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兰花花 的故事背景

音乐 兰花花 的故事背景,第1张

花花原名叫做姬延玲,延安县临镇人。从小心灵手巧,长得俊美可爱。与当地一男子相好,偷吃禁果。1936年红军解放了临镇,该男子应征入伍打仗去了。兰花花的父母强把她嫁与某老恶棍。该恶棍不久横祸而死,父母遂把她嫁给一个麻脸的富人。兰花花日遭虐待,终于在1942年病故。5应当说,兰花花的事迹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现世悲剧,它揭示了旧社会下层女子 6 悲惨的人生命运,反映了旧礼教戕害人性、阻挠人的自由情感生活的现实。在那个时代,像这样的事件经常发生。但人们追求自由、力谋幸福的心智尚存,则不免要付之于实际的行动,试图去冲破樊篱,实现超越。这种实际的行动往往是自发的、盲目的、鲁莽的,不免要走偏,酿成悲剧。(关于这方面的现象及理解,我在后面还将论及。)兰花花的悲剧从她一生下来就开始演绎了。7“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采”。这句歌词包含了十分浓厚的民俗意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正是在这种物质生活中孕育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也许存在偶然的因素,迎接兰花花的确实是纲常制下的女贱现实,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请容许我这样设想:兰花花是她妈在纺线织布的时候生的。这个孩子对生境的第一印象既是,长长的棉线,上下拉扯;黑黑的梭子,左右恍惚;人生的编织从此开始。兰花花倒是生下来了,除了不得不推卸的文化国度造就了她的悲剧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过错是,她“实实的爱死人”。有人会问:“漂亮也有错吗?”有,确实可能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氛围中,人性的任何方面都是可以判罪的。兰花花的人生轨迹即实践于这样的“原罪”。随着年岁的增大,兰花花可以参加生产劳动了,起兴物也由家里转到了田间。“玉谷子那个田苗子,数上高梁高”。劳动的性质之一是标志主体具备社会接受的素质。这里暗含的意思是,兰花花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善于劳作,绝对是一个好的“家庭把式”。这在以劳动为美的意识形态看来,简直是尤物了。8 所以社会对兰花花的评价为: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兰花花好。”这样好的人才,自然是社会的稀罕“物件”, 9 也就不能奇怪媒人的过度性兴奋了。婚事的安排是如此的紧凑,大概有文学构设的参与。这个姑且不管。我想关注的是,在诸多民俗意义上的婚事仪式所体现的价值认同和制度张力。在这里,我要重点说说媒人。中国传统有一种说法,社会上有六种女人碰不得,所谓“三姑六婆”是也。她们口尖舌长,说三道四,走街窜巷,搬弄是非,坑蒙拐骗,遗祸社会。媒人(一般指媒婆,事实上也是)就是这样类型的人。 10 我同样要强调,“三姑六婆”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所做的大量的无微不至的社会沟通工作。11 享有信息是人类的共性,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就可以粗略地视作从事信息的事业,男女老少,概莫能外。可惜在不短的时期里,男子享有的社交权益太多,女子享有的不足,恰恰为中国的“三姑六婆”的产生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值得我们现代人悲哀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这些现象,反倒表现了一种制度性的社会扭曲。12 而且,由于媒婆的历史性活动,竟至于产生格式化的媒俗,以及“明媒正娶”一类的词汇,这是不容忽视的价值民俗力量。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门。”如果我们没有故事背景的交代,印象是不深刻的。实际上,其背后隐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单从信天游本身来说,很大数量的曲目都包含于这一内容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歌就是情歌,这已几乎成为共识(当然如果仅是这样处理的话,也太过鲁莽)。信天游也是这样。绝大多数的情歌都要反映未婚男女的纯情(注释中提到的“猥亵歌”可叫做已婚男女的“浊情歌”),人类非理智中性升华的大多数就贮藏在这些“真流露”的纯情男女身上。我同样可以想象,在旷远辽峻的山间地头,兰花花和她的“情哥哥”在劳作中凝结于田苗子的情感游丝,荟萃于土豆疙瘩的纯然灵犀,以及高粱穗头的心灵契合。 13另外需要交代是,在兰花花进“周家的门”之前,还有与情哥哥送别的一幕。歌词交待的不清楚,但这样的曲目简直是数不胜数,而且大多是历史浓缩的精华产物。中国人感情的细腻是举世闻名的,离愁别绪是最典型的表现方式。14 最具有代表性的反映这一主题的信天游应当是《走西口》。在这首九曲悲肠、摄人肺腑的信天游中,几乎包含了所有传统中国人的阴阳相济和“陌生化”心理。从这里,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特有的审美“三棱镜”,以及置于太阳底下的七彩光芒。15“兰花花那个下轿来,东张西又照”。陌生的人,陌生的物,兰花花的人生航程将最终在这里抛下铁锚。“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哩”!那种新婚的焦虑、害羞、渴躁不安,是难以言表但可以想见的。在这种杂碎的心态下,有一重情感是最最放不下的,那就是她的情哥哥。“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象一座坟。”这是最现实的打击。那种恋情失却、人物两非、欲舍不能、悔恨交加的心情在一刹那间变作为宇宙间最恶毒的诅咒:“你要死来,你早早地死,前晌你死来,后晌我兰花花走。” 16后两句可以是实写,写兰花花借口回娘家,私奔到情哥哥家里,痛诉心迹,言呈心志,告以决心;也可以理解作虚写,即兰花花幻想作自己携带食物去会情哥哥,以叙幽情。事实上,我们知道,她的情哥哥已经当兵去了,理解作虚写更切合实际。 17 我这里想重点提及的,是那种男女之情所激发的强大的勇气。不论兰花花是仅有这样的意识,还是已经化作了一种实际的行动,都可以表明礼教在“性情的真表露”面前所暴露的致命弱点。18 这种现象在中国是最为典型的,理由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十分成熟的礼教制和自由人性之间张力的时时缺失。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兰花花去找她的情哥哥,本质上是一种“违禁行为”。如果她把这种行为持续下去的话,不外乎又将产生一首“打伙计”的“猥亵歌”。撇开价值因素不提,单是如此方式的“性情真表露”(或曰“自由追求”),算不得长久之计,为己也不心安,终是悲剧的结局。最理想的方案是提出婚姻自由的革命纲领,并矢志不移地追求之,笃行之。这在当时的历史力量储备中,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条件,并在事实上也终于汇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洪流中。我们知道,兰花花的情人入伍打仗去了,这本身就给我们一个信号,中国妇女的命运从此将揭开一页新的篇章。回过头来再看《兰花花》,恰值于历史大变动的转折点上。兰花花的死,代表了旧事物的终结,预告了新事物的创生。可以说,《兰花花》是中国历史上礼教婚姻妇女的最后一幕悲剧,其存在价值正在于此。

兰花花原名姬延玲,小名叫叶子,1919年出生于延安南川临镇街一个农民家庭。她从小就心灵手巧,长的俊秀,到十六岁的时已出脱得端正水灵,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像雨后马兰花一样惹人喜爱,人们给她送了个绰号码叫“兰花花”。红军中有个战士,他与兰花花一见钟情,偷偷相爱,发誓要死死活活相伴终身,不久两个便发生了关系。因红军奉命过山西东征,红军战士只得和兰花花难分难舍地暂时告别 。

兰花花的父母认为女儿败坏了自己的门风,便托媒人把17岁的兰花花许给临镇后街富户任老五的的小儿子任小喜,兰花花不从,在父母的威迫下响吹细打抬进了任家。任小喜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后因在宜川抢劫杀人被处决。第二年,兰花花又被父母强迫嫁给了临镇一个姓石的富户人家。石家用的小子生得十分丑陋,满脸大麻子,他看上了兰花花的美貌,不惜花钱把兰花花买去妻。兰花花在石家受尽折磨,她日思念自己的红军情人。因精神过于苦闷,终于在1942年月日正月病死,死时24岁,留下一女一男两个孩子。

红军战士东征胜利后回到陕北,得知兰花花被迫嫁人,非常难过,但又怕给兰花花带来麻烦,故也没敢去看望兰花花,只有苦在自己心里。以后又听到兰花花病亡,悲痛欲绝,一病不起。在医院治疗中暗自构思怀念兰花花的相思之歌。出院后,他恰好又转业到固临县(今延安市临镇)文教科当科员。不久又调到固临县小学任教导主任。他还朝思暮想兰花花,便把在住院时编的兰花花歌曲整理出来(全长84句),把任家改为周家。教学生娃娃和村民演唱、传诵。《兰花花》很快在固临、延安、宜川、绥德等地传唱开来。后经延安鲁艺音乐工作者收集整理,迅速传遍了陕甘宁边区和大江南北。全国解放后,唱遍了新中国,也传到了海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46995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0
下一篇 2023-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