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北京观复博物馆开放时间和景点交通攻略

想问北京观复博物馆开放时间和景点交通攻略,第1张

1、开放时间:9:00-17:00(售票时间:9:00-16:00每周一下午15点停止售票,16点闭馆;春节三十、初一、初二、初三休息,其他假日无休)。

2、景点交通:1、地铁东直门C出口,天恒大厦前乘418、688路公交车张万坟站下车往回走100米即是。

2、机场高速酒仙桥路(大山子)口出来走机场辅路,过五环见电影博物馆广告牌不转弯,看见观复博物馆指路牌右转直行约2公里,右手二层红顶白楼即是。

3、景点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4、特殊人群政策:儿童与成人同价,其他证件无优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 《道德经》

清明时节,万物初荣,只是一场大雨雪冲散了本就早已浮躁不安的尘世。在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带着无限的慵懒,来到观复博物馆。

喜欢马未都--嘟嘟先生由来已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先生阅历丰富,就像他收藏的文物一样,有一种岁月淘洗过后的澄净,灵魂也散发着幽幽的亮泽。

观复博物馆,作为一家私人博物馆来说,规模堪称震撼。其实像类似的博物馆之前我在南京的时候也见过,不过那些看起来琳琅满目堆叠如商品摊的文博馆藏,总透着一丝土豪的气息,没有马先生的博物馆摆设如此讲究、专业、门类清晰、装潢典雅。

喜欢嘟嘟先生那句“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说历史、读历史、研究历史、讹传历史,太多人把历史演义,小说谣传,影视戏剧的东西糅杂进正史之中,把好端端的历史变成了故事。大概不过是历史太过枯燥,生活需要意淫,所以大部分人不在乎历史上的真相,或者作为非学者也无从考究所谓的真相,就勉强把自己所知所感的一切都揉捏成了一部属于自己的认知。因此,谁又能够真的穿梭于千年之间,把个中的真情分辨。历史之所以能够留下,总要夹带着是非曲直,混杂着人情世故,碾碎了,揉搓了,你可以辨别的是为今天所用的一个道理。

然而,道理千千万,纵然都懂得,能够做到的却还是少数。这不免又是一种宿命轮回的根由。

宿命轮回,昏昏欲睡。不知道何时文化的固守与这些可爱的猫咪形成了和谐的融合。是马未都先生的个人爱好也罢,是为了吸引更多小朋友参与这懵懂间与文化建立联系的因果也好,观复猫无疑成了博物馆里的大明星。看到小朋友们乐此不疲的追逐着慵懒闲适的猫咪四处奔逃,又嘻嘻闹闹的让这里安静的氛围变得富于生气。此刻,只觉得生活与艺术,从来不曾真正的分离。分离了,则艺术易被市井揶揄,而生活则也只剩下了平淡无奇。

走去观复博物馆藏品的世界,关于文物的评论和介绍我也就不一一陈情了。如果能够亲自来博物馆参观一天,下午两点有免费而专业负责的解说员为大家依次讲解。这里面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马未都先生收藏的这一系列门窗,包括一排十八扇的,主题为三国人物故事的门窗。门窗雕刻之精致细腻,人物情态描绘之详尽,故事情节之丰富,让人叹为观止。过去的富裕之家,把对生活的极致追求,通过这一扇扇门窗由内向外的传达。或许他们并不知道,也未能想象,自己曾经相伴生活的普通器物,百年后竟能以此等方式,集体向后世展示他们精神内藏的丰富与宽厚。

“天水无由风清于古 ,地山是取气和若春”。观复博物馆的家具厅在此处设有楹联一副,这里也是弄清楚马先生深藏于心的智慧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只是常常为人忽视。天水,说的是易经中的诉讼卦象,天水无由,意思就是个人生活中与各类官司从始至终远离。一生无诉讼之由,才可以风清于古。而下联,地山乃是谦卦,说的便是人如果能够一辈子谦虚做人,自然气若和春,堪比圣人。倘若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便是有宝有善的一生了。故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唯善为宝也。

逛了一天,收获颇多,散漫间写下许多话。离开观复博物馆后,看到马嘟嘟先生发了一条微博,最后闭馆十五分钟,他来到博物馆跟坚持到闭馆才走的群众们纷纷合影。作为一个完美错过跟先生合影,且因为未能坚持到最后的普通群众来说,这便是极大的遗憾了。不过人生常有各种各样的遗憾,遗憾乃是精彩人生的重要一部分!与君共勉。

                                                      2018.04.15

                                                                  北京

如果说起当今收藏圈,1955年出生于京城的马未都绝对是一位绕不过去的风云人物。由于在收藏圈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很大,许多人干脆称呼马未都为“马爷”,这种现象在国内收藏圈也绝无仅有。

很多时候,马未都的名字已经跟“收藏”划等号,提起收藏自然会说到马未都,说起马未都,也避免不了谈收藏。马未都毫无疑问是收藏圈的超级玩家。

马未都是一位聪明透顶的人,这从他的职业和身份在社会变化中不断与时俱进,完全能看出来。从小说家、编辑、编剧、商人到收藏家,马未都的眼光始终是超前的,什么能扬名,什么能赚钱,他就干什么。对于这样的聪明人,若没有积累出巨大财富就有些说不过去。

80年代文学很吃香,血气方刚的马未都进军文学圈,并且创作出让人刮目相看的作品,如《今夜月儿圆》,立即在文坛刮起一阵旋风,他由此成名了。

成名后,他看到了做编辑的种种优势,就进军编辑圈,因为在“文学热”的大背景下,作家预想发表文字,必须通过编辑来支持和提携,可以说,编辑掌握着一名作家的生杀大权。因此,在做编辑那些年,马未都比大部分作家还要吃香喝辣。

又过几年,“电影热”在全国火爆起来,有钱的人做制片人或出品人,口袋不瓷实的人,则做起了导演或编剧。因为写作功底突出,所以,马未都参与了许多影视的编剧,又以剧作家的身份在全国行走起来。

同时,下海潮在国内十分活跃,那些有能力有关系的人,纷纷下海经商。作为文化人的马未都自然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他大刀阔斧地趟进了下海潮。凭借着聪明脑瓜,他的财富在这时逐渐积累起来。

直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结识了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此,他一头扎进了收藏圈,到现在,干了有30余年。

1996年的马未都,虽然才在收藏圈浸淫了10多年,但他通过时代机遇和灵活头脑,以及自己的那份执着精神,已经摇身变为收藏界的大腕,无人不对他心服口服。

在这年国庆过后,马未都投资建造了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人人赞不绝口的大事和好事。

收藏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说的高尚一点,就是以一己之力挽救古代的遗存,延续传统文化的命脉。说的低俗一点,就是占有稀有资源,到时为自己换来巨额财富。

对于在收藏圈打拼了几十年的马未都来说,名利于他已经没有多少诱惑,所以他玩起了情怀。情怀这玩意是虚词,可大可小,可雅可俗,怎么说它都在理。也只有马未都这样的玩家,才能把收藏玩出情怀。

虽然在古董收藏上一掷千金,但面对字画,马未都一直说不,甚至还有这样的规定:观复博物馆不收藏任何字画。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他术有专攻,不打没把握的仗。

古董这玩意是实打实的东西,什么年代就有什么样的形制、风格、材质和做工,因此,只要研究好这几点,就不怕收到赝品。

而字画不同,尤其那些几百年前,上千年前的古字画,想判别出真伪,手续要复杂得多,即使同一名书画家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和不同心情下创作出的字画,差异也很大,这就给鉴别带来很多不便之处。

马未都长期研究古董,对字画来说,他跟门外汉差不多,所以,他不愿触碰字画这个陌生领域。

其二,字画比古董更难保存。

流传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字画,由于快接近宣纸的寿命极限,纸张变得脆弱不堪,而且怕光怕潮,怕虫蛀,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工具和措施,很难有效保护。

古董这玩意,要么瓷质,要么陶质,要么金属质或石质、木质,这些东西本身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比较固定,不担心轻易受到损坏,保存起来,要比字画省事不少。

其三,字画价格过于坚挺。

从古至今,字画一直有较高价位,一直在艺术品市场和收藏圈占据重要地位。尤其那些名人字画,历来价格不菲,并且,字画保存不易,流传下来的很少,一名书画大家一生创作了多少作品,也都有文字记录在案,总体稀少,这就更助长了价格的坚挺。

我举一个例子,“长安画派”奠基人赵望云先生的四尺国画作品,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能卖到1万元,或者1克黄金,深受西北地区达官贵人的追捧。而那时,像什么瓷器,陶罐,瓦当,奇石等玩意,基本无人问津,或者说有价无市。

确切地说,古董收藏才是进入21世纪后,被炒作起来的。在21世纪之前,大凡去文玩市场买卖古董,若运气好,完全存在捡漏的可能,可以用很少价格买来宝贝,甚至连字画也可以捡漏,但现在绝无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942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