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书上那些奇葩的地名都是今天的哪里

看史书上那些奇葩的地名都是今天的哪里,第1张

楼主太长了,我先贴一小部分

二画

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汉郡。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区。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画

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春秋时名州来。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1936年置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一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大昭寺—一在西藏拉萨中心。七世纪建。

大胜关——①在河南罗山县南。②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陈友谅后,改为大胜港,在此置关。

大庾岭——五岭(湘赣与粤桂间的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之一,汉武帝时庾将军在此筑城,故名。又名梅岭。唐张九龄、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筑道路。

大雁塔——在陕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内。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层,武则天时增至十层,今存七层,高64米。

大震关——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唐中叶以后为防御吐蕃的要地。

大泥——今泰国南部北大年港一带古国,明人纪载常见。

大宛——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国都贵山城,在今卡散赛。

大食——唐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原语为波斯一部族名称。

大秦——亦作犁轩。汉称罗马为大秦。

大夏——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脱离塞琉西王国独立。公元前130年左右为大月氏所据。后为阿拉伯人所并。

大西洋国——明人指葡萄牙。

大吕宋国——清初称西班牙为大吕宋,菲律宾的吕宋岛为小吕宋。

万年——古县名,汉置,与栎阳同城而治,在今陕西临潼北。北周移治长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兴城,万年亦随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南锦江上。

万里长沙——古指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又“万里石塘”、“万里石床”,意亦相同。

弋阳——今河南潢川西。三国至隋唐有弋阳郡、弋阳县。

上元——唐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为上元县。五代吴在此分置上元、江宁二县。民国并入江宁县。

上谷——古郡名。秦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北魏废。隋唐时的上谷郡即易州。

上京——①渤海上京龙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②辽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⑧金上京会宁府,在今黑龙江阿 城县南白城。

上郡——古郡名。秦汉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陕西富县。唐上郡即绥州,治今绥德。三个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

上都——元上都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上党——古郡名。韩始置。汉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东汉移壶关(今壶关北)。隋唐上党郡即潞州,治上党,即今长治市。历代辖境虽有变更,但均在晋东南。

上海——今上海市。宋置镇。元至元28年(1291年)置县(以《元史·世祖纪》为据)。

上庸一一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隋时移县治至今竹溪县东南,宋并入竹山县。

上蔡——周蔡国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蔡国先迁新蔡,后迁州来(下蔡),遂得上蔡之名。战国韩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悬瓠,在今汝南。隋改汝阳,另在今上蔡县地置上蔡县。

山左——山东省旧时别称,山指太行山。

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山东——秦汉时指华山或崤山以东地区。以后多指太行山以东地区。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山东始成为政区名称。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省。

山西——原为与“山东”相对的地区名称。明置山西省。

山后——宋指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阳——①今江苏淮安,晋山阳郡、山阳县在此。②今河南焦作市东,汉置县。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在会稽山之北得名。秦置县。隋改会稽县。唐在此分置会稽、山阴二县。民国并为绍兴。

山南——意为秦岭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为山南东道(治襄州,今襄樊市)与山南西道(治梁州,改称兴元府,今汉中)。辖境南至重庆至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山前——宋金以太行山以东、燕山及军都山以南地区为山前。

山阳渎——公元587年隋文帝所开江淮间运河,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至扬州市南入江。

川边——1914年置川边特别区,治康定,辖区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1939年并入西康省。

广东——今广东省,秦在南海、桂林二郡境,汉属交州,三国吴分属广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元分属湖广、江西二行中书省,明设广东省。

广宁——明广宁卫在今辽宁北镇,辽东镇在此地。

广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见“广东”条,元属湖广,明为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1958年建壮族自治区。

广州——三国吴永安七年(264年)分交州置广州,辖境兼有今广西一部。以后辖境逐渐缩小。今广州市即古广州治所番禺。

广武——古城在今河南荣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为刘邦、项羽对峙处。

广信——明广信府,洽上饶(今属江西)。民国废。

广陵——秦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隋改江阳,治今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广固城一—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都城,为刘裕所毁。

义兴——古县名,原称阳羡,隋改义兴,宋避太宗讳改宜兴。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辖今江苏宜兴、溧阳,隋废。

义阳三关一—南北朝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南有平靖(今信阳西南)、黄岘(今信阳南,宋以后名九里关)、武阳(今罗山县南)三关。

卫国一一西周初封时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660年迁楚丘(今滑县),后再迁帝丘(今濮阳)。最后迁野王(今沁阳)。公元前209年并于秦。

卫辉路(府)——北周置卫州,治朝歌,唐移治汲县。1260年,元升为卫辉路,辖今豫北新乡等地。明改卫辉府。清兼辖今封丘、兰考一带。民国废。

卫藏——西藏旧时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康(喀木)四部。故称。

飞狐口——在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又涞源县在隋唐辽、宋、金、元时名飞狐县。

小沛——汉沛县(今属江苏)别称。

小金川——发源于邛崃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又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间改土归流,为懋功屯务厅。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荐福寺内。唐景龙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原十五层,今存十三层,高43.3米。

马邑——秦汉马邑县在今山西朔县。唐置马邑县在今朔县东北。清嘉庆时废。又隋唐马邑郡即朔州,治善阳,即今朔县。

马陵——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战国时田忌、孙膑破魏庞娟于此。

马嵬坡——在陕西兴平西。

子午道——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县。西汉末开。南北朝时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宁陕县。

阳平关,葭萌关,涪关,绵竹关,四大关。阳平关是汉中以北的,而绵竹关是最靠近成都的。 提起蜀道,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白的诗篇《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讲述了蜀道开凿的历史故事,使险奇的蜀道闻名于天下。所谓“蜀道”,是指古代从中原通往巴蜀(由秦通蜀)的道路,其中主要是开辟于悬崖绝壁之间的多段栈道,史籍称之为“栈道千里,通于蜀汉”。陕西汉中以北为蜀道北段,主要有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从汉中到成都为蜀道的南段,主要有金牛道(亦称石牛道)、嘉陵故道、白水道、阴平道等。而涪县(绵阳)就在金牛道和阴平道交汇处。蜀道上栈多、关多、名胜和故事多。栈道是中国古代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形式:在峭壁或河岸上隔一定的距离开凿石孔,在石孔上横向插入一根根大木梁,并在其下的山崖河谷上凿洞,插立竖木作横梁的支柱,然后在木梁上铺木板,形成凌空的道路,通行人马。有的栈道还在外侧设扶栏,在上面盖顶棚,如悬崖上的一层楼阁,因而栈道又被称为阁道。它依附悬崖峭壁,云缠雾绕;凌踞于急流湍河,十分险峻,历代将蜀道名之曰“飞阁”“云栈”,形容为“栈道连云”。千里蜀道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勤劳的见证和智慧的象征。蜀道又多关隘,可谓险上设险,画龙点睛。成都是蜀道的终点(今仍有金牛、金牛区的地名),从成都北至汉中,有绵竹关、白马关、涪关、瓦口关、剑门关、白水关、葭萌关、天雄关、飞仙关、朝天关、阳平关、七盘关等。首先是绵竹关(今黄许),地处川西平原的北部尽头,临近山区。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入川,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在蜀汉最后一道关口抵御邓艾军,双双战死。成都无险可守,蜀汉灭亡。白马关,又名鹿头关。刘备取西北时,军师庞统与刘备换白马在攻关时被刘璋部将张任射死。今有庞统墓、祠和落凤坡,张飞点将台古迹;罗江附近还有张任墓,“孔明定计捉张任”的战场。涪关,即涪城(绵阳),位于富乐山和大银山之间。刘备取西川,与刘璋涪城会。三国遗迹颇多:富乐山、富乐堂、蒋琬墓祠、营盘嘴(姜维屯兵之处)、旗堡梁(诸葛亮屯兵及操练水军之处,又称涪水诸葛营)、五里堆(张飞屯兵之处)、饮马渡(今双马大桥处),张飞饮马之处……瓦口关,位于梓潼县城北5公里的古金牛道“陡去平来”送险亭下。张飞领兵至此,关前留有他的两道脚印。剑门关,在剑阁县北。大剑山七十二峰在此中断,两峰对峙,形成天然狭窄隘口,远眺宛如城门。古道沿线有姜维墓、邓艾父子墓、武侯坡、武侯桥、“翠云廊”、张飞柏、张飞井、阿斗柏等。葭萌关,以昭化城为关。费祎继蒋琬之后主持蜀汉朝政屯兵于此,设置府邸,被人刺杀后就地安葬;关外鸭浮村有关羽第三子关索之妻在此屯兵筑城,抗击魏将庞会而战死,有鲍三娘墓。天雄关,位于昭化城外牛头山腰。有关羽庙,实为刘、关、张三人的合祀庙。七盘关,位于广元北59公里。为古代秦、蜀交界处,金牛道穿关而过。现存“西秦第一关”岩刻,关门遗迹可辨。朝天关,在广元北25公里朝天镇,古名朝天峡。有老虎嘴、“清风峡”、“明月峡”栈道,地势险要。阳平关,位于勉县老城东关。诸葛亮北伐曾据守此关。阴平道上还有白水关、江油关(南坝)。每道关隘都有三国蜀汉悲壮的故事和遗迹。

问题一:古代的沙洲在哪里?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年),西秦因吐谷浑占据的河南地区有黄沙(今青海贵南穆格塘)而置沙洲,并以吐谷浑王视连为沙洲牧。

安帝义熙十年(414年)西秦攻灭南凉后,改吐谷浑属地为安州,先后又在湟水流域乐都、西平等地权置沙洲并任命刺史,以为进攻河西走廊北凉沙洲(治酒泉)之备。

刘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西秦退出湟水流域,州废。但再此前后南北朝双方均以吐谷浑辖地为沙洲,刘宋于景平元年(423年)和元嘉七年(430年)先后以吐谷浑王阿豺、慕Y为沙洲刺史,直到永明八年(490年)前,南齐武帝还以吐谷浑王休留代“都督西秦、河、沙三洲”。北魏文帝正平二年(452年),亦以吐谷浑王拾寅为沙洲刺史。北魏末废。

问题二:沙州现今在哪儿 沙州即今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四周皆为沙漠戈壁包围,位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端边缘。沙漠地带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大,地面缺少经常性流水,植物稀少矮小,为风沙地貌。沙漠多集中在鸣沙山地带和党河两岸及其下游地带。地面物质主要由沙粒构成,地表覆盖大片流沙,广布沙丘,在风力推动下沙丘移动,往往造成严重危害。全市有沙漠765万多亩,占总面积的16.36%,所以敦煌又有“沙漠绿洲”之称。

问题三:河西四郡过去叫什么?比如敦煌叫沙洲,注意是古代,谢谢! 河西四郡,指西汉 *** 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郡,即酒泉郡、武威郡、敦煌郡、张掖郡。

问题四:我和老婆没话说怎么办,请大家帮帮忙 好多都是这样的情况的,我和老婆也是这样的结婚以前有说不完的话结婚以后就没有什么话福。有了孩子以后会好得。多一起看看电影和出去走一走会改善的。

问题五:沙洲这个城市在哪? 张家港是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的一座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原名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而命名。全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9.8万,下辖8个镇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问题六:古代的时候敦煌有哪些称呼?也就是叫什么名字? 战国开始,沙洲。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升敦煌为沙州路。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

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

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

问题七:现在的海门属于古代哪个国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

问题八:中国古今地名 中国历史中古今地名对照中国历史上古代行政区划分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古今地名更是千差万别,现在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地名进行了较全面的收集,并与今天的地名做了分别的对照,希望您能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古代地名在哪里。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汉郡。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区。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为匈奴所占。

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春秋时名州来。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浮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1936年置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一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问题九: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中亚是指现在的那几个国家? 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汉代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东段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 *** 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 *** 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其他此外还有,还有主要与南亚交流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沿海路行进的海上丝绸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332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