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是什么季节

二月是什么季节,第1张

二月如果是按照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来算是属于春季,但是各地对于四季的划分方法不同,所以二月是春季还是冬季都有不一样的说法。

中国按照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立春就算是春天的开始,春分是春天的中点,立夏是春天的结束。而立春在每年的公历2月3-5日之间,所以按照这个划分方式,二月应该是属于春季的。

除此之外,还有按照气候来划分四季的方法。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1、2月划为冬季,这种划分的方式是立足于十二个月的气候特征。因为一月、二月还比较寒冷,气温属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被作为冬季。

在很多文学作品里会有“二月春风似剪刀”之类的说法,诗里的二月似乎已经非常温暖,但是现实中大家在经历二月的时候却感觉很冷,就会对于这个二月是不是春天产生疑问。

这一点与古代和现在使用的纪年法不同有关,古代使用农历纪年法,比现在大家使用的公历纪年法晚大半个月,诗中说的“二月”是我们现在的三月,所以温度不同。

二月如果指的是农历二月,一般就是春季了;但若是阳历(公历),因为四季划分方法有多种,划分方法不同,导致二月的季节认定也不同,有的说法是冬季、有的说法是春季。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主要有四种划分方法:

第一种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第二种

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第三种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第四种

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公历与我国的传统农历,在月份上相差1个月左右。如公历的三月,一般是农历的二月。

因此根据上述四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农历的二月一般就是春季了;但公历的二月,按照第二第四种方法是冬季,按照第一种方法是春季,按照第三种方法,各地有所不同。

二月份是春天。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

从节气意义上讲,我国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节气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

气候: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因此我国的降水在地理空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递减”的特征。东南季风为我国带来海洋的水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会最先得到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也就成为了我国年降水量最为丰富的地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春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31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5
下一篇 2023-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