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历史人物雕像中最高大的一座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像,这座雕像屹立在

我国目前历史人物雕像中最高大的一座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像,这座雕像屹立在,第1张

泉州市2004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380周年,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由泉州市投资1200万元、社会各界集资640万元兴建的世界最大的锻铜骑马塑像——郑成功塑像威武地屹立于泉州大坪山巅。 这尊巨大锻铜塑像,造型为郑成功举手侧望,眺望台湾海峡,塑像高30米,基座平台高8米,总高度38米。海拔高度为166.2米,暗寓郑成功于1662年挥师东渡,驱逐荷虏,收复台湾。塑像外表为锻铜拼接,铜像内以铜铁片网空间结构为骨架,塑像基座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网架结构。

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福建南安人。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22岁任南明隆武帝御营中军都督。

清顺治三年( 南明隆武二年,1646 ) ,募兵抗清 。在闽南小盈岭、海澄(今龙海)等地取得 3 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后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

十二年,清定远大将军济渡率兵约 3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四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

十五年,他统率水陆军17万北上。次年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

十七年,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 4 万余人,军威复振。十八年初,他决计乘侵台荷兰殖民军兵力薄弱、求援困难之机收复台湾。

三月二十三,亲率将士 2.5 万、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出敌不意地在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

在台湾民众的支援下,先以优势兵力夺取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城(今台南市内),继又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城( 今台南市安平镇 )长期围困 。

此后击败荷兰援军,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同年十二月十三日(1662年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

郑成功废除荷兰在台湾的殖民体制,建立行政机构,为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次年五月卒

扩展资料:

郑成功领有台湾之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也带来一波汉人移民潮。郑成功虽然在攻下台湾的同一年逝世,但继位的郑经与郑克塽持续统治台湾21年。

并在陈永华的规划之下,引进中国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奠定了台湾在日后成为一个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社会,而不仅仅是另一个海外华埠。因此有学者形容此役“决定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方面,失去大员这个据点之后,“东南亚—大员—长崎(日本)”的商路中断,对中国贸易量也急剧减少,损失甚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278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