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罚不改便利店食安如何保障

河水2022-09-09  13

7-11屡罚不改 便利店食安如何保障

6月7日,日本便利店品牌7-11因销售过期食品再次登上微博热搜。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到,7-11通州新华联嘉园店销售过期食品许可证被吊销,罚款10万元,5年内禁止办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事实上,7-11之前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处罚,食品安全漏洞频发。指出品牌许可人无论是直营店还是特许店,都应不断优化标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加大处罚力度。

上热搜卖过期食品

两个话题,“7-11店卖过期食品被罚36.2元”和“7-11店卖过期食品被吊销执照”,双双上了热搜。截至昨日18: 25,两个话题的阅读次数分别为8026.1万次和253.9万次,引发多方关注。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到,奇艺易(北京)有限公司通州新华联家居店被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改正违法行为,罚款1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6.2元,吊销许可证。该公司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年3月15日,执法人员对该店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店内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和调查,店长和店员确认了视频的真实性和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同时,该店还于今年3月1日销售过期手工金菜球2个、过期手工酱肉包8个,违法所得共计36.2元。

针对此事,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联系了7-11北京公司,其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确保食品安全,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已在第一时间缴纳罚款,并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检查要求实施整改,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便利店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便利店因为门店数量多、覆盖面大、品类全,成为很多消费者上下班和工作日经常光顾的地方。但看似高度统一,但分布在各大楼宇小区的便利店背后却存在食品安全危机。

7-11通州新华联家居店并不是唯一触碰食品安全红线的店。今年3月15日,7-11亮马桥店因上架13天的过期热饮续杯后继续销售、盛放关东煮食材的容器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7-Eleven便利店相关负责人今日接受北京商业采访时表示,上述问题门店为加盟店。

无独有偶,去年1月,“罗森便利店关东煮掉地上,冲干净卖了”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视频显示,有消费者在北京高碑店罗森便利店看到关东煮腊肠倒在地上。店家工作人员用水洗后,放回锅里继续卖。随后,罗森(北京)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已关闭涉事门店,并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调查。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温志红认为,特许经营店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当加盟店在食品安全运营中违规时,主要责任在加盟店自身。而7-Eleven作为便利店行业的头部企业,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将对整个品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品牌方来说,更重要的是问题发生后的理性思考。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这类问题,是一个负责任的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要心存侥幸。

如何守住食品安全底线,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产品,是很多便利店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零售专家胡春才指出,无论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都可能出现这种问题,关键还是要看企业的严格监管。因此,要杜绝此类问题,企业或加盟商必须承担更高的犯错成本。

“因为运营成本,有些经营者会抱着侥幸心理去触碰红线。”胡春才建议,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监管,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其实加盟乱象的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容易发生。志宏认为,作为品牌许可方,应该继续优化相关标准体系,而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安全领域。“比如加盟店的选择,加盟店老板的选择,加盟店经理和员工的培训,包括后续的监督管理体系,都需要品牌授权商不断优化。”智宏举了一个例子。

虽然加盟模式的食品安全风险和概率会相对较高,但我们不能否认加盟经营模式。志红表示,不管店铺的经营模式是加盟还是直营,品牌方还是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采取更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避免这类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赵解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15519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