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乐”“五射”“五驭”“九数”分别是什么?

古代“六乐”“五射”“五驭”“九数”分别是什么?,第1张

【五射】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周礼》的“九数”指的是《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所言:“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古代教育必须学习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九数”是指“数”学这门功课有九个细目。关于“九数”的细目,《周礼》并没有列出。东汉的郑玄在他的《周礼注疏·地官司徒·保氏》中引郑司农(郑众)所言:“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这也许就是早期的《九章算术》的纲目,与其后刘徽所注的《九章算术》中的纲目类似。五驭驾车的五种技术。《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四曰五驭。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五礼指的是吉、凶、宾、军、嘉五礼;六乐指的是古代名曲云门、大成、大韶、大夏、大凄、大武六种音乐

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 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射】:射箭技术。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

——剡注:谓矢行之疾,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六艺就是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为礼、乐、射、御、书、数,意为礼节,音乐,射骑技术,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法和算数。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1、礼指礼节,古代有五礼之说。五礼分别是: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2、乐指的是音乐,古代有六乐之说,六乐又叫做“六歌”、“六舞”,是六代的乐舞。按照《周礼·大司乐》的记载,六乐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3、射指射箭的技术,古代有五射之说,五射指的是白矢、参连、剡注、囊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4、御驾车的技巧,古有五御之说,五御指的是: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5、书指的是书法(书写,识字,作文),古代有六书之说,六书指的是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数即理数、气数,古代有九书之说,关于“九数”的细目,《周礼》并没有列出。东汉的郑玄在他的《周礼注疏·地官司徒·保氏》中引郑司农所言:“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060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