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复读生压力大

地雷花2022-09-08  10

复读生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再读书的压力有多大?

陕西“失联女生高考前死亡”的新闻让我目瞪口呆。

至此,高考前夕失踪的李同学,一周后被当地公安人员在延川县黄河段找到。尸体初步鉴定,已由家属确认,但具体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网上消息,这位不幸离世的陕西姑娘今年21岁,这是她第三次参加高考。另外,我妈生病了,我爸妈都在工作,他们家也很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女孩失踪到发现尸体,她表姐从头到尾都在沟通和处理。

可想而知李同学的父母在他生前对他的学习、生活、教育大概都无能为力。

作为曾经的复读生,我当然知道“高四生”好好学习,参加高考是多么的无望。

更有甚者,像李同学一样,第一次高考失利,第二年复读失败,第三次参加高考,连考场都没进就消失了。难怪很多网友猜测:

肯定和复读过程中心理压力过大有关。

对于这样一个家境贫寒,出人头地机会不大的大龄考生来说,如果能考上师范,获得免费教育和工作分配,那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然而现在,这个曾经执着于通过读书、学习、背书考试来改变自己前途命运的高考生,却意外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死因警方还在调查中,但无论是跳河、意外还是被杀,李同学的执念一定是他参加了两次高考,他还要准备第三次。

“读书学习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吗?”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李同学生前每天都在纠结的事情。

说实话,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太难了。

说到底是一种卑微、懦弱、敏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从早到晚,无时无刻不沉浸在骨子里。

而且越是成绩优秀的差生,越容易在高考前夕出现心理失衡和情绪异常。

因为对于那些人渣学生来说,他们在考前基本已经决定了要上大学,学技术,走职业教育的道路。他们对自己能打通“中考分流”这个障碍,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不能为自己在模拟考试中的糟糕表现和高考前夕的糟糕心情感到焦虑和痛苦。

相反,一些家庭特别贫困,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农村女孩,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他们没有出路,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支持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复读,一年又一年。

如果有些农村女孩考不上大学,直接后果就是考上了就结婚,或者留在农村种地,或者去南方电子厂,流水线上工作。

这么努力学习了十几年,高考考了两三次,在“苦水缸”里泡了两年,要说她不抑郁,不抑郁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李同学抑郁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显然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所以对于复读生来说:

怎样才能更好的缓解抑郁情绪,调整心态,不至于陷入长期的“情绪低落”?

其实,高三复习或高四复读时的情绪压力,很大程度上与高考生学习计划中的“未竟之事”有关。

很多同学喜欢在高三开始时和每周、每月制定的学习计划中,每一个细节都记下大量不重要的事情。

的确,这种学习计划看起来很满,包括背单词、读课文和刷习题、洗脸刷牙、整理书桌、吃饭打水、洗澡购物...每一次转折都有上百个规划项目,填满了从我们每天睁开眼睛到最终入睡的每一分钟。

但这样一个全面而充分的“优秀计划”可以获奖,不客气地说:

是张永元看不完的一张毫无意义的废纸!

因为每个人都喜欢高估自己的主动性和执行力,而且谁也无法预料我们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和阻碍。

结果计划写了很多,不到三天就作废了。

同时,每一个无法完成、被迫拖延的计划任务,都是一个可以让你更加焦虑、情绪崩溃的理由。

当你完不成学习任务时,你会觉得自己“没用”;
当你开始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的“死循环”时,你不可能快乐;
当你做了无数次,撕毁了无数次学习计划的时候,你可能永远也不会相信自己会再次考上大学。

所以高三学生和复读生要善待自己。

每月、每周、每天的学习计划,只要你制定几个“踮起脚尖就能完成”的任务,然后不打折扣地完成,那么这个阶段的复习就成功了。

总之,备考的过程也是积累信心、调节情绪、缓解焦虑的过程。

谁能每天主动、专心、专注地准备高考,谁就能成功克服高考的困难,迎来人生和命运的转变。

但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为高考前在陕西失踪死亡的复读生李同学默哀。

毕竟努力学习了十几年,却在人生大考前夕倒下了...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15290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