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斯基摩人,也被称为因纽特人,提到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原始的。爱斯基摩人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狩猎,吃生肉,这是现代人不可想象的。然而,这是过去爱斯基摩人的全部知识。现在他们已经过上了现代生活,在许多地区都能找到他们。
非洲有很多原始部落,因为非洲发展滞后,导致生活比较原始。虽然格陵兰的景观仍然保持着许多原始的特征,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爱斯基摩人正在发生变化。目前,80%的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城镇,从事各行各业,有固定的日常作息,每周工作五天,每月有工资。
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不同,而那20%的爱斯基摩人,虽然没有迁入城镇,也迁入了固定的定居点,但他们依然靠狩猎为生。受现在文化的影响,他们抛弃了原有的宗教,改信路德新教。而且爱斯基摩人现在很好客,也不像以前那么粗暴了。
爱斯基摩人不太喜欢被这样称呼,而喜欢把自己当成因纽特人或格陵兰人。而且他们是黄种人,同属于蒙古族,但传统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和爱斯基摩人交流的时候,我问了他们吃生肉和换妻的习俗。结果是笑声。我以为我说错话了,没想到知道住冰屋吃生肉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都吃西餐,换妻的传统早就根除了。留下来的都是优良传统,比如:君子动口不动手。
别提了,这个传统我以前学过。据说爱斯基摩人不仅是男人,女人也很彪悍。我准备去格陵兰岛观察爱斯基摩人的时候,朋友说爱斯基摩人很野,连爱斯基摩女人都会像鸡一样把你拖回家,什么都敢做。听到这个真的很吓人,有一段时间都不敢去,但后来还是决定去看看。
没想到爱斯基摩人变化很大,完全看不到原始部落的痕迹。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现在的社会,这样你才能进入他们的圈子,和这里一模一样。况且也是黄种人,能有亲切的感觉。此外,有大量的爱斯基摩人生活在格陵兰,也有许多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其他国家。
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主要生活在阿拉斯加的西海岸和西北部,阿拉斯加的北坡自治区是因纽特爱斯基摩人的集中居住区。
20世纪30年代,阿拉斯加一半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以饲养驯鹿为生,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已经没有人饲养驯鹿了。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开始向当地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提供他们非常需要的基本医疗设施。一些村庄设立了小学,孩子们开始学习英语和简单的算术。美国政府还帮助当地人在一些爱斯基摩人的村庄里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其中最常见的是综合商店,出售一些食品、衣服、烟草和其他日用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仍然保持着物物交换,他们将自己的皮毛和其他猎物带到交易站,以换取日常所需。
二战期间和之后,阿拉斯加变化非常快。美国在这里建立了很多军事基地,很多美国白人也跟着来了,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增加了。一些白人在战后定居在北极,这使得阿拉斯加的人口增加了两倍。人口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新城市和产业的发展,现代工业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
20世纪60年代,阿拉斯加只有少数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有固定工作,大多数人以兼职为生,有时打猎和捕鱼。也有一些人靠政府救济或其他补贴生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觉醒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开始致力于改变外国人单方面控制自己家园的不平等状况。
加拿大西北边境有18000名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魁北克省北部有6000人,拉布拉多约有3500人。加拿大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进入新生活的体验和美国大致相同,只是改变的时间推迟了10年,有些地方达到了20年。
事实上,直到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政府才意识到应该帮助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加拿大政府在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的村庄建立了几所小学,想上初高中的孩子必须去南方的寄宿学校。政府派遣医生和护士到爱斯基摩人的村庄,并建立了几所医院。但是重病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还是需要去南方治疗。因为当地医院没有治疗条件。大多数患病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患有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有一段时间,加拿大1/7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患有肺结核。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室内空空气浑浊——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男女无节制地吸烟,室内油灯散发的烟雾被吸入肺部,导致肺部疾病的广泛传播。
加拿大北极自然条件更差,就业机会少。曾经有一段时间,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被用来建造军事基地和雷达站。项目完成后,没有技术专长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失去了生计来源。20世纪50年代末,50%的加拿大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无法养活自己,不得不依靠政府救济。到20世纪60年代,情况有所改善,越来越多的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能够找到工作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