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一天,一位开国少将不顾家人和下属的劝阻,准备去福建看望一位老朋友。在火车上,这位少将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这让警卫们非常不解。他是什么样的老朋友会引起少将如此关注。
很快,他们一行人来到一座寺庙,随行的人都很好奇。我不知道将军和求神拜佛有关系。一个小和尚看到他们这群人,立刻上前问道:你是钟国初先生吗?卫士们还没来得及说话,钟将军就说:我是。我和你寺庙的一个老朋友有个约会。小和尚听后说,信阳大师等了很久了。请跟我进来。
然后,在小和尚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厢房。当他们到达房间时,他们看到一个老和尚坐在房间里。当他们看到和尚抬头时,少将脱下帽子,对老和尚说:老首长,我是来见您的。和尚笑着说:钟昀呈,我们已经五十多年没见了。大家一下子惊呆了。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和尚是谁?为什么少将会毕恭毕敬的对待这个和尚?
在交谈中,他们了解到钟国楚口中的老首长是杨,曾担任过闽赣两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是他出家前的名字。这让大家更加震惊。我党早期领导干部为什么出家?
杨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家里有三个兄弟,他是最小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革命者。要知道,那时候这样的家庭思想觉悟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杨也期待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杨21岁时,偷偷瞒着母亲,独自翻山越岭,到镇上参加红军誓师大会,看毛主席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讲话。杨跟队里喊个不停,热血沸腾。他觉得毛主席用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说出了自己一直没搞清楚的道理。誓师大会后,杨参加了革命,还担任了河西乡的财政委员。他的主要工作是筹集食物和支付军饷。
后来国民党调集军队,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疯狂围剿。由于杨一家大部分是共产党员,杨家遭到的报复更加严重。她妈妈受了重伤,治疗失败,去世了。她的父亲被迫跳河自杀。她的一个兄弟被杀了,逃跑后就没有他的消息了。她的小姑子和妻子被卖到地主家当奴隶。可以说杨家全毁了。即使是家庭的变故也没能动摇杨投身革命的决心。
一九三一年,杨正式加入共产党。后来因为工作出色,陆续得到提拔,先后担任江西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中共中央内务部副部长、闽赣苏维埃政府主席等重要职务。
不久后,为避免陷入内战漩涡,红军主力经过慎重的集体讨论,决定长征。杨负责指挥闽赣两省的部队,任务是掩护红军主力撤退。但是因为叛徒的告密,红军的长征路线被国民党知道了。为此,国民党集结重兵,开始围追堵截红军主力,这无疑给杨的掩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1934年,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坚持带部队正面迎敌。杨得知后,找到宋清泉,劝他不要正面迎敌,但无论杨如何劝说,都没有用。事实证明,宋清泉的决定是错误的。
虽然敌人不断集结兵力包围红军,但由于国民党内部的内斗,所有部队都不服从执行命令。如果这时候就拉部队出来对敌,那显然是自找麻烦。宋清泉的错误决策导致闽赣两省主力损失严重。部队吃了这么大的亏,组织上没有给一个处分。
新任闽赣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钟到达福建会师,发现这支部队出现了所谓持枪指挥党的场面。当时,参谋长宋清泉和徐汉江、政治部主任彭虎控制着军权,钟根本不能参与任何工作。
于是他找到了同样被排除在外的省政府主席杨,杨又来了。时任18独立团政委的钟国初一起出谋划策,三人很快达成一致,争取到合适的时机收回部队指挥权。但是部队现在被宋清泉控制了,没有机会夺回来。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等待时机。
1935年,闽赣军在沙溪地区被敌包围,钟国初率部突围。但宋清泉、杨和钟没有突围出去。没办法,他们只能退到梓山。然而,就在退守梓山的第二天,杨发现宋清泉正在与一个陌生人接触,立即产生了宋清泉可能叛变的不祥预感。
晚上,召开了全省干部大会。在会上,杨告诫大家要立场坚定。宋清泉觉察到情况暴露,于是连夜悄悄带人下山投敌,山上只留下几个省委工作人员。面对敌人的猛攻,这些人尽管努力抵抗,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其中一半当场被杀,十几个被捕,但杨和钟勋失踪。
福建、江西省委两名高级将领莫名失踪,震惊中央。他们试图联系福建和江西的组织,但没有任何消息。后来从国民党出版的报纸上才知道,国民党已经完全包围了福建、江西两省的机关和军区。
当时由于通讯技术不发达,无法确认消息的真实性。但中共中央得知杨等人失踪后,千方百计寻找,但怎么打听也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
直到1953年,彭虎被检举,以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在接受审查时,彭虎供认了钟自杀,同时,他自己也开枪打死了几名干部。其中,好像有个省苏维埃主席叫杨。因为彭虎的坦白,组织认定钟和杨牺牲了,而爆发的钟国初也认为两位老领导牺牲了。
但事实上,两人并没有牺牲。当时两个人在山里避难,然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寺庙。杨化名谢长生,钟化名黄家发。作为僧人,两人继续找党组织,可在寺庙里人来人往,又被介绍到了另一个寺庙。当时努力的组织都找不到。为了躲避敌人,两人只能在寺庙里出家。在后来的日子里,两个人一直想着回组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两个人一直无法和组织取得联系,也一直没有机会回组织。
1939年,该寺住持去世,杨出任住持,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杨本打算给毛主席写封信,说明当年的情况,但钟认为两人多年来避灾,都没有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现在江山都下来了,两个人怎么好意思提加薪?
于是,两个人一起在这一年辞退了,安心在寺里当了和尚。虽然出家了,但他们积极支援当地建设,利用寺庙现有条件帮助和救济困难群众。多次受到佛教协会的表扬。但后来有一天,红卫兵找到杨,说他来历不明,不能证明他的身份,想把他带走。最后,杨只好给写了一封信,寄回老家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是他隐居31年后第一次给家人写信。
杨的妻子收到信后找到政府,政府向中央政府报告,并立即给地方政府回信。她必须保护他。他是共和国的英雄。在此期间,政府官员邀请杨回去工作,但杨不想回去。见他劝不动,大家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1980年,钟病重时,要求杨保守身份秘密,不得与家人联系,不得向上级报告此事。杨答应了钟。1981年,妙园大师钟逝世。直到1985年,杨失踪50年后,这件事才传到钟国初的耳朵里。其实刚开始只是小范围的,老家也知道,最后不知道怎么弄出来的。
于是钟国初赶紧联系福建当地政府。经过调查,他得知杨出家的寺庙在福建。得知消息后,钟国楚立即开始安排福建之行,也就是开场的那一幕。钟国初刚来的时候,一见面就觉得跟这些年没什么区别一样。他们见面的时候还是觉得很亲切。看着自己曾经的部下,已经是少将军衔,杨深感欣慰。
自从钟国楚来访之后,杨出家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他以前的很多战友都来看望他,甚至当地政府也很照顾他,让他当了省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1988年,杨向党组织反映了钟是个怪圈的情况,他违反了协议。但此时,杨已经80多岁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他实在不愿意把钟的行踪保密。如果他现在什么都不说,那这件事就成了悬案。
1999年5月14日,杨鑫大师因病去世,享年90岁。从我党的高级干部到寺庙高僧,杨和钟两位高僧的经历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也是坎坷不平的。即使出家了,后期也致力于爱国主义教育,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