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属于哪个市

邹平县属于哪个市,第1张

邹平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滨州市代管。(2018年7月2日撤县设市)

邹平市,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济青高铁,北靠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千米。邹平市地理座标为北纬36°41′-37°08′,东经117°18′-117°57′,占地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

邹平历史悠久,夏朝立邹侯国,西汉置县,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鲁上九县之一;1991年境内发现属龙山文化的古城遗址,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800年。邹平资源丰富,拥有“鲁中生态明珠”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齐鲁小灵岩”佛教寺院唐李庵、丁公遗址、王薄起义遗址、范公祠等景点80余处。

邹平人杰地灵,秦末伏生口传《尚书》名闻天下;魏晋数学家刘徽为《九章算术》做注;隋末著名的王薄起义在邹平发起;宋代名相范仲淹在邹平度过了青少年时代;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展了为期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

扩展资料

建置沿革

建国初,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渤海行署第三专区。1950年4月,渤海行署及所辖专区撤销,设惠民专员公署(驻地惠民县城)。齐东县(驻地今魏桥镇)属惠民专区,邹平县(驻地今邹平镇)、耀南县(驻地今长山镇),划属淄博专区。同时,耀南县复名长山县。

1950年11月,周村镇从长山县析出,与张店合称张周市。1953年6月,邹平、长山二县复归属惠民专区(专署驻北镇)。1956年3月,邹平县、长山县合并称邹平县(驻地今邹平镇),齐乐县和高青县合并称齐东县(驻地今高青田镇),同属惠民专区。

1958年9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称淄博专区(驻地张店)。同年11月,齐东县撤销,其6个公社并入邹平县,隶属淄博专区。

1961年,恢复惠民专区(驻地北镇)。10月,复置高青县,析邹平之青城、花沟、黑里寨3个区划入高青县。邹平县属惠民专区。1967年2月,专署废。成立“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邹平县仍属之。

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邹平仍属之。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成立滨州市。同年12月16日举行中共滨州市委成立揭牌仪式。2001年1月16日,滨州市人民政府揭牌,邹平属滨州市。

2018年7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后,民政部以民函﹝2018﹞105号文批复山东省,同意撤销邹平县,设立邹平市。

8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邹平县设立邹平市的通知》,邹平正式撤县设市,市政府驻黄山街道鹤伴二路567号。邹平市由山东省直辖,滨州市代管。10月26日,邹平市正式挂牌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邹平

参考资料来源:邹平市人民政府-邹平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邹平市人民政府-建置沿革

邹平属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滨州市代管;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西北临黄河,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1250平方千米。邹平是历史上齐鲁上九县之一,夏朝立邹侯国,西汉置县;邹平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济青高速横穿全境26千米,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62千米,距青岛240千米;1991年,境内发现了属龙山文化的古城遗址,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800年;境内拥有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唐李庵、丁公遗址、王薄起义遗址、范公祠等景点80余处。

邹平市属于山东省。

邹平市拥有世界500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西王集团、创新集团、三星集团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邹平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济青高铁在邹平设站。

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85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0万,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宋代明相范仲淹在邹平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光,其优乐怀天下的思想为后人敬仰,并沉淀成邹平精神的重要部分。

邹平市的特产:

1、长山山药。

邹平县著名的土特产品之一,因种植面积大,历史悠久,故以“长山山药”传名。长山山药块大粗直,产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珍贵的无公害天然绿色食品,保质期可达一年。

2、邹平香椿。

红芽香椿是邹平香椿的主要品种,以其色泽艳、香味浓、味道鲜、营养丰富而著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磷、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3、青阳小米。

青阳小米是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的特产。小米是青阳的特色农产品,它具有颜色鲜亮、味道纯正,香气溢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产品远销省内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57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