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在哪里?

潮汕地区在哪里?,第1张

潮汕地区(Chaoshan area,简称潮、潮汕),是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的统称,位于广东东部沿海,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享有“岭海名邦”“南国邦郡”“美食之乡”等美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诗称“渴慕潮汕几十秋” 。

1983-1991年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个地级市。潮汕四市涵盖11区6县2县级市普宁、陆丰,总常住人口1600多万,总面积16189.5平方公里。

潮汕旧称潮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有“岭海名邦、南国邦郡、海滨邹鲁、文化橱窗”之称,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美食之乡、名茶之乡之称,潮菜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

历史沿革

广东省潮汕地区自古同属一个市行政区,秦汉三国名称揭阳县,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历代名称潮州府,当代原称汕头市,1983-1991年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市四市。

名称来由

“ 潮州”名称起源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以原义安郡地设置的潮州。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1],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历代名称潮州,今港澳台和海外仍称潮汕为潮州。

“ 潮汕”名称起源自中国近代第一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1904 年的兴建,广为人知自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潮汕黄冈起义,广为使用是在1991年原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之后。

建制沿革

潮汕自古同属广东潮州府,是粤东首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

·上古

旧石器时代,潮汕已有人类居住繁衍。

新石器时代,潮汕南澳象山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是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

·先秦

夏商属海阳国(南瓯国)境;商代属南越地;西周为扬越地;春秋战国属百越地。[2]

·秦汉

秦汉三国属南海郡揭阳县,古揭阳县境今广东潮汕三市、梅州、陆丰及福建漳州的云霄、东山、诏安、漳浦、平和5县一带。

·晋代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古揭阳县境设置义安郡,析海阳县北部设置义招县,义安郡统领海阳、潮阳、海宁、绥安、义招5县,郡治海阳县(今潮州),义安郡便是潮州(今潮汕)的前身。

·隋唐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境设置潮州,隶属广州总管府,潮州统领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6县,州治海阳县。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1]。

唐承隋制,仍称潮州,隶属岭南东道,潮州统领海阳、潮阳、程乡3县。唐天宝元年(742)改称潮阳郡,至唐乾元元年(758),复名潮州[1]。中期曾隶福建尔后复隶广东。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和潮州部分合置福建漳州。

· 宋元

宋代仍称潮州,隶属广南东路,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析潮州海阳县复置揭阳县,潮州统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程乡县聚居客家人,潮州下辖的海阳、潮阳、揭阳3县合称“潮州三阳”。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潮州为潮州路总管府,隶属广东道,潮州路仍领4县,仍辖“潮州三阳”。

·明清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隶属广东布政司,统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县邑扩容,“潮州三阳”析置了饶平。

潮汕是广东省的城市。

潮汕是位于广东省与福建省的连接处如今的潮汕地区包括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三个地级。

潮汕地区地处八乡山、阴那山、韩江中游谷地及凤凰山山地以南,东西地跨莲花山脉东麓至粤闽边界,拥有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潮州菜是国内最高端的菜系之一其作为粤菜的中坚力量。

潮汕人源自中国广东潮汕地区崇尚宗亲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诚实信义著称于世,以善于经商扬名海内外在上世纪初便被泰国国王称为东方犹太人”。

潮汕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与北回归线交汇处。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台湾对望。潮汕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潮汕四市。潮汕地区通行潮汕话,地缘相接、血缘相连、文化相同、历史相承,具有共同的地缘、民俗、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感。

潮州市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着名的旅游胜地,自古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之说。潮安区2018年被授予“中国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名区”称号。凤凰镇2017年获得“全国十大魅力茶乡”,是凤凰镇继获得“全国文明镇、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殊荣后的又一国家级荣誉,彩塘镇获得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不锈钢制品之乡”。

潮汕地区自古为中外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商贸口岸。作为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进出海口、主要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的中心,曾经是广东经济的第二增长极,汕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汕头还是广东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

潮汕民系是广东三大汉族民系之一。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潮汕人属于河洛人的一支,起源于古代中原,扬名于海内外。

潮汕人以广东潮汕地区为集中地与祖籍地,主要遍布在中国南方沿海的广东、香港、澳门、台湾、海南等地,并于宋元时期开始,大量外迁到泰国、柬埔寨、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印尼等世界100多个国家和沿海地区。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属潮汕文化区和潮语方言区,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是通行潮语、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包括汕头(经济特区)、潮州、揭阳、汕尾四市。

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台湾对望。潮汕四市在地缘、文化、民俗、语言上相近相亲,四市涵盖11区6县2县级市普宁、陆丰总常住人口1800多万,总面积16189.5平方公里。

潮汕文化介绍

潮汕文化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和梅州市的丰顺县汤南、留隍两镇、以及惠州市的惠东县部分地区。

潮汕文化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带有中原文化的某些特点,贯穿于潮人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以潮汕英歌舞、工夫茶、潮汕饮食、潮汕商帮文化、潮汕善堂、潮汕祠堂,潮汕方言、潮绣、潮剧。

潮乐、潮汕工艺、潮汕木雕、潮州大锣鼓、潮汕民居等为代表的潮汕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香港潮人盂兰胜会、 潮汕英歌舞、潮汕侨批文化等多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广东省潮汕地区自古同属一个地区,秦汉三国名称揭阳县,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历代名称潮州府,当代原称汕头市,1983-1991年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

名称来由

潮汕古称潮州,新中国成立后名称潮汕,当代原称汕头。

“潮州”之名因古潮州府辖地而得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改称潮州,用作潮汕的行政区域名称是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至今中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仍称潮汕为潮州。现亦指潮州市。

“潮汕”之名起源自中国近代,在清朝光绪9年(1883)就已出现在潮海关档案中,用于中外政治外交通商上,广为人知自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潮汕黄冈起义,曾用作潮汕的行政区域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广为使用是在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之后。

“汕头”之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用作潮汕的行政区域名称是在1956年至1991年12月。现指汕头市。

潮汕是广东省的城市。

潮汕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台湾对望。潮汕是指广东潮州市、揭阳市和汕头三地,以潮汕话为语系的文化区域。

“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地理位置上潮汕在东南沿海有超过500公里的海岸线,三面环山,其中有与北回归线交汇,平原又有灌流而下的江河。

名称由来

潮汕行政区域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称潮州,新中国成立后名称潮汕,当代原来同属汕头市。

“潮州”因潮州府建置而得名,其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改称潮州,潮汕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行政区名称潮州,因此潮州代指潮汕。现亦指潮州市。

“潮汕”名称起源于中国近代,广为人知自1907年孙中山领导的潮汕黄冈起义,用作潮汕行政区名称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广为使用在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之后。

“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用作潮汕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当代1956年、止于1991年12月。现指汕头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3405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