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旅行去哪里呢?

单身旅行去哪里呢?,第1张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国人踏出国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啦。很多朋友会问我,第一次出国要去哪里比较好,毫无疑问,我回答的是泰国。就东南亚而言,泰国的旅游发展相对比较完善,但也因此,去泰国旅行的人也不少。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去哪里来一趟单身旅行比较好呢?缅甸。相对泰国来说,缅甸的游客较少,而且可以欣赏的风景也不少。

一.仰光,这不是来缅甸旅行的首选城市,但也不能被略过

仰光位于缅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游的三角洲上,我相信每一个想来缅甸旅行的人都不是因为仰光,但也不会略过它。

从机场出来打车到市区的路上,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堵”。原来四十分钟的路程足足开了两个多小时,当然在这堵车的过程中我也浏览了这个城市的人。皮卡上的当地人,挂在皮卡车后面的男人,以及他们脸上的涂鸦。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东南亚特有的防晒用品,有些爱美的姑娘还会在涂的时候设计漂亮的图案。

虽然曼谷也堵车,但仰光给我的感觉却更乱,特别是靠近唐人街的时候,路上的行人、公交、三轮、出租车乱窜,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车会让人。

在仰光,还有一趟迷人的51公里长的仰光环线火车。

古老的车厢时不时地晃悠,就像洗衣机在全速旋转——如果你容易晕车,那可不太妙。不过,跳上这条线路的火车,可以有效地体验通勤生活,与乘客和火车上的小贩互动,还可以看看这座城市里鲜有人涉足的地方。如果坐够了火车,在任何一站都可以下车,乘坐出租车返回市中心,或者在去往北部景点。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并没打算坐满全程。

二.蒲甘:俯首之间,皆为佛塔

蒲甘是缅甸历史古城、佛教文化遗址,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在蒲甘古城里保留着缅甸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众多的佛塔、佛寺,城市佛塔佛寺建筑艺术是缅甸古老建筑艺术的缩影,体现了缅甸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成为缅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蒲甘,看日出日落,是游人最喜欢做的事情。

三.曼德勒,在繁华城市里看最美日落,过慢生活

缅甸的交通本来就不是很发达,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大巴要开很久,曼德勒是我在缅甸旅行的最后一站,倦意袭来,本只想做一个打卡式的浏览,却未想到依赖上了这种慵懒。

穿梭在曼德勒的大街小巷,街边的人好奇地打量着我们,随口一问,能为你拍张照吗?虽然语言无法沟通,但我指指相机,他们便望向了我的镜头。

路过一个院子,斑驳的阳光下,院里的男子正翘着二郎腿在看报纸。

当然,来曼德勒最不会错过的便是这里的乌本桥日落。乌本桥长达1200多米,全部由柚木建造,是世界上最长的木桥之一。我们从乌本桥的这头穿过江面,看到江中已有许多小船只并排着,船上的游客都已万事俱备,只等捕捉日落最美的时刻了,我们也尝试着找了免费的最好的位置。

这里的日落真的是美得平和温暖,不带一点哀伤或是落寞。

四.到茵莱湖上,包船看水鸟成群飞过

从茵莱湖岸边一直往南,会经过一片芦苇丛、水上花园、茵宝昆??拿一点小零食往上一扔,机灵的水鸟便会飞来,有的落到了水里,有的进了水鸟的嘴里。水鸟们在我们船的上空飞着,配上茵莱湖的水、远方的天,这景致足以让人兴奋。

缅甸是个佛教国家,佛教在这里已有2500多年的 历史 了。缅甸 九成的人口信仰佛教,有50多万僧人,5000多所寺庙。小乘佛教是缅甸的国教。有人这样形容缅甸:手指之处,必有浮屠。

缅甸人生活在塔影佛光之中,无论是 历史 、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都与佛教密切相连。对于佛教徒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礼佛拜佛。一些人会把大半收入捐给寺庙镀金,而自己过苦行僧的日子。 佛教徒家里也摆放佛龛,每日燃点香烛,更换净水。缅甸男子一生必须出家一次,还俗后才会被 社会 承认是成年人。

踏上缅甸国土,首先看到的是是缅甸人涂着白色粉末的那张脸。后来弄清楚了,他们脸上涂的粉末叫特纳卡,由一种植物制成,主要功能是美容、防晒、防蚊子,据说还有一种功能是男女之间传达爱意,比如“如果接受我的爱,明天请涂上特纳卡”,是恋爱中男孩子向女孩子发出的通用表白。

佛教覆盖了缅甸的政治、文化和 社会 生活,这恐怕与缅甸一直来是个农耕 社会 有关。我们走了半个缅甸,似乎没见到什么像样的工业设施 ,所到之处一片农耕景象。在蒲甘,日落时几百上千头牛慢悠悠地归栏,漫山遍野,尘土飞扬。赶牛人都是涂着特纳卡的女人,估计男人们躲到不知哪里喝茶去了。

在缅甸,不光放牛的是女人,干其他活儿的也大多是女人,女人是主要劳动力,撑起了大半边天。这也是农耕 社会 的一个特点吧,女人地位不高,干活有份。

去逛寺庙就会发现,那些上香的、献花的、诵经的,也是女人居多,有点像到了女儿国。这也与女人的 社会 地位有关:男人可以多次出家,多次还俗。女人出家后很难还俗,一辈子青灯孤影,也不被允许给佛像贴金,所以平日里就要多去寺庙礼佛啦。

在缅甸也能看到男人干活儿,但他们多是干一些轻巧的活儿。

缅甸佛教有如今这样的鼎盛局面,与 历史 上多位国君的极力推崇推行分不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曼德拉的金色宫殿柚木寺院,它原本是贡榜王朝敏东王的寝宫,全部用柚木建成,他的儿子即继任者锡袍王,将整座建筑改建成了寺院。

僧侣在缅甸的 社会 地位很高,僧侣是一等公民,但僧侣的规矩是严格的,生活是清苦的。僧人们“过午不食”,每天上午4点和10点吃两顿饭,主要靠化缘,化到什么吃什么,不忌腥荤;化缘时不能穿鞋,只能赤脚。

曼德勒的玛哈伽纳扬僧院有2000来名僧人,每天上午10时的化缘与布施,蔚为大观,大批游客会专门赶过去观看。这里已是世界知名 旅游 点。

我们的旅行在蒲甘收尾。蒲甘被称为“万塔之城”,公元11——13世纪,这里建起了13000多座佛塔,后历经兵燹和地震,仍存留千余座。出门见佛塔,步步遇菩萨,说的就是蒲甘。当地建塔的热情到了近代仍没有打住,一些穷人建不起大的就在院子里建个小小的,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颇费了一番周折。

在这片被称为“金色国度”的土地上,金色的佛塔、佛像,与远方金色的落日,是世界各大 旅游 杂志上缅甸的典型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35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1
下一篇 2023-03-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