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栖凤谷-

春到栖凤谷-,第1张

早春栖凤谷。 张小明摄

一轮朝阳喷薄而出,阳光带着丝丝暖意越过庐巢路,跃入安徽省合肥市栖凤谷景区中心大道,向四周缓缓地弥漫开来;一缕缕春风从笔架山的凹口渗入栖凤谷景区,在这方土地上微微荡漾。

和风丽日,栖凤谷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这里的红梅开得灿烂,开得热闹,开得忘乎所以,仿佛它们才是初春的主角。铆足劲地绽放之后,心悦诚服地把接力棒交给迎春花。

顾名思义,迎春花就是为迎春而生。迎春花是急性子,还没有长几片叶子,就迫不及待地孕育花骨朵,暖风吻一吻,蹭一蹭,哗啦一声缀满枝条,举起黄色的小喇叭,嘟嘟嘟地吹着春之曲。这高亢的音乐惊动了左慈溪里的几尾小鱼,小鱼心领神会,吐着一串串小水泡应和着,以鞭炮的形态演绎春之声。近水花先发。临溪的迎春花吸收天地的精华,幽幽吐出一列列嫩黄,醉了一溪春水,亮了游客的眸子。那迎春花的丝绦垂下去,有柳树的风范,它深深地懂得,柳树才是初春的主心骨。

杨柳依依,柳树从《诗经》里款款而来,带着诗情画意。柳树是春的标签。试想,没有柳树的春天还算得上是真正的春天吗?柳树上现出鹅黄,人们就意识到春迈着轻盈的脚步匆匆而来。七星湖周围遍植柳树,柳条抻了抻身子,尽量往下坠,向着湖水靠拢,水里的柳条也如法炮制。靠近,靠近,再靠近,假以时日,即将成就一个繁花似锦的阳春。九曲桥的两端各有两株柳树把门,这是通向春天之门。人在桥上走,如在画中行,一湖的风景动了起来。环湖走一圈,柳芽的清香渗入我的鼻孔,我深深地呼吸,馨香在鼻腔里、胸腔里游弋,熨帖着心扉。打开心扉,让春天走进心房。柳芽的清香滴落湖面,泛起微波,徐徐地漾向西岸。和风习习,柳树摇曳生姿,编织着七星湖春天的梦想和春天的希冀。

让我惊喜的是幸福门前的玉兰花开了。一朵朵紫色的玉兰花展着翅,鸣着鸽哨,唱着春之歌。有一朵花也许是想唱高音,一使劲,把花瓣外毛茸茸的绢毛顶在头上,恰似戴了一个滑稽的瓜皮帽,令人捧腹大笑。也有毛笔形的花蕾,蓄势待绽,欲书写春天,让人心生怜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辛夷车兮结桂旗”,紫玉兰是《楚辞》里的常客,能在幸福门前一睹芳容,自然幸运之极,幸福无比。

也许是暖冬的缘由,花期3月伊始的含笑也赶趟儿次第绽放。白色中泛着淡黄,醇厚的浓香无线电波似地发射,老远就能闻到香味,沁人心脾。

人们经常忽视一些早春的配角,但它们也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譬如菖蒲,别看它们耷拉着脑袋,枯坐在水边,可用手一拨,翠绿的剑状叶片虎虎有生气;譬如芦苇,挺立腰杆,舞动着灰色的旗帜,可根部已有芦芽萌动;譬如茭白,看似奄奄一息,实则新生命正在水底下搏动;譬如七星瀑布,滴滴答答的细流,无精打采,可春雨一下,冶父山之水从孔家小河灌入七星湖,一匹匹白练磅礴壮观……还有桃花园、牡丹园,看似没有动静,其实都在潜滋暗长,蓄积能量。这些初春的旁观者弹拨着春风的弦,一旦爆发,就将把春推向高潮。

扑棱一声,一只野鹜急速地在水面滑行,溅起了水花,漾起了春光。

3-4月份。

凤栖谷花海位于威远县新场镇老场村,凤栖谷是以康养休闲和花海鉴赏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一期融汇打造1000亩花海、药食同源博览园、药膳研发中心、国医健身运动中心、康养休闲风情街等项目,还有康养食材品鉴中心与展销中心、房车露营基地、香草宾馆、亲子休闲活动园等项目。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且拥有旧庐江八景之一“冶父晴岚”。园内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特别是山巅的伏虎寺,不但闻名天下,而且古迹也非常具有观赏性。

冶父山,位于庐江县城东北十公里处,因春秋欧冶子在此铸剑而得名,有湖光一览、冶父晴岚、龙池映月、虎洞吟风、兜率参天、响鼓晴雷、百尺松涛、三苏倒影八景,历代文人墨客由此引出许多妙语佳句传播于世。冶父山开山祖师孝慈伏虎禅师,因其伴虎苦修、道行高洁,禅理圆融,传为奇闻,唐昭宗李烨闻之,敕封其为:孝慈伏虎禅师,由此冶父山声名远扬。

园内翠竹成林,石刻林立。实际禅寺、伏虎寺、虎刨泉、铸剑处、系虎墩、伏虎禅师塔等古迹遍布于冶父山,此外还有伏虎岩、伏虎洞、白佛岩、诸葛岭、彀壶泉等著名景点,且各有特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冶父山寺庙共现三尊肉身,使朝山、观光、探秘者络绎不绝,名声再振。近年来,冶父山森林公园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力度,强化管理力度,景区面貌和品位都有较大提升,被列为安徽省十大名山之一。

冶父山森林公园栖凤谷景区,景区东起森鑫园林,西至寺门口,是通过路、河等生态廊道的联系,将冶父山下村庄及周边七星湖、心语湖、百花园、百草园、天然生态湿地、江北牡丹园、干将莫邪池等九园九点,串珠成链,聚点成片,整体打造,以不断丰富景点内容,提升景点内涵,延伸旅游线路。

游客可在冶父山景区祈福朝拜、登山休闲后,或漫步或骑车至栖凤谷,“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沐凉风冬听雪”,进农家小院,温一壶浊酒,上一碗清茶,尝农家小吃,在袅袅佛音中放松身心,充分享受乡村气息的同时,接受佛文化的熏陶洗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487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