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为楚都得是哪里

四次为楚都得是哪里,第1张

寿县。

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寿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区、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介于东经116°27′-117°04′、北纬31°54′-32°40′之间,总面积为2986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楚人本是居住在河南新郑一带的一个部落。商末周初之时被周人排挤,于是他们向与他们友好的周部落靠拢。他们沿着熊耳山南麓向西迁徙,在今商洛市商州区的荆山河谷定居了下来。这里群山环绕,荆楚丛生,丹水横流。他们居住在河谷之阳,故称“丹阳”。

楚周决裂后,周王室为了限制楚人的发展,一直对它进行打击和压迫,楚人不得已向南迁徙,都城也不停的向南迁徙。先是谷城,后是南漳。不过一直沿用“丹阳”的称谓。在荆山之麓的南漳,楚人艰苦奋斗、韬光养晦,终于在楚武王的时代走了出来。他们在南漳以东的“荆襄通道”上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并在这里东征西伐,在楚文王时期才拥有了自己的固定都城“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寿县

参考资料:保康政务网-楚都的变迁

郢都:楚文王自丹阳迁于此,今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西北,今纪南城。

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徙,其所迁的都邑之多、迁都之频繁,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

1、丹阳:熊绎始居于此,在今湖北省枝江市或河南省淅川县。

2、鄀都:楚昭王自郢迁于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东南。

3、鄢都:楚惠王曾居于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

4、陈都:楚顷襄王二十年自郢迁于此,在今河南淮阳。

5、巨阳:楚考烈王十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

6、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于此,在今安徽省寿县。

扩展资料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前209年,楚地起义军将领项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楚怀王”,重新建立楚国,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派人杀死楚怀王熊心。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兵败自杀,刘邦建立汉朝。

楚自从春秋时期设置令尹之官,令尹就“执一国之柄”。“在上位,以率万民”。历春秋至战国,令尹对内执国事、对外主战争,总揽大权于一身。其权势经久不衰。 战国时期,楚国的公子执政,逐渐衰落,而以昭、屈、景三大家族为主干的世族执政却发展起来。战国时期,楚国组成了以昭、屈、景三大族为主干的执政集团。

先秦文献上称管理百工的职官为司空,周代铭文中则称作“司工”或“司攻”。进入春秋以来,中原诸国多称工正,而楚国则称工尹(或称大工尹)。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府手工业十分发达,它由中央王朝经营,工尹管理百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楚国

楚庄王时,楚都郢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楚国迁  都之频繁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清史学家王鸣盛曰:“楚都有五:“一丹阳、二郢、三都、四陈城、五寿春。”对于“郢”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郢何意?《楚史》言“至今不可索解”。楚国有很多以郢命名的地方,如郊郢、鄢郢等。是谁始迁都到郢?楚武王?《世本·居》:“武王徒郢。”正确?其实不然,“武王徒郢”乃郊郢,郊郢在今钟祥县西北和宜城县东南。郊郢是什么?是楚国陪都,楚别邑。简言之,楚武王所徒为郊郢而非郢。楚武王后期主要活动在郊郢地区,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在沈鹿会盟诸侯①,黄、随二国不参加会盟,楚武王伐随。沈鹿就在今湖北钟祥。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这个时期楚都郢在哪里?

。”《汉书·地理志》:“ 江陵,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阳徙此。”《楚史综合研究》:“自楚文王元年迁都郢。”《行政区域网·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是这样说的:“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即位,将国都自丹阳徙郢。”从此我们可得知楚迁都郢始于楚文王。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标志,诸多文献指出是文王时期迁都郢,那么郢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水经注疏·四十卷 》:“楚都郢,在今湖北江陵。”《史记·货殖列传》说:“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云梦即今孝感市云梦,也就是说郢在云梦西边。《六书故》:“郢,楚所都,今为江陵府江陵县。子西迁郢于鄀,楚考烈王自陈徙寿春,亦命曰郢。名虽同而地则异也。”江陵府即荆州府,治所在江陵,故曰江陵府。

公元前675年(鲁庄公十九年、楚文王十五年),楚文王率兵抵御巴师,大败于津。还师,鬻拳不开城门接纳,楚文王转而攻黄国,败黄师于碏陵。还师,到达湫地时生病。“还师”意为“班师还国”,若都城在宜城的话早走过头了。可见郢不在宜城,而在江陵。《左传·文公十年》:“沿汉溯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 先沿汉水而下,后逆长江而上。将要进入郢都。楚王在渚宫接见他。可知郢当在长江上,不在汉水上。渚宫在湖北江陵县城内,盖郢在江陵,非宜城。

宜城有楚皇城遗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宜城称为鄢郢、鄀郢、故鄢。楚国为何迁都宜城?公元前506年,吴师败楚师,楚昭王弃郢。楚公子申(子西)于吴师入郢后,招集散亡,因不知昭王所在,遂立行都于脾洩(江陵附近)。 越、秦救援楚国,阖庐又闻夫概返吴自立,乃引兵撤归。昭王返郢。公元前504年四月,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吴师又败楚司马子期所率的陵师于繁阳。楚国大惧。楚迁郢于鄀,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

通过史料记载,可见,在楚庄王时期上下数十年内,楚都没有迁 移。一直在江陵的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750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