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阴森”的网红打卡地,以前是屠宰场,如今成为热门景点

上海有个“阴森”的网红打卡地,以前是屠宰场,如今成为热门景点,第1张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上海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都是一个现代而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到处都是一片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的景象。但实际上,上海远远不止这“十里洋场”的一面,只不过相比起来知道的游客就比较少了。

比如在上海市虹口区有这么一个叫“1933老场坊”的场所,前身是一家上海工部局屠宰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文创产业园,各种各样的创意公司、新奇的 科技 商品纷纷进驻,吸引着大量的文艺青年和游客前来打卡。

这栋建筑名字叫做“1933老场坊”,顾名思义,就是该建筑是在1933年工部局出资兴建的屠宰场,当时还请到了著名的英国设计师巴尔斯设计,成为了上海的一处知名地标建筑。

由于其特殊的设计,让很多人现在进去“1933老场坊”的时候,难免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黑灰的建筑色彩,加上曾经的那段屠宰场 历史 ,让整个建筑平添一层“阴森”的感觉。

现在“1933老场坊”为了保护 历史 遗迹,并没有在原来的建筑基础上做太多改变,导致如今的“1933老场坊”内部光线比较昏暗,连室温也比外界低很多,使得整个园区气氛都更加诡异了。

听说有非常多的热门影视剧都曾经在这里取过景,网络上也流传各种各样的网红打卡照,使得这里成为了许多文艺青年疯狂追捧的网红打卡点。

真不知道,现在在这里摆POSE打卡拍照的小姐姐们是不是知道这里以前曾经是屠宰场,会不会觉得在这里拍照时,心里都有些毛毛的?

“1933老场坊”现在是完全对外免费开放的,如果天气炎热你不知道去哪的话,这里会不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况且现在这个景点相对来说还比较“冷门”,算是可以获得比较不错的旅行体验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建筑名称: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正面图

建筑地点:虹口区溧阳路611号

设 计 师: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

营 造 商:上海余洪记营造厂

保护等级:暂定为四类保护建筑

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5 层

结构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编辑本段

历史概况

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在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正式建成。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风格样式: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 1933老场坊西立面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圆内方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目前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编辑本段

建筑背景

1931年的时候,工部局在虹口沙泾路购买土地,一个现代化的宰牲场就在1933年11月竣工,1934年1月投入使用。

1933老场坊由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出资兴建,由英国设计师设计,由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设计者将建筑工艺与工业生产工艺完美结合,所有水泥皆从英国进口,坚固无比。营造者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将设计蓝图营造成宏伟而雄浑的建筑实体。正是这当时具有租界官方、国际、国内背景的三方,联手打造了惊世之作——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与1933老场坊临街相对的沙泾路29 号占地约1 亩半,建成于1935年,整个建筑为三层(局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烟囱底座和整幢处理车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5451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