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第一个庚日之后,是三伏,不是立秋,进入三伏。
三天,一伏就是十天,按照天道的十天来算。故分三日,即夏至后第三个干日,庚日,为一伏开始日,一伏持续十天;二庚日为二伏,二伏天数不固定。
三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三伏也是十天。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的8月7日、8日或9日为立秋。“秋”是夏天转冷,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当你到达立秋的时候,梧桐树一定开始落叶了,所以有了成语“落叶知秋”。从文字上看,“秋”字由“沃”和“霍”两个字组成,表示谷熟。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秋季是由热到冷,再由冷到冷的过渡季节。
其实按照气候学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才是立秋。除了常年有冬,春秋之间无夏的地区,中国很少有“立秋”入秋的地区。
立秋意味着夏天去秋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天即将到来。“立秋”一到,梧桐树就开始落叶,这就是“相当危急”这个成语的由来。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之后,虽然初秋酷暑难消,还有“秋老虎”,立秋也叫立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凉。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天的开始时间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