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立木翻译

剑鞘2022-08-28  17

城门立木典故出自哪里?城门立木什么意思?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了,但商鞅在早期进行自己的改革并不容易。除了一些贵族的反对之外,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城内竖起一块木头,告诉百姓,谁能把这块木头搬到城门,就赏十两黄金。一开始,没人相信。之后商鞅又把悬赏金加到了50金。终于有人主动扛着木头送到了城门口。果然,他获得了50金的奖励。这就是城门挺立,取信于民的故事。

经过春秋三百年的争霸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了战国时期,矛盾更加尖锐,相互之间没有了信誉。

对于普通人来说,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最大的梦想就是过上太平日子。

商鞅接受了秦孝公的任命,全权负责秦国的政治改革。他知道,如果政治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反映在普通人的生活中。

如果改革只涉及中上层建筑,效果不会很好,如南韩的李悝改革。

商鞅虽然看不上下层人物的智慧,但他相信他们的力量。只有老百姓支持改革,改革才能有效。

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无信。比如秦王引诱楚怀王入秦,更别说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了。

为了使变法在民间顺利进行,商鞅必须取信于民,于是就有了 城门木 这个真人秀。

商鞅在都城南门竖起一根三尺长的木杆,向秦人宣布,谁能把这根木杆从南门移到北门,就赏谁十两黄金。

《史记》有记载, 是国城南门三尺高的树,能搬到北门的人给十两黄金。

在当时,十枚金币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把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却是小事一桩。两者显然是不平等的。

所以很多人不相信,站在城门外看商鞅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人主动去动木杆,于是商鞅把奖金提高到了50金。

《史记》记载,人们责备它,却不敢移民。假设 移民可以给五十金 。

商鞅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不仅研究政治改革,而且对人性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知道奖励之下必有勇者。

果然,当奖金提高到5倍时,人们开始窃窃私语,跃跃欲试。

没多久,一个男人走了出来。他扛着一根木杆,走到北门。结果他顺利完成了任务,商鞅信守诺言,赏了那人五十枚金币。

《史记》有记载, 如果一个人移民,就交50金,这样就不会被骗了。

这件事传开后立刻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因此,普通人相信商鞅是一个守信用的人。

商鞅通过城门的建立确立了变法的公信力。他告诉秦国人民,朝廷颁布的所有政令都是有效的。

只要法律规定的奖惩,不论地位高低,有功必赏,错误必罚,惩太子之师,服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在城门上树是一场有预谋的秀,其目的是树立 商鞅变法 的可信度。

这 真人秀 之后变法时机成熟,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百姓,再没人敢批评 改革 。

一百年后,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13752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