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涵江区后宫荷花池怎么走

莆田市涵江区后宫荷花池怎么走,第1张

驾车路线:全程约15.4公里

起点:莆田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

2.行驶40米,左后方转弯

3.行驶150米,右前方转弯

4.行驶34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荔城中大道

5.沿荔城中大道行驶490米,过右侧的龙桥大厦约110米后,右转进入东圳西路

6.沿东圳西路行驶1.4公里,过右侧的格力电器(NO.闽b0002z)约120米后,左转进入八二一北街

7.沿八二一北街行驶2.6公里,朝福州方向,直行进入城涵西大道

8.沿城涵西大道行驶4.2公里,直行进入城涵东大道

9.沿城涵东大道行驶2.9公里,过左侧的荔洲广场写字楼,直行进入涵华西路

10.沿涵华西路行驶1.8公里,过右侧的涵江大厦约90米后,直行进入涵华东路

11.沿涵华东路行驶90米,过右侧的武夷大厦约230米后,朝荔涵大道方向,左转进入新涵街

12.沿新涵街行驶540米,过右侧的惠民量贩购物广场新涵分店约13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莆田市涵江区后宫荷花池

一进门时,就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牌子,上面写着“九龙谷”三个金光大字。旁边还有一池绽放的荷花,看起来十分漂亮,真是荷花配仙谷啊!顿时心旷神怡的我们继续向前走,看见了一条小溪。潺潺溪水很动人的,清澈见底,隐约还看见几只小鱼像鲤鱼跃龙门似的向上蹦跳。在石头的缝隙里面,小溪自由自在地流淌着。阳光照射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就像在上面洒满了金丝碎银。几颗水珠在石头上滴下来,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溪水往下流,我突然看见了溪水在犬牙交错、黝黑如铁的岩石间,又喷吐着雪白的浪花,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前赴后继、冲锋陷阵,浪花拍击岩石发出的响声格外得悦耳动听。  

为了看到前面那更美的景色,我们马不停蹄地赶着去看另一个仙境般的大小姊妹瀑(与台湾的姊妹潭的命名差不多)。果然,在离溪水的不远处,我们看到了妹妹(小)瀑。那瀑布从上面冲下,已不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我们站在小桥上远望,它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着,那旁边被“擦”得非常嫩绿的枝叶好像是“白梅”的绿叶。我和调皮的弟弟不甘心这样就放过一个美景,于是我俩就跑向瀑布前一个被冲刷得非常平滑的岩石上照了一张相,留下一个美好的瞬间回忆。看过妹妹瀑后,我们越发迫不及待想看到姐姐(大)瀑的雄伟场面。在泥泞小路上的我们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登,终于到达顶峰,那又是另一番神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那一草一木真是绿得可爱,微风吹拂,花香飘来,又是一片树的天地。大山把它的绿展现出来,令人神清气爽!站在白色的栏杆上,我一抬头就看见一挂大瀑布,像一条发怒的白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顺着深不可测的底下涌去,急流裹着震天的轰鸣一起倾泻到涧石上。白练当空,浪花飞溅,激扬起的蒙蒙水雾的雨丝,爽气逼人,使人进入了另一个仙境。姊妹瀑各有千秋,让人流连忘返。  

九龙谷的千姿百态,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这样的树围绕着这样的瀑,这样的瀑衬托着这样的树,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天下美景归仙谷。”  

龟山寺是莆田四大名刹之一,依北面南,对面是一列如屏的几座小山峰,左为笔筒峰,右为笔架山。寺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由无了禅师创建。现存的建筑物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奇峰绕峙、列岫争耸、松林叠翠、泉声如弦,这是古刹四大景观。

古刹千年,沧桑迭变,几度废兴,慧灯不绝。法堂祭台上供着三位祖师的佛像,中间的开山祖师无了是有1145年历史的镀金全身真人宝像。祭台正中央悬挂着“千年真身”牌匾。

据了解,唐咸通八年(867年),无了祖师圆寂时,端坐如生,寺里师傅建塔供奉。从此,这尊“肉身祖师”名扬海内外,直到上世纪60年代被毁。所幸,1983年,莆田广化寺在重塑全寺佛像之际,也替龟山寺重塑一尊无了祖师“肉身”像。宝像塑成后,重新供奉在龟山寺法堂。据了解,这是全国范围内仅存的三尊唐代真身宝像之一。

大雄宝殿左后角有一口水井,是无了禅师开山建寺之前,先行挖掘的“龟泉井”,后世称为“唐井”。井里泉水异乎寻常:不管是连日暴雨或久旱不霖,井水不涨不退。因此,千百年来寺中的僧伽们,有“大旱十年,唐井不干”和“洪水为殃,唐井不涨”的谚语流传。 处于夏日的兴沙村,油油稻田绿如海,映衬着这千朵万朵荷花开。万绿丛中的荷花,神韵而有灵气,洁雅又含情。随着乡村清新的微风摇曳,送来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路人或是特地慕名而来赏花的游客,以荷花为背景,纷纷拍照留念。

兴沙村的荷花只有夏季才能看到,其余季节不能见到这一美景。这里的荷花盛开一般是6-7月,不要错过赏荷花的机会。 当地有句俗话叫“先有西冲院,后有龟山寺”。

在莆仙历史上,还发生过几件与西冲院有关的历史事件。宋明两朝,莆仙地区发生过轰轰烈烈的保宋抗元、反清复明两场战争,西冲院僧人积极投身到保卫家园战斗中。由于战争,西冲院两度被毁。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7年),倭寇犯莆,西冲院僧人同仇敌忾,与民众一起打响可歌可泣的云峰保门阻击战,使日本倭寇难以进入华亭

1934年,国民党集中五路大军围堵发动“福建事变”、联共反蒋的第十九路军,在西冲院山下濑溪发生残酷的阻击。西冲院僧人冒着枪林弹雨,和华亭人民一起抢救中共地下党伤残人员。这场战争结束后,十九路军在仙游被国民党整编遣散,西冲院又收留十九路军被遣人员等。

新建的西冲院是一座院场混合的建筑群,院里已经没有僧人,只有一位老人在看院。几间屋子的墙上贴着富有时代特征的知青合照,由于有些年代,一些黑白照片陈旧泛黄。1974年,新建的西冲院成为红旗知青农场,当时有50多位知青住在这里,至今还保留一块知青留下的“志在紫山绘宏图”石刻。 1974年7月1日,50多位来自莆田一中等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告别了荔城,来到华亭公社紫云山间,组建了红旗水库知青场。

华亭红旗水库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快乐农庄西北方向约4公里的西冲,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水库由东侧和南侧的两座各百余米长的大坝围成,海拔高度430米,高山平湖镶嵌在美丽的紫云山峰峦之间。库区周边风光旖旎,有丰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水库上游有一条龙潭小溪直通莆田名刹龟山,有多处落差十米以上的小瀑布。水库建设前库区原址有一座千年古刹西冲寺,传说当年寺中有一位书生因屡试不第受人嬉笑落发为僧。他不甘十年寒窗苦读,在大举之年进京科举,居然高中进士,但金榜题名后又回西冲寺当和尚。寺庙过去曾有因此留下地方官员题颁的匾额或碑刻。

红旗水库周边方圆数里无居民,保留着良好的自然生态,是莆田市政府划定的水源保护区,2011年底国家投资近300万元人民币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距市区不远,从华亭后角村的三一教主林龙江先生墓祠附近有小径通达,登山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是市民周末健身度假的好处所。 快乐农庄坐落于华亭镇,324国道与腾达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020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