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字甲骨文

我字甲骨文,第1张

“我”,甲骨文写作:

本义是古代一种强悍的兵器。象形字,像有着许多利齿的武器。常用作“杀伐”。如《尚书·泰誓中》:“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引申为敌对双方中,自认为强大的一方代称“己方”。如敌我、我军、我朝。

在文言文人称代词中,吾、余、予,属于一般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比较特别,含有自认强大、傲视他人的含义,一般语境中极少见。

我字甲骨文写法:甲骨文里的“我”字,像把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大斧,斧口有一排锋利的锯齿。这是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叫作wǒ,古代也有人把这种锯斧叫作“锜”。

这个象形字便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为图E的汉隶,从先秦文字的线条化变为笔画化,以点、横、撇、捺、挑、钩等基本笔画代替了圆匀连转的线条。至于图F的楷书,则是从汉隶的形体发展过来的。

组词:

自我吹嘘

[zì wǒ chuī xū]

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故我

[gù wǒ]

(名)过去的我;旧我:依然~。

自我陶醉

[zì wǒ táo zuì]

形容盲目地自我欣赏。

自我解嘲

[zì wǒ jiě cháo]

自己也感到不免要受嘲笑,因而故意用言行来遮掩或粉饰。

尔虞我诈

[ěr yú wǒ zhà]

互相欺骗。[近]钩心斗角。[反]肝胆相照。

甲骨文我字的写法,像是一个长木棍上绑了一个三叉戟,或是像有许多利齿的武器。从字形上来看似乎与“我”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从商代开始它就被用来当第一人称使用。

《说文》:“我,施身自谓也。”也就是说:“我”是说话人对自己的称呼。很显然,许慎将“我”字的假借义误为本义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字的原始义完全消失,后世仅用它的假借义作第一人称代同用。“我”,一般为自称之词,可是有时也指“我方”、“我国”。

相关组词

1、我们[wǒmen]

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2、忘我[wàng wǒ]

忘掉个人利益;忘掉自身;不顾惜自己:~工作。

3、大我[dà wǒ]

唯心论者称宇宙万有之本体为大我。

4、毋我[wú wǒ]

谓无私见,不自以为是。

5、旧我[jiù wǒ]

从前的我。引申指过去的思想、作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24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0
下一篇 2023-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