因为父母一天一天在悄悄的老去不要落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问题十:孝心是什么 中国有句话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是孝顺自己的老人并像孝顺自己的老人一样去孝顺别人的老人。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4、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5、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