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好玩吗 门票多少

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好玩吗 门票多少,第1张

景区信息

吐鲁番新疆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来到这里鱼丸,就不得不说说坎儿井民俗园了,坎儿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这里你可以体验浓厚的民族风情,过一把异域风情瘾,还是非常不错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景区信息

景点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路新城西门村888号

交通 :坎儿井民俗园位于吐鲁番市市区东侧,距离市中心大约3公里,可坐旅游专车1、101、102 路到达或者包车游玩。

门票 :成人门票40元,身高1.2-1.4米儿童、60-69周岁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学生凭学生证半价,1.2米以下儿童、70周岁及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免费。

开放时间

08:00-20:00(旺季) (04月21日-10月20日 周一-周日)

10:00-18:30(淡季) (10月21日-次年04月20日 周一-周日)

来吐鲁番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坎儿井,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个景点放在一日游的行程之中。

来到了坎儿井,为民族的智慧所震惊。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有沙漠和丘壑的地方能够长满葡萄藤、结满哈密瓜,明白为什么这里的羊肉会如此的香甜。因为通过坎儿井这个工程,天山山脉的融雪水引流来滋润这片吐鲁番盆地。这不单单是一个景点而是民族智慧和奉献精神的结晶。

坎儿井民俗园的面积不大,长宽大约都只有几百米,进入景区内步行游玩即可。一般游客来此走马观花参观一圈大约2小时即可,若要购物、用餐等则要更久,也有游客会在景区内住宿一晚,体会新疆特色的维吾尔民居生活。

景区内最为主要的建筑便是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的坎儿井博物馆,这里也是系统了解坎儿井文化最好的地方。

听完坎儿井和文化墙的讲解后,再仔细端详一下这些老物件。你会发现它们好像具有魔力一般,能迅速把你带回的各个时代,古人劳动、生活的场景,仿佛就展现在眼前,如果时空穿越一般。此刻,坐在这码字写游记,翻看这些老物件照片,才恍然大悟:这些零碎古物,看似在这个地方随意零散摆放,实则用心布局。

除了坎儿井文化外,景区内还有葡萄干晾房、阿娜尔汗的家、中国大馕坑等新疆传统的民俗建筑,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新疆民居的传统建筑,了解葡萄干晾晒、烤馕等过程,十分有趣。

无法想象在多年以前落后社会里的人们是怎样的智慧才发明了这么精巧的工程。坎儿井浇灌了新疆无数的荒芜土地,这冰山的雪水将贫瘠的土壤滋润成养人的沃土。非常值得参观哦!

景点信息

吐鲁番是新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当你来到万宇,你不得不谈论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浓郁的民族风情,对异国风情上瘾。还是很不错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景点信息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路西门村888号

交通:坎儿井民俗园位于吐鲁番市东侧,距市中心约3公里。可以乘坐1路、101路、102路公交车或者包车观光。

门票:成人40元,身高1.2-1.4m的儿童,60-69岁的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学生凭学生证半价,1.2m以下儿童,70岁及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免费。

营业时间

08:00-20:00(旺季)(周一-周日,4月21日-10月20日)

10:00-18:30(淡季)(10月21日-次年4月20日周一-周日)

来吐鲁番之前,我没听说过坎儿井,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景点要纳入一日游。

我来到坎儿井,被这个民族的智慧所震撼。我才明白为什么藤蔓和哈密瓜能在这个有沙漠和山谷的地方生长,为什么这里的羊肉这么甜。因为坎儿井工程,排出了天山的融雪水,滋润了这个吐鲁番盆地。这不仅仅是一个景点,而是民族智慧和奉献的结晶。

坎儿井民俗园面积不大,长宽都只有几百米。你可以在风景区散步。一般游客在此游览2小时左右即可,但逛街、吃饭的时间会更长,还有部分游客会在景区停留一晚,体验具有新疆特色的维吾尔族民居生活。

景区最重要的建筑是坎儿井博物馆,一进大门就能看到。也是系统了解坎儿井文化的最佳场所。

听完坎儿井和文化墙的讲解,再仔细看看这些老物件。你会发现它们仿佛有着神奇的力量,能迅速把你带回到各个时代古代人劳动生活的场景,仿佛就在你眼前展示,若时空穿越。此刻,坐在这码字写游记,翻看这些老物件的照片,我恍然大悟:这些零碎的古物看似随意散落在这个地方,其实是经过精心布局的。

除了坎儿井文化,还有新疆的传统民居建筑,如葡萄干晾房、阿纳尔汗的家、中国的大馕坑等。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看新疆民居的传统建筑,了解葡萄干烘干和烘焙,非常有趣。

我无法想象多年前落后社会的人们的智慧是如何发明出如此精巧的工程的。坎儿井浇灌了新疆无数贫瘠的土地,这座冰山的积雪为人们把贫瘠的土壤滋润成了肥沃的土壤。值得一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11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