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清秋的意思是什么

踏清秋的意思是什么,第1张

走(跑)在清朗的秋天。

有人感到秋天是美好的,“秋水”晶莹透澈,光可照人,因此古人用来比喻宝剑,也比喻镜子,更多地用来比喻美人的目光。

“秋波”这个词从字面上讲是秋天的水波,它清亮闪烁,因此专用来指美人的目光。现代人称秋风为金风,称秋季为金秋,都带有赞美秋天美好的意思,在古代并没有褒贬的意味。它的来源是这样的,古人用五行配指方向季节,五行之一的金指西方和秋季。

秋是一年中的第三季,抽出具体内容,泛指季节。《史记·梁孝王世家》的“千秋万岁”即千年万年。再扩大指时候。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此时既有金风送爽,又有万木飘零;既有累累的硕果,又有暮年的伤感,古往今来,人们从不同感受出发,赋予了“秋”字的不同的内容。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诗作《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扩展资料: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通过对马和与马有关的许多历史故事的咏叹,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

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马诗二十三首

踏清秋:踏遍这清爽秋日。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出自唐朝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原文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茫茫大漠沙石洁白如雪,燕山顶上新月如钩。

什么时候能够给骏马套上镶金的笼头,让它在秋日辽阔的原野尽情驰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

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诗二十三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24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0
下一篇 2023-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