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源头是哪

黑龙江源头是哪,第1张

黑龙江有南北两个源头,南部的源河为额尔古纳河,它是由内蒙古的海拉尔河和外蒙的克鲁伦河汇流而成,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

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蒙语称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峡。

黑龙江总长度,自海拉尔河源起4440公里(一说4370公里),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约5498公里,中俄界河长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14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5.6万平方公里。

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公里。干流(自漠河县西北部的洛古河村石勒喀河河口起)全长2821公里。是中国四大河流(包括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

扩展资料:

名称由来

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古称“黑水”、“弱水”、“完水”,唐称“望建河”,《辽史》称“黑龙江”(辽金称松花江入黑龙江后至海为“混同江”)。

清初,称“萨哈连乌拉”。满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江”。清代又称“乌江”、“乌龙江”。

俄称“阿穆尔河”。黑龙江的名称来源,有学者考证,辽初,太祖多以“黑龙”二字命名,如祖州有太祖庙曰“黑龙”,太祖陵有门曰“黑龙”。

《辽史·道宗本记》:“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龙江”。至此,“黑龙江”之名方显于世。又有地方志记载:“黑龙江水黑,蜿如蛟龙,故名为黑龙江”。

河道特征

黑龙江干流始于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流处,距河口2,824公里(1,755哩)。石勒喀河发源于内陆547公里(340哩)余以远西伯利亚音果达(Ingoda)河与蒙古鄂嫩河的汇合处。额尔古纳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距其与石勒喀河汇流处约1,609公里(1,000哩)。

该水系流域面积约1,855,000平方公里(716,200平方哩),包括许多河流与湖泊。主要支流有西伯利亚的结雅(Zeya)河、布列亚河和阿姆贡(Amgun)河与中国的松花江以及中国东部和西伯利亚之间边界河流乌苏里江

习惯上将黑龙江分成上、中、下游3段。从黑龙江南北源汇合点起,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中、俄界江。自洛古河村至黑河市为上游,长900千米;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50千米;乌苏里江口以下为下游,长970千米。

其上游流经茂密的落叶松林覆盖的大兴安岭余脉与阿马札尔岭松树遮蔽的山坡之间的山谷。在西伯利亚阿尔巴济诺附近,山岭分开,河流进入开阔的高原地区。中游流入结雅河-布列亚河盆地。河谷左坡与平原融为一体,令人难以觉察,而右坡与小兴安岭毗连。

它进而沿著一条峡谷似的狭窄通道穿越小兴安岭,深度和速度遽增。其下游在低矮的、河水漫溢的两岸间奔流,进入一片浩茫的沼泽,水道将地面切割开来,上面点缀著湖泊和水塘;河床多分支,水道变得很宽。

在西伯利亚列宁斯科耶附近,黑龙江最大的支流松花江将其黄色的、充满泥沙的流水泻入,在哈巴罗夫斯克附近,乌苏里江与之合流。

河床成了一个支流、港汊、旧河床、岛屿、沙洲和岬角的迷宫。在哈巴罗夫斯克,黑龙江距日本海海岸仅370公里,但其在被锡霍特山脉改变流向後,北流966公里才注入海中。

水文特征

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93%,其中6~8月就占60%~70%。11月份进入冬半年枯水期,冬半年降水均以雪的形式降落。

地表积雪厚度一般在20~50厘米,待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才能融化补给河流,河水上涨形成春汛。这样,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是:春季占10%~27%,夏季占50%,秋季20%~30%,冬季4%以下。

干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的径流量约为枯水年径流量的3.5~4.0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53万千瓦,其中松花江660万千瓦,干流304万千瓦。可能开发水力资源装机500千瓦以上的电站312座,装机容量为1096万千瓦,年发电量343亿千瓦小时。

江宽水深,干流自漠河以下和兴凯湖以下的乌苏里江均可以通行轮船。冰期长达6个月。流域内森林以及金、煤等矿产资源丰富,产鱼类,尤以大马哈鱼和鳇鱼最为著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龙江

黑龙江省有一条最大的江,它的名字叫黑龙江。

黑龙江源于额尔古纳河鱼北源石勒喀河两河汇合而成。

关于黑龙江名字的来历还有很多传奇的神话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黑龙江的名字并不叫黑龙江。这条江里住着一条白龙。据说这条白龙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许多性情凶恶的龙都被制伏了,而它却逃到这里,常使江水泛滥,冲毁房屋,淹没五谷,家畜野兽命丧汪洋。在铲除白龙的过程中,整个江水都搅混了,变成了黑水,由此得名。

黑龙江有两个发源地,南源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河,北源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两河于恩和哈达山脚下汇合,始称黑龙江。额尔古纳河源头是发源肯特山的克鲁伦河与发源于库里尔山、骆驼脖子山的伊敏—海拉尔河为其源头。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大河流。清代,沙俄迫使清 *** 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上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哈巴罗夫斯克以下的下游由全部俄罗斯内河。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黑龙江流域广阔,流域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四国,15 个一级行政区,河源地区是蒙古草原地带,中下游大部位于大小兴安岭林区的低山和平原地带。流经内水力资源丰富,航运条件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622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