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物理学家

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物理学家,第1张

欧内斯特·卢瑟福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并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还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卢瑟福的发现对世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被世人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9、沃纳·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

海森堡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有作为的科学家之一。与爱因斯坦受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的启发而提出了光量子假设一样,海森堡也是得益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思路而于1925年创立起了矩阵力学,并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量子力学是人们研究微观世界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由于对量子理论的新贡献,他于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堡还完成了核反应堆理论。由于他取得的上述巨大成就,使他成了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和原子物理学家。公元1901~公元1976,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卡尔·海森堡由于在取得整个科学史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量子力学的创立中所起的作用,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

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匀速运动,而是呈加速度运动;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1642年1月8日卒于比萨。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科学之父” 及“现代科学之父”。

扩展资料

历史上他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他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生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观点。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 及“现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家族姓伽利雷(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因为翻译问题,所以姓众说纷纭,以伽利雷为准。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试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20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其成就为:

1、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2、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结果后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

3、阿基米德发明的机械有引水用的水螺旋,能牵动满载大船的杠杆滑轮机械,能说明日食,月食现象的地球-月球-太阳运行模型。

扩展资料

世界之父:

1、近代物理学之父、近代科学之父、实验物理学之父:伽利略·伽利雷。

2、现代物理学之父、相对论之父、近代光子学说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3、力学之父:阿基米德。

4、经典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艾萨克·牛顿。

5、声学之父:欧内斯特·克拉尼。

6、核子科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

7、实验电磁学之父:迈克尔·法拉第。

8、经典电动力学之父、电波之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9、量子论之父: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

10、量子力学之父:尼尔斯·亨里克·大卫·玻尔。

11、原子弹之父:约翰·罗伯特·奥本海默。

12、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

13、超音速之父:冯·卡门。

14、火箭之父、宇航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15、中国火箭之王、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16、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

17、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

18、光明之父:爱迪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基米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之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72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