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第1张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1、1990年至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深铁路启动准高速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工程。

2、1996年,中国与韩国共同研制高速列车,并在广深铁路上进行试验。

3、1998年8月28日,广深铁路营运列车最高行驶速度20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第一条达到高速指标的铁路。12月,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出现“传统轮轨技术”“磁悬浮轨道技术”两种互斥争议方案,导致该项目长期搁置,同时也一度左右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

4、1999年8月16日,秦沈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作为中国第一条轮轨高速动车组的试验线路。

5、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建成,设计速度430千米/小时,为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

6、2003年10月11日,秦沈客运专线全段建成通车,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为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线路。

7、2005年6月11日,石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中国正式进入标准化建设高速客运专线铁路阶段。

8、2007年1月5日,台湾高速铁路通车试营运,成为中国第一条投用的设计速度30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启动,部分路段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50千米/小时,中国首次在全国局部地区初具规模开行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动车组列车,中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速时代。

9、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级别高速铁路。

10、2009年12月26日,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首次打破中国铁路春运瓶颈,高铁运输在干线铁路上占据重要地位,为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标志。

11、2017年12月28日,石济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铁路“四横四纵”快速通道全部建成通车。

12、2010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城市群建成高密度高铁路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区域之间完成高铁互联互通。

13、2021年6月17日,据科技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1978年引进、20世纪80年代创新、21世纪初提速、2008年高速铁路、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运营,列车最高运营速度350千米/小时,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铁新时代。

详情

1、1978年引进:1978年的时候,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受到了我们的关注,而这时候的中国还是没有高速铁路的所以高铁正式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2、20世纪80年代创新:刚刚进入到80年代的时候,因为中国铁路的运输能力不足,所以这时候的列车行驶速度达不到120公里,客货混跑矛盾增加。

3、21世纪初提速: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因为各方面都成熟了,所以开始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速度提升至160km/h了。

4、2008年高速铁路:这时候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行,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km/h的高速铁路。

5、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这时候列车运行速度达到了350km/h,首次打破铁路春运瓶颈,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到了高铁时代。

快节奏的时代,高铁为人们的出行及 旅游 带了极大的方便与快捷。时间就是金钱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有了高铁会为我们节省很多的时间,一个通高铁的 旅游 城市会有很大的优势。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要想 旅游 搞的好,高铁必须先修好!

高铁交通网拉近了各城市的距离,使时间距离取代了空间距离,降低了城市间人们的感知距离,同城效应逐渐显现。同时也意味着 旅游 资源吸引力范围的扩张和城市休闲资源基础的加强。同时, 旅游 空间格局的变化还体现在城市之间的功能与吸引力转变上。高铁带来了资源的重组定位,一些资源禀赋好的二线城市由于交通不再局限于省会城市和特大城市,将会出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出行频率增加,短途旅行兴起。高铁因其舒适性、快捷性、安全性,使游客选择高铁出游的频率越来越多;(2)散客自由行越来越受到青睐。高铁的方便快捷使游客可自主制定 旅游 线路,且方便订票系统使游客不必担心旅程中交通工具,而有更多时间用在旅程的制定选择上;(3)出游时间分散化。高铁分散了 旅游 黄金周游客不平衡的趋势,使短时间内长距离旅行变为可能。

“无限风光在险峰”,过去很多 旅游 景区,资源丰富、高品质,具有很高的 旅游 吸引力,由于交通不便,多年来 旅游 一直发展不起来,从而造成“呆在深闺人未识”。随着高铁开通后,这些景点能够借助机会大力发展起来。高铁由此形成的“过道”效应和“博弈效应”使得城市之间即竞争又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积极寻找差异化道路,以吸引客源。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由于高铁的开通,一些新的景点将逐渐兴起并兴盛成为新的 旅游 增长点。

高铁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大大拓展了 旅游 客源地。高铁有利于转变发展理念,提升 旅游 目的地的形象。高铁增加了 旅游 城市的客流量,促使各城市改造 旅游 景点,完善 旅游 设施,实行整体 旅游 。有利于提高整体形象和 旅游 竞争力。高铁将加快区域 旅游 合作进程。高铁推动了区域 旅游 资源整合,实现区域 旅游 一体化,增强 旅游 综合吸引力。

高铁的来临对游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快,速度快了时间缩短了,哪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更多的时间游玩,比如说我们国内小长假吧!现在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是有车一族了,闲暇时间会自驾游,而国内放假五一,十一也就是那么几天每每都听到节假日高速堵车,原本是高高兴兴的出去游玩却被堵车弄没了心情。

然而有了高铁就不一样了,他比以前的绿皮火车,空调特快要节约很多时间,也安静卫生有了高铁出去游玩,再也不用为堵车劳心伤神,有了高铁再也不用为了长途出远门做多几十个小时的车程而犯难了,我13年在山东老家做空调快车去上海游玩,哪近二十个小时的车程,让人把对玩的乐趣一扫而空,时代在变,什么东西都讲究速度,想去哪就去哪

高铁无论是对游客还是对环境都是有很大的好处,人都坐高铁而长途自驾的人们就会少很多,自驾的少了空气自然就会好很多了!

文笔不好,见谅!见谅!见谅!

高铁时代的到来,肯定是让 旅游 变得更加轻松,选择性也更多。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爆发式增长,很快就会覆盖我国许多中小城市,对我国许多未配有机场,或机场较小、起降量较少的城市是一个增加客流量的有效方式。同时对大型城市的客运分流也有着积极影响,人们选择方式的增加,很有可能带动出行量的增多,对 旅游 都有积极的影响。而且现在对一些城市间交通方式来讲,选择高铁出行甚至比飞机出行更快,受天气环境影响更小。

游客的出行目的地将大量受到高铁开通的影响,有高铁的城市,抵达城市的选择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根据现有的统计,一些中小城市由于高铁的开通已经带来了许多 旅游 客流量。一些已经开通高铁的城市会比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增加10%-20%的游客数量和 旅游 收入。

同时,这些开通高铁的城市也对游客出行行为也有影响,由于出行时间大大减少,许多小长假和双休日仅选择短程 旅游 的游客开始考虑并选择中距离 旅游 。在高铁开通后,选择在双休日出游的游客更多,小假期出行 旅游 的比重明显比开通高铁前增加许多。而且因为高铁的舒适和便捷等因素,旅客的季节性出游减少,出游频次增加,这使得许多景区的高峰期和 旅游 淡季受到的压力更小。

高铁对 旅游 产业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已经有很多高铁风景线推出,而且很多和高铁相融合的产品也在推出,例如高铁+ 旅游 景区、高铁+租车 旅游 、高铁+酒店等产品推出,这些以高铁为主体的项目也会逐渐增加比重。

短途高铁的廉价及方便快速,大大减少了路途时间。促进了各地 旅游 业的发展。由于价格低廉也拓宽了 旅游 人群。

主要的高铁优势还在于其他 汽车 飞机不便于到达的地方,但高铁却能便捷的到达。因为不是每个地方都能修机场。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便捷的高速公路且相对于安全性及舒适性高铁是远大于 汽车 的。但又廉价于航空运输。

以往很多地方拥有优良的 旅游 资源但由于交通不便,丧失了 旅游 业的价值。但有了高铁就不一样了。这样就是高铁对于 旅游 的影响吧。

如今,早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除了新疆西藏等个别地区以外,绝大多数地方都已开通了高铁。如今乘坐高铁,从北京出发,10个小时基本可以到达全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其中4个小时到上海,6个小时到广州,10个小时到兰州,可以说是朝发夕至,节省了绝大多数人出行的成本。

不止是远途,对于近途的人们来说,也是非常节约时间的。以即将开通的郑万高铁(河南段为例),南阳彻底结束了没有高铁出行的状况,原来到郑州需要4个小时,现在只需要1个小时,未来到武汉大概也在1个小时,极大的缩短了出行时间,甚至可以实现公交化出行,打造1小时高铁圈。

对于经常喜欢 旅游 的人来说,高铁时代的降临,可以说将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极大的缩短出行时间

对于不太远的行程,比如500公里以内,飞机相对于高铁,就不具备优势了,高铁准点率高,行程时间短,这点极具优势。

2、出行相对安全

相对于大巴来说,高铁相对安全,而且舒适,非常适合短途旅行者,而且基本不用考虑雨雪天气带来的影响。

3、出行更便捷,车票购买更方便

之前外出 旅游 ,经常因为车票购买的问题而担忧,如今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购买车票成为一件不是很难的事情,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放心游玩。

#高铁改变生活#

高铁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出行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方方便便,安安全全,干干净净,快快速速。

①没有高铁之前,一般出远门就是飞机,火车,近一点就是大巴。但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808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