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天子所乘的船)
1.天子所乘的船。《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烟销凤盖,波浸龙船。”
2.刻有或画有龙形的大船。 元 柯丹丘 《题赵子昂诗卷三十韵》:“ 江汉龙船下,东南王气收。”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龙骧’是 西晋 龙骧将军 王濬 ,他以 晋武帝 咸宁 五年(279)十一月率龙船下 益州 ,大举伐 吴 。”参阅《晋书·王濬传》。
3.端午节用为竞渡的龙形船。 宋 孔武仲 《宫词》之一:“十顷西池碧近天,春深调马教龙船。” 清 褚人获 《坚瓠广集·禁放炮》:“《耳剽集》载: 明 制:朝廷每端午日,迎母后幸内治看划龙船。”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此后延续至今。龙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汉族的民族图腾,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黄帝在统一中原后,把自己部落的标志兼取并融合了被吞并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标志性图案,最后拼合成汉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成为了汉族的标志。目前,龙舟的起源有江浙地区的吴越民系和湖南西北部沅陵两种说法。
龙船的拼音: lóng chuán 。
龙船就是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在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流行于中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扒龙舟分为起龙、游龙、竞赛、收龙等几个环节。扒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一种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
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后来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也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扒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目前,龙舟的起源有江浙地区的吴越民系和湖南西北部沅陵两种说法。
用作竞渡的龙舟,其形制因时代而变化,因地域而不同。据载,旧时西湖上的龙舟,约四五丈长,头尾高翘,彩画成龙形;中舱上下两层,船首有龙头太子和秋千架,均以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列弓、弩、剑、戟等“十八般武艺”和各式旗帜。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
船以色彩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一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扩展资料人数和职责分配
龙船人数,额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龙,船身十三档,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后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锣二,托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数。大龙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
船面上,鼓在最中,两旁划的人要听鼓声,两头是梢桨,就是船舵,靠此端正舵向,所以俗语说:“鼓是令,梢是命。”锣是听鼓声的,也有鼓动的作用。旗是分明船色,使岸上观众能够辨认,只有执神杖唱神的,托香斗的,是为了奉香官神,在竞渡中没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