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主要来源有哪七种?

淡水主要来源有哪七种?,第1张

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陆地生命归根结底都依赖于淡水,它决定着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气从海面升起,被气流夹带到内陆。

随着海拔提高,汇聚成云层降雨,这也是淡水基本来源之一,溪流汇聚奔腾大河,雕凿出自然界奇观,河流沿岸提供了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孕育着物种丰富的物种,无论高山,还是湖底,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淡水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àn shuǐ,意思是含盐量小于0.5 g/L的水。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公里,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还有68.7%很难开采,所以要节约用水。

此题全面详细说明大费笔墨,限于篇幅只能简要作答:准确的说,自然界陆地上所有的淡水,都是由海洋之水蒸发后形成雨水落到地面上,经几亿年的积累而来。〇〇一,由自然科学研究的相关部门拍摄的科普片~~地球陆地是怎样形成的~揭示出,大约在三十亿年前,地球表面完全是水,根本没有陆地!后来地壳中产生的物质变化及地壳运动,造成部分地区上升,部分地区下降!约在25~2O亿年时只出现一些秃火山。6亿年前有大片陆地出现。6亿~2.5亿年,现在的大陆板块基本形成。现在地球表面上海水占70%,。〇〇二,根据科学计算得知,每年海洋上:有505000立方千米的水蒸发到空中,总降水量约为4580O0立方千米。〈余下的仍留在空气中~形成空气湿度〉。由此可知,自然界陆地上的淡水,都是由海洋水蒸发后形成雨水,落到陆地后积累而来,这些淡水有的以江,河,湖泊的形式存在,有的沉于地下~变成地下水,有的变成冰山冰川存在于陆地之上。。

根本来源

自然界中的一众淡水究其根本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以水循环为媒介的 海陆间水循环。

海陆间水循环主要通过蒸发海水通过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然后以降水、冰雹、雪等方式给陆地带来淡水, 全球的大气水分交换的周期为10天。

原始水的最初来源

如果将水的来源追溯到更远的年代那就是另当别论了。

最初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来自于 地球内部 ,但这一理论漏洞百出很快就被推翻了。

最近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测 :地球上的水来源于太空中的冰彗星。 但是为何只有地球才成为冰彗星的磁铁呢,而且又以大气循环的方式将水固定在了地球上, 这一切仿佛都是有未知生命体故意操纵一般。

目前的三大主流假说: 彗星或者小行星送过来的;来自富氢的原始大气;来自构成岩质地球的碳质球粒星子(Carbonaceous chondrite planetesimals)。还看过有个别非主流文章提出过原太阳星云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条可能的氢/水运输链进入大气。

要搞清楚谁最有可能,要先弄懂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氘氢比 (D/H)。氘是氢的同位素,比氢重,多了一个中子。地球上的水的氘氢比应该要与地球水的起源地差不多。太阳系中水广泛存在,每个地方的氘氢比不一样,这成为了追踪太阳系中水的踪迹一个最被普遍接受的工具。

1)水起源于彗星在早年是非常受欢迎的假说。毕竟来自太阳系外缘的彗星有好多水嘛。直到罗塞塔(Rosetta)任务首次探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泼了这个假说大大一盘冷水。因为罗塞塔发现那颗彗星的氘氢比比地球上的海洋高了三倍!通过一系列严谨的推理和计算, 虽然有Hatley2的存在(请拉到答案底部),很多研究者认为这颗彗星在柯伊伯带比较有代表性,彗星起源说可能要输掉了。但是不怕,不是还有小行星嘛,小行星带离地球更近,地球上发现的来自小行星的陨石也比较多,有研究表明地球上来自小行星的富水陨石的氘氢比跟地球比较接近!

2)水来自于原始大气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假说。这个故事是说,早期太阳星云笼罩着厚厚的气体,其成分跟太阳差不多,富含氢和氦。而一些有引力的物体已经开始在太阳系形成了,有些甚至能迅速长到火星大小,能够吸积周围的气体形成富含氢的原始大气。而这些氢说不定可以在行星表面或内部被氧化,成为水。这个点子能成为主流之一是因为地球水的氘氢比比原太阳星云的氢高了6倍,但是!毕竟氢非常的轻,如果这原始大气能经历比较长期的氢逃逸,其氘氢比就上去了啊 (重的氘跑的没氢多啊)。这个故事也挺有一些间接证据支持的,比如地球内部竟然有大量深藏不露的氢;火星以及火星大小的物体的确可以在太阳系极早期迅速形成,等。但是,这个故事仍然经受着理论上的质疑,要将氘氢比提高6倍,氢逃逸的时长到底会不会长到离谱呢?

3)水其实来自于地球!的假说,是说,水及其他一些挥发物(volatiles)本来就储存在砌成地球这颗行星的砖块上——富含水的吸积星子(planetesimal),然后被释放出来。其中这些富含水的星子被认为大部分和碳质球粒陨石一个出处。这个假说被理论家们大力追捧,快成最主流的假说了。因为这个假说不仅在氘氢比上不存在问题(地球的氘氢比跟碳质球粒陨石接近),也同近年非常流行的太阳系形成理论之一,大迁徙假说(Grand Tack Scenario),高度吻合。因为早期木星的迁徙可以将外围富水的小石块带进内太阳系,给内行星的形成提供了“水分很多”的砖块,其总含水量远高于今天地球含水量。相当多的理论模型表示这完全行得通。

2)和3)都提供了水被储存在地球里的条件,那水怎么走出来的呢?很有可能通过早期地球表面幔海/岩浆(magma ocean)的蒸发,生出了次生大气,其主要成分是水和二氧化碳。而后地球逐渐冷却,水也变成液态停留在表面。

人类喝的淡水,主要是来源于天上降下来的雨水或雪。无论是地表的江河或地下的水,都来源于此。

所谓水资源,是指现在或将来一切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3.6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水占97.3%,淡水只占2.59%。淡水资源中冰山、冰川占77.2%,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占22.4%,湖泊、沼泽水占0.35%,河水占0.01%,大气中水占0.04%。便于取用的淡水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估算约300万(立方千米),仅为地球总水量0.2%左右。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环状态。地球上循环的水量,每年大约为42万(立方千米),其中降落陆地上的约为10万(立方千米),而后通过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约4万—4.5万(立方千米)。

希望能帮到你

应该来自原始星云中的氢气和氧气

水本身就是淡水,一直都存在,只是进入到海里,成了盐水,海里积攒了大量的盐类,导致出现了盐水区域

地球上的淡水是太阳绿色光化作用,产生氧气得来的,, 高山上的植物产生了水分子地心的洗礼把水分,渗透到地下,山底下出来的水就是淡水,在山脚下建设水库,库存起来他们都是,天然的淡水,供人们生活利用进入河流供应动物的水源,在生物界来回循环,下入地,上日天,变成雨就是淡水,供应世上的动物。生命不息的,无休止的运动,一直到未来,默默地为人民贡献,他的最后一点生命,就是淡水

水循环

淡水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淡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该湖被加拿大和美国共有,是法国殖民者在1622年发现的,是当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当然它的面积并不代表储水量,从储水量上来看的话,它仅仅排第四。其中里海、贝加尔湖和坦噶尼喀排名前三。

1、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的来源很简单,一般是河流、湖泊或者淡水湿地所形成的。日积月累的降水和下雨积累的水,一般有两种结果,分别是流失到海洋和蒸发消失并渗流到地下。而渗流到地下的水,经过大自然的重重过滤,就变成了淡水资源。地下水是在包气带以下的地层空隙、岩石空隙、溶洞中的水,也包括一些裂隙中的水,这些都算是淡水资源。

2、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就是把现有的海水转化成淡水,常用的方法是逆渗透。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甚至还有一些人提出,要把冰山作为淡水的来源。而冰山径流出的淡水,一般被称为是地表水。不过这样的方式,对大自然的破坏很严重,很少有人会这样做。不过在以后淡水稀缺的时候,人们肯定会不顾一切破坏环境,以供自己的生存。

3、苏必利尔湖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是加拿大和美国共有的。不过世界上最大的湖,是内陆咸水湖里海,它的面积足够大,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海。储水量上里海是最大的湖,不过淡水储水量苏必利尔湖是排名第一的。从所有湖泊的大小来看,苏必利尔湖排名第四,仅次于里海、贝加尔湖和坦噶尼喀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713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