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北站到水阁的路线

兰溪北站到水阁的路线,第1张

驾车路线:全程约152.3公里

起点:兰溪汽车北站

1.金华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浦兰线行驶60米,直行进入黄大仙路

2) 沿黄大仙路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金角路

3) 沿金角路行驶1.6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兰荫路

4) 沿兰荫路行驶1.8公里,进入兰荫路

5) 沿兰荫路行驶140米,在第1个出口,朝李渔路/横山路/中洲路方向,进入中洲路

6) 沿中洲路行驶36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横山路

7) 沿横山路行驶810米,直行进入G330(旧)

8) 沿G330(旧)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温寿线

9) 沿温寿线行驶8.4公里,朝杭州/衢州/G60方向,左转进入兰溪互通

10) 沿兰溪互通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11) 沿沪昆高速行驶18.1公里,朝金华东/仙桥/丽水/台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金华东枢纽

2.沿金华东枢纽行驶87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3.沿长深高速行驶111.3公里,在丽水西/S328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丽水西互通

4.沿丽水西互通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绿谷大道

5.丽水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绿谷大道行驶2.7公里,左转进入枫岭街

2) 沿枫岭街行驶350米,左转进入遂松路

3) 沿遂松路行驶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水阁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满意请你采纳,谢谢!

梅溪流域一代雄杰蒋六山

为人须为人中雄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多位兰溪人参与了这次革命,有的还成为此次革命的中坚力量。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思想中。

1848年出生于兰溪市柏社乡水阁村的蒋六山,是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建树。鉴湖女侠秋瑾曾赋《赠蒋六山》诗,勉励蒋六山“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盛赞蒋六山“天下英雄数使君,把剑居鞍气纵横”,深切表示“他年独立旗飞处,我愿为君击柝来”。康有为、蔡元培、章太炎等近代名士,也与蒋六山来往甚密。

蒋六山的家世非同寻常,父亲蒋提,是清朝举人,能文善武,有《蓉峰山馆诗》等著作传世。儿子蒋俶,清光绪年间秀才,曾东渡日本游学,喜赋诗,遗著有《葆康诗草》。孙子及曾孙、玄孙皆各有追求,在各自领域发挥所长。

任侠似朱家,欲策驹牛共驰逐;孑遗存鲁殿,咋听铃笛感平生。这是辛亥革命同仁章太炎撰写的挽蒋六山联。梅溪流域一代雄杰蒋六山,铮铮铁甲山作证,世人永远不会忘记!

天下英雄数使君

水阁《蒋氏宗谱》中,收录有一封《康有为寄蒋六山书》:

三年不见,又承存问,劳思可知。承赠诗章,诵不忍释,何其情深而文明也。大耆将届,矍铄是翁。愧多病,无以奉厚意,或冀相见耶。复承六山先生颐安!

康有为于1925年闰4月3日写这封信,蒋六山收到此信时,还精神矍铄。没有料想,一个月后的农历5月16日,从杭州回兰溪柏社水阁的蒋六山突发痢疾,与世长辞,享年78岁。比蒋六山小10岁的康有为,本来想应蒋六山之邀来水阁,与章太炎、陶仲荪等人商量成立“辛亥同志俱乐部”之事。始料不及,老友蒋六山作古,他自己也病情加重,两年后,随老友而去。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担任过满清王朝工部主事等职,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与蒋六山认识于1895年,此后一直保持密切交往。康有为给光绪皇帝上万年书,推行维新变法,蒋六山皆参与其中,是康有为的得力帮手。两人虽然年龄不一,经历不同,但是意气相若,十分投缘。而且,两人在专长上互补,康有为笔力千钧,气势如虹。蒋六山则口若悬河,浩浩汤汤,对民众富有鼓动性。

相传,有一天蒋六山在北京大街上宣传维新变法,被许多人围裹。他的个子像康有为一样,不是很高,在人丛中讲话没有威势。他灵机一动,转进一家店里,借了一张高凳,站在凳子上发表演讲。他越讲越起劲,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把一条大街堵得水泄不通。

康有为很赞赏蒋六山的才气与胆量,把他引为知己。康有为煮酒论英雄,称“天下英雄数使君”,评价蒋六山是世上不可多得的英雄豪杰。

把剑居鞍气纵横

蒋六山与鉴湖女侠秋瑾认识于1906年秋天。那时,秋瑾为同盟会浙江首领,按照会长孙中山的授意,从日本回来策划绍兴等地的起义,为推翻满清王朝打前站。蒋六山则是于1904年加入了以蔡元培、章太炎创立的光复会,是核心层成员。他还与幼子蒋伟等一起加盟光复军,襄助金华龙华会张恭举事。

经朋友牵线搭桥,蒋六山与秋瑾在杭州西湖的一艘船上相见。秋瑾听了蒋六山对举义旗的一番高论,非常佩服,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击掌为誓:为推翻满清王朝抛头颅洒热血,不获全胜,决不罢休!

本是在杭州主持金华、衢州、严州、处州四府公学的蒋六山,奉秋瑾之命回到老家水阁。他通过家人及徒弟和学生,秘密组织铁甲帮(水阁村四周的山峦俗称铁甲山)。

不到一个月,铁甲帮成员就发展到上千人。成员以水阁村人为主,附近的洪塘里、里胡、钟宅等村,也有一部分。蒋六山对成员约法三章:不得泄露秘密,不得寻衅滋事,不得叛变投敌。

为使铁甲帮有战斗力,蒋六山以防范土匪的名义分村寨训练铁甲帮成员,每个成员几乎都能使用刀枪。蒋六山还从永康等地请来著名的铁匠,打造竹叶刀。这种刀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攻击力也不小。

1906年12月,秋瑾在干将王文庆的陪同下,前来水阁看望蒋六山,了解起义军的准备情况。秋瑾虽然能文能武,并有随员,但蒋六山从她的安全考虑,把得意门生胡锦堂推荐给她。

胡锦堂出生于兰溪市马涧镇穆澄源村,曾拜少林寺高僧为师,形意拳等功夫深居火候,善用铁手飞抓。他曾向蒋六山学文,对蒋六山非常尊敬。胡锦堂按照蒋六山的安排,当了秋瑾的保镖,追随秋瑾一段时间。

1907年2月2日,秋瑾再次来到水阁。蒋六山在宅中设宴接待秋瑾。秋瑾诗性大发,当场赋诗《言志》,赠送给蒋六山。蒋六山豪气万丈,拔出佩剑,在庭院中舞了一通。

遗憾的是同盟会的先驱徐锡麟在安徽举事失败,暴露了秋瑾的行踪。1907年5月,秋瑾被捕,在绍兴壮烈牺牲。蒋六山痛不欲生,想率领铁甲帮赶到绍兴营救秋瑾。在一位谋士的劝导下,他放弃了这次行动,并悄悄解散了铁甲帮。

傲骨铮铮赛铁甲

没有不透风的墙。蒋六山组织铁甲帮协助秋瑾之事被人告发,金华知府下令逮捕蒋六山。乡人刘焜闻讯说情,免除了蒋六山的危难。

刘焜是兰溪市香溪镇厚同村人,进士出身,时任翰林学士,他的习作曾得到蒋六山的点拨,两人有师徒之谊。刘焜也是光复会的成员,知悉蒋六山的内情。他对金华知府说,蒋六山组织族人训练,不是要造反,而是为防范严州等地的土匪。金华知府与蒋六山没什么过节,乐得做个顺水人情,放蒋六山一马。

蒋六山似村落对面的铁甲山,傲骨铮铮。他不攀高枝,很少与官员往来。辛亥革命胜利,中华民国成立。北洋军阀袁世凯抢夺了胜利果实,坐了总统的宝座。为笼络人心,袁世凯大发勋章,给蒋六山颁发五等嘉禾章。蒋六山崇敬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不齿袁世凯的为人,拒不接受袁世凯的嘉禾章。

1915年,全国掀起讨袁运动。年近古稀的蒋六山没有沉默,在兰溪创办保甲民团,购置防卫枪械,与讨伐袁世凯大军遥相呼应。最终,做了80余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下台。

先驱秉性在传承

蒋六山已仙逝86年,时下很少有人亲睹他的尊荣。他的嫡孙蒋聿修尚健在,今年89岁。蒋聿修3岁时,祖父蒋六山就去世,他对祖父印象不是很深。他隐约记得祖父比较严厉,不轻易发笑。

蒋聿修毕业于上海新闻学院,曾从事过新闻教育等事业。他继承了祖父的衣钵,秉性非常刚强。在那非常的年代,他敢于为百姓说真话,曾遭受不白之冤。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平反后,他重返教坛,先后在兰二中、柏社中学任英语教师。退休之后,他笔耕不辍,先后撰写了曾祖父《蒋提年谱》、祖父《蒋六山年谱》、父亲《蒋俶年表》,还整理了祖父蒋六山与康有为、章太炎、蔡元培、秋瑾等人交往的众多故事。

蒋里里是蒋六山的曾孙,目前从事木材生意,做大家业。他表示,如果有关部门要成立曾祖父蒋六山纪念馆,他会把古宅让出来。另外,他还保存了不少蒋六山的实物与资料,有的颇有价值,到时都可贡献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468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7
下一篇 2023-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