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阳光怡园在哪里

兰州阳光怡园在哪里,第1张

兰州阳光怡园小区位于银滩桥以西,中邦金水湾西南。

2013年竣工,开发商为兰州莱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物业公司为上海文化银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占地85,714 m2,建筑面积31万m2,共有1921套房屋,容积率3.50,绿化率35%。

居民住宅680多套,主要类型有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该小区地理位置优越,尚超医院、银行等公共设施齐全,周边配套基本齐全,适合长期持有居住。

住宅区:

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完备,相对封闭、独立的居住组团或居住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居住小区是现代城镇中人们的一种居住模式,符合现有的生产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不是唯一的、理想的居住模式。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未来可能会被新的居住场所所取代。

苏州园林主要的著名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怡园。

1、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2、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

3、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4、留园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5、怡园

怡园,苏州的古典园林,位于市区人民路原43号(现1265号),现有面积6270平方米。怡园为清光绪年间所建,园分东、西两部分,园西旧为祠堂,园南可通住宅。因建园较晚,吸收了诸园所长,如复廊、鸳鸯厅、假山、石舫等。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退思园

退思园坐落于吴江市同里镇。退思园由清兵备道任兰生革职回乡后,请本镇画家袁龙设计而建,历时二年。退思二字,取自《左传 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全园简朴淡雅,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修筑,园如浮于水上,是全国唯一一处贴水园建筑,体现了晚清江南园林建筑的风格。

曲园

曲园坐落于苏州市马医科巷43号,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是清末著名文学家、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俞樾是在友人资助下买下这块废地的,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余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并自号为曲园老人。

五峰园

五峰园在阊门西街下塘,今五峰园弄,占地约2.5亩。园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长州尚书杨成所筑,俗称“杨家园”、一说园为文征明之侄画家文伯仁所筑,文伯仁号五峰老人。园中五座太湖石峰,高二丈,颇极皱瘦玲珑之致,并峙高阜间,形似老丈,又名五老峰,分别为“丈人峰”、“观音峰”、“三老峰”、“庆云峰”及“擎云峰”。全园以五峰胜,辅以水池,有峭壁、峡谷、山洞、石桥、古树、旱船、园亭诸景。园西南角有土墩,俗传为唐柳毅墓。该园屡易其主,抗日战争前后,园散为民居。园因年久失修,水池填塞,二座石峰倾倒。

西园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坐落在苏州城西阊门外,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距今已有700年历史。寺内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

现存殿宇多为清末民初所建,是苏州市内规模最大的寺院。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有面阔三间的牌坊、山门、金刚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楼。出金刚殿东侧有观音殿,西侧有罗汉殿。寺中还有念佛堂、法云堂、客堂、斋堂、库房等建筑。藏经楼中藏有完整的《龙藏》四部,后送给香港宝莲寺一部,元朝善继法师血书的《华严经》等佛经八万余册。西园寺是一座规模完整、殿宇宏伟、佛像庄严,又兼有园林特色的大型寺院。

怡园

怡园位于苏州市中心人民路中段。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怡园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以所得明尚书吴宽故宅复园废址始建,至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全园建成。园名“怡”取“兄弟怡怡”之意。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景德路262号,面积仅为3亩,宋时为景德寺,清乾隆时建为私家园林。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耦园

耦园位于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原为清初陆锦涉园。清初,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于此始构涉园,一名小郁林。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继为崇明祝氏别墅。同治十三年左右,归按察使湖州沈秉成,聘画家顾沄主持,重修扩建如今。因一宅而有两园,遂称耦园,并寓夫妇偕隐双栖之意。1941年为常州实业家刘国钧所得。

全园布局,颇为得法。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实为值得游赏流连的去处。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古时两人耕种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葑门内阔家头巷,原是南宋侍郎史正志退居故苏时所建的私家园林,称“万卷堂”,又在堂侧造花圃,号“渔隐”。清代宋宗元购之,既借旧时“渔隐”抒隐居闲情,且与巷名“王思”谐音,更名“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 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1980年以网师园内殿春为蓝本仿建了明轩分翠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此,网师园更加蜚声海外。

 全园分区明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自五代以来就享有盛名。 相传五代末年此处为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别墅。北宋诗人苏舜钦丢官流寓苏州,花了四万钱买下这座名园,在水旁筑亭。他有感于渔夫《沧浪之水》歌与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语,题名为沧浪亭,还自号沧浪翁。从此,苏州沧浪亭名声大著。南宋时,沧浪亭归韩世忠所有,在两山之间筑桥相连,名为“飞虹”。南宋时的沧浪亭有寒光室、冷风亭、濯缨亭、梅亭、瑶华境界、竹亭、清香馆等,而其中最著名的仍是苏舜钦沧浪亭。自元至明,沧浪亭废为僧居,曾是妙隐庵、大云庵的所在。当时住在大云庵的和尚叫文瑛。明嘉靖年间,苏州知府胡缵宗为了纪念抗金名将韩世忠,把妙隐庵改建为韩蕲王祠,文瑛和尚则于大云庵旁重建沧浪亭。归有光的《沧浪亭记》就是为文瑛和尚重建沧浪亭而写的。

沧浪亭至明末逐渐荒废,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重修。以后,在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又几经兴废,除亭址仍旧外,其余建筑已非昔日面貌。到解放前夕已相当破残了。解放后,屡经整修,才使这座名园基本恢复旧观。

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布局和风格,在苏州诸园中别树一帜。其特色是未入园林先成景,一泓清水绕园而过;善借外景,融园内外为一体,具有山林野趣,使游人一到园外,即有身入园吕之感

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东北街178号,占地60亩,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拙政园即取其之意而命名。经过几百年的苍桑变迁,现存建筑大多为太平天国及其后修建,但明清旧制大体尚在,拙政园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该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合称为中国四大名园,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505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