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汉津是现在什么地方

三国的汉津是现在什么地方,第1张

1、《三国志辞典》:“汉津”条——地名,在今湖北武汉。

2、《三国演义辞典》:“汉津口”条——古渡口名。在今湖北荆门东北汉水过境处。

由此,汉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点:均在今湖北,一个在武汉,一个在荆门。那么刘备到底是从哪个汉津渡过汉水到夏口的呢?这关系到刘备的撤退路线以及与关羽的会合地点问题。

我们再看下面的相关历史记载: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

《江表传》曰: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臣)〔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臣)〔吴巨〕,(臣)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由这些相关的记载,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刘备被曹操击破于长阪之后,是打算南下渡江的(投奔苍梧太守吴巨);

2、赵云传的记载证明,刘备当时确实是自长阪南逃,请注意这个方向;

3、曹操由北方追杀过来,刘备南逃是比较合理的方向——容易脱离敌人的追击;

4、刘备是在长阪惨败之后,才见到的鲁肃;

5、鲁肃是先到达的南郡的江陵而后由江陵北上遇见了刘备;

6、刘备并不是惨败之后马上就逃往夏口,而是在接受了鲁肃的建议——与孙权联盟之后,才改变撤退方向的。即由原来打算直接南逃江陵并由此一带渡江去苍梧,而改为斜趣汉津,渡过汉水到夏口。

通过这些,我们回过头来,再分析两个汉津就比较清楚了。

首先,当阳长阪的位置:

——根据《三国志辞典》:长坂:地名。“坂”一作“阪”。故址在今湖北当阳东北三十五公里。

——根据《三国演义辞典》:长坂:地名。在今湖北当阳东北绿林山区西部的天柱山。

——根据《三国志辞典》:当阳: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东城。在今湖北当阳东。

——根据《三国演义辞典》:当阳:县名。属荆州南郡,故城址在今湖北当阳东。

由此,我们知道,第二个汉津的位置,即在湖北荆门的那个是不可靠、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1、荆门附近渡汉水之处在今钟祥一带,而这里位于长阪的东北。

2、由于曹军是自北方追来,刘备在被击破之后,反而向东北敌人方向逃跑不合情理;

3、《赵云传》明确记载刘备败后是向南逃,与此方向相反;

4、鲁肃由江陵南方过来,如果刘备向东北跑,就不可能与鲁肃相遇。

5、在刘备没有遇见鲁肃前,本打算南逃苍梧,因此向东北方向走也不符合其原定计划;

6、关羽水军由襄樊出发,当刘备已经走过3/5的路程时,关羽才走到荆门附近,也即1/4左右,也是无法解释这样的速度的。

7、刘琦兵团的问题,根据诸葛亮对孙权的介绍,刘琦也就万人(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而先主传却说渡过汉津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夏口距离钟祥178公里(合405汉里),如果刘琦敢于带领所有军队跑出如此远,那唱空城计的就是他了。因此,刘琦不可能丢下空夏口城远出400里。而如果汉津在汉阳一带,就比较合理了,刘琦仅仅是出城接应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刘备斜趣汉津之处,应不在湖北荆门一带,而是在今武汉的汉阳一带。

津的本意,就是渡口。汉津就是汉水之上的渡口。因此,汉津本是汉水上渡口的统称,并不是专指某个渡口。

《江表传》曰: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这里汉津指的其实是襄阳一带的汉水渡口。

这样,我们即可知道,刘备在长阪惨败之后的行动大致是:

——张飞断后,刘备等人向南逃走,计划渡长江去苍梧暂避风头;

——刘备等人并没有逃远,而是在当阳南境一带会合了赵云、张飞等后续人马和部分逃散士兵;

——遇见自江陵北上的鲁肃,双方商谈了联盟事宜。刘备接受鲁肃意见,改道向东走;

——注意,此时刘备已经位于当阳南面,其要去夏口,不可能先拐回北面有大批曹军的荆门一带的汉津渡汉水,这等于去送死。

——因此,刘备从当阳南斜向东南方向直奔夏口,在夏口附近的汉津渡过了汉水。

——刘备到达夏口的汉津时,正好关羽的水军船队也在这一带正由汉水转向长江,因此而接应刘备顺利渡过汉水。此时,关羽水军大致走过了路程的1/2。

有一些三国地形图,标示刘备从荆门一带渡过汉水再去夏口,这是错误的。

台江区三通路

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区,俗称“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少数人散居在饶河县、抚远县、桦川、依兰、富饶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清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俄罗斯境内的纳乃、乌尔奇族,奥罗克,乌德盖人等也是赫哲族人的分支。有人提议成立纳乃语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295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9
下一篇 2023-03-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