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第1张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出生于邹城市北凫村,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想把“仁政”的理念推行于国家统治之中,造福于百姓,他在战乱时,周游各国。孟子到齐国宣传自己的学说时,并没有被统治者接受,于是他离开了齐国。

孟子53岁时来到了魏国,惠王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最反对国君言利,所以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后来魏国齐国发生了战争,后来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不喜欢梁襄王,于是离开了魏国。

孟子于公元前318年再度来到了齐国,孟子受到了齐宣王的礼遇,但是齐宣王只是尊重孟子的德行,并不打算实施他的政治措施,孟子再度离开了齐国。

孟子再游宋时,宋君偃早已自立为王。”孟子说,汤、武行王政,他们的征伐,是从水火中拯救百姓,诛杀残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而无敌于天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他又离开了宋国。

不久,孟子回到了鲁国,鲁平公将要去拜访孟子,因为他所宠爱的小臣臧仓说了孟子的坏话,而又改变了主意,孟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是天意所为,于是不再出游。

孟子的思想主要有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继承“仁政”,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的“易子而教”思想也是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设立学校,进行全民教育。

他还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扩展资料:

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文名:孟轲 外文名: Mencius 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职业:学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孟子》 所处时代:战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900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0
下一篇 2023-03-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