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是什么样的女子

甄宓是什么样的女子,第1张

甄宓

描述:美丽夺目,但不狐媚。

简介:甄宓(? -221 ),甄逸之女,嫁给袁绍之子袁熙。曹军破冀州城后,世子曹丕闯入袁绍府中抄家,发现一女蓬头垢面,拖近擦干净脸一看,原来是个大美女,深受曹丕喜爱,后来曹操遂为曹丕迎娶,并且立为夫人。公元 220 年曹丕称帝,因为宠爱郭后,次年六月便遣使赐甄氏死。不过后来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却是甄氏所生。据说曹子建《洛神》中的洛水之神,就是这位嫂嫂甄氏。

细说甄宓

《关于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曹植在这篇赋文中以神话的方式来寄托他思念甄氏的哀思。魏明帝继帝位后,为避其母讳,乃改名《洛神赋》。

在官渡之战后 , 袁家败退到乌丸族的土地上 , 而袁尚、袁熙准备联合乌丸族报仇。正是因为如此 , 曹操在接收邺城的时候就顺便把这些家眷据为己有 孔融还用过讽刺的典故 , 他虚构了“在周建国之初 , 周武王把妲己赐给周公 ”一事,用来影射曹操把甄氏嫁给曹丕。

补充说明

洛神,又名宓妃。她原是东帝伏羲之女,因渡洛水覆舟,死后便成洛神,后遇河伯大献殷勤,遂结为夫妇。新婚燕尔,河伯陪宓妃乘水车腾波冲浪,从九河直上昆仑,纵览天下美景,一时恩爱无比。可惜花无百日红,河伯天性风流,不久就原形毕露,爱情之火很快熄灭。后来,河伯竟公然吩咐巫妪,每年须替他挑一妙龄少女做新娘,并警告河岸百姓 “ 若不为我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 ” 宓妃终于听腻了甜蜜的谎言,看遍了矫揉的造作,伤心之下,厌倦轻靡浮华的生活,脱身返回洛水。

甄宓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人,自幼时起就非常的聪慧贤德。

据记载,她十来岁的时候,到处烽火连天,再加上天灾不断,很多百姓没有粮食充饥。

作为一个大族,甄家倒是囤积了不少粮食。

于是小小的甄宓,便劝说自己的母亲道:“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

”意思是说,甄宓认为在民不聊生的时代,屯积粮草,本身就是一种罪过,倒不如拿给穷人充饥,既能避免招致灾祸,还能够赢得好名声。

通过此事,我们不难看出,她不但非常善良贤德,看事还非常透彻。

此事传开之后,再加上她身上还有另一传说,即每天晚上,有仙人为她盖上玉衣,所以她成了名门望族择妇的不二人选。

于是不久之后,她成为了袁绍次子袁熙之妻。

当时,袁熙驻守幽州,她却被留在了邺城,侍奉自己的婆婆刘夫人,所以袁绍被曹操所败之时,她沦为了俘虏,被曹丕收入了后宅。

彼时,曹丕非常宠爱她,使她很快便生下了魏明帝曹叡,和东乡公主两个孩子,并赶走了原配夫人任氏,并将她扶为了正妻。

除了夫妻关系之外,一向令国人头疼不已的婆媳关系,她也处理的非常得当——曹丕的母亲卞太后,有一次随曹操亲征的时候生了疾病,留在孟津休养。

这个时候鄄宓远在邺城,无法亲自照料,于是非常着急,后来身边的人告诉她,卞太后的病已经好了,她还是不放心,直到卞夫人亲自来信,她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件事,卞太后评价她道:“此真孝妇也”。

可是,公元204年便已嫁给曹丕的她,与曹丕做了十余年夫妻之后,却被曹丕赐死,而且下葬之时,以发掩面,口中塞满了米糠,可谓相当凄惨。

扩展资料:

甄宓的正确读法

“宓”这个字本为多音字,做形容词安静的意思时念mì,做姓氏念fú。

甄宓的宓应该读fú,但它本读mì,安静的意思。

《汉书·古今人表》曰:“太昊帝宓羲氏。

”宓羲氏即伏羲氏,宓通伏。

相传伏羲女溺洛水而死,遂为洛水之神,名宓妃,此宓必须读“伏”。

古书很早就常把伏羲写为宓羲。

古人还做过考证,认为这个读音其实是个误会。

与伏相通的本来是虙(fú),上面是个虎字头,宓字是个宝盖头,本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下面都是“必”字,结果“伏虙相通”演变成了“伏宓相通”,所以甄宓的宓就有理由可以读fú了。

伏羲写为宓羲以后,宓妃就不得了了,她是伏羲氏(宓羲氏)的小女儿,后来成了洛神,这个字就跟洛神的美丽传说有了关系,于是宓字的意义就变得很美了。

后来曹植写著名的《洛神赋》,传说是为甄宓写的,弟弟爱上嫂子了。

这个传说不可靠,但文学家们却很喜欢。

有了这个缘故,所以甄宓读fú就有充足的理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80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