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新三国中马超的素质四连?

怎么看待新三国中马超的素质四连?,第1张

素质四连表现出了马超对曹操切齿的恨。

两军阵前,马超说出了那句被网友称为“素质四连”的一句话:“曹贼、奸贼、恶贼、逆贼”。

因为对马超来说,对面的曹操和他有血海深仇,马超的父亲马腾被曹操所杀,并且头颅都被砍了下来,得知父亲被杀了,马超毅然起兵攻曹,他立志要手刃曹操为父报仇。

在阵前看到曹操后,马超怒火中烧,对着曹操破口大骂,怎么狠怎么来,为了只是发泄他心中的怒火和对杀父仇人的谴责。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

演义里的马超被称为“锦马超”,羌人将其奉为“神威天将军”。出场时十七岁,在长安连杀之前逐走吕布的董卓部将王方、李蒙。

曹操诱杀马腾,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起兵反曹,在潼关连续击败曹营诸多将领,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渭水射得曹操夺船避箭,让曹操两次差点丧命。

而后大战虎痴许褚,被贾诩用离间计击败,败走凉州。 不久马超卷土重来,占领冀城,虽然非常勇猛,战场上将杨阜七位兄弟击杀,但仍被夏侯渊、杨阜等人联合击退。投奔汉中张鲁,而后在葭萌关前大战张飞,被劝降归附刘备,随即引兵迫降刘璋,并活跃于汉中之战。

蜀汉建立后马超镇守西平关,令伐蜀五路兵的羌兵不战自退,诸葛亮率军平定南方叛乱时,马超代替魏延镇守汉中,在诸葛亮平南回都后病死。

关于《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形象,我们大多数爱读三国的朋友应该最赞成按照连环画的形式来塑造。但实际上,在陆续出品的各个版本的三国电视剧都没有按照那个形式来拍,这一点确实令人质疑,也感到遗憾。

咱们先看看流传最广的央视版《三国演义》,这里面的马超形象是这样的:

大家可以看到,央视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马超演员选择还算中规中矩,相貌也算帅气,就是这个头盔的样子让人感觉挺普通的。

马超是西凉人氏,他父亲马腾是羌族女性所生,所以马超身体中流淌着四分之一的异族血液,这个特点没有体现出来。马超的西凉特质在他的头盔造型上略有体现,就是那一圈兽毛,似乎是雪豹的皮毛。

个人认为这种表现方式算不上高明,而这一版的马超是最没有特色的,给人的印象太淡了,大部分朋友恐怕都已经记不清这位马超的具体形象了。

后来,就又拍了《新三国》,这里面的马超形象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了,就是下面这个造型:

浓眉大眼,两撇小胡子,披着头发。给大家的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这个马超有多么英俊帅气,真正的原因是这个造型太令人意外了,超乎咱们三国迷们的想象范围。

说句实话,就这么个形象,放到任何一个人面前,都无法想象这和马超有什么关系?如果说马超的西凉特色还能通过披发来有所体现的话,那两撇小胡子又是什么意思呢?哪怕就说这位是古龙小说中的陆小凤也算。但和“西凉锦马超”沾得上边?要说令人深刻,目的确实达到了。但仅仅是因为另类,绝不是由于大家认可。

再看下面一张图,这是《武神赵子龙》里的马超形象:

没有什么白马银枪,相貌也感觉比较粗犷彪悍。要说马超的异族血统,体现出来了一些,但没有半点贵族气质,倒像是个草原上套马的汉子。穿着搭配也非常失败,装模作样,毫无意义。这个造型也是个披发形象。

看来很多导演都认为马超应该是披散着头发的,这个根据来自于哪里呢?还真是有点根据。日本有位浮士绘大师名叫歌川国芳,他非常喜欢中国的古典著作,画了很多三国内容的作品,其中就有马超,是下面这个形象:

这个马超确实是披头散发,感觉很野性的样子。

日本艺术家对三国人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不奇怪。在描绘葭萌猛张飞夜战马超之时,马超的兵器都变了。

马超居然拿了把大砍刀,确实令人感到非常意外。

我没有查到这位艺术大师在描绘许禇和马超的那场恶斗会是怎样的体现方式,难道是“双刀并举”?日本马超的风格比较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肯定不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

我们广大三国迷真正喜欢的其实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连环画中那个形象。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这个马超的异域感主要通过头盔的样式体现出来,盔顶的装饰有点欧式风情,非常有特点。兜鍪不像中原武将那样有抹额和护耳,在顿项上平着勒过一条带子,感觉保护得很严,暖暖和和的。而身上的铠甲鳞片类型属于山纹形锁扣,这个制作难度很大,非常贵重,必须是很有钱才置办得起。

再看下面这个骑马造型的马超,非常理想,符合我们的想象:

很骄傲的样子,倔强不屈。白马银枪、异域血统、英俊帅气,还有贵族气质。正如马超自己所言:“吾家世代簪缨,岂识得村野匹夫?”满满的跋扈味道。

这才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马超,仿佛从西凉边塞那飒飒秋风中策马奔来,踏碎清溪中的月影。

葭萌关一战,马超与张飞交锋,其实马超是占据上风的。

咱们来通过原著来看一下两人的具体交锋过程。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五回中。

回目: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马超、马岱受张鲁之命,率

兵攻打孟达、霍峻驻守的葭萌关,孟达他们当然抵挡不住,向刘备求救。诸葛亮认为目前只有张飞和赵云能与马超匹敌,而赵云领兵在外,就只能派张飞去了。

从进取西川开始,张飞已经有独领一军作战的权力了,他听闻了要去与马超作战,很高兴,就来主动要求前去。诸葛亮就使了激将法,说马超“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

张飞觉得受到了轻视,诸葛亮又把马超的战绩大大吹嘘了一通,说“云长且未必可胜。”

于是,张飞就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的激将法成功了,鼓起了张飞当年的悍勇之气。让刘备和张飞一同前去。

张飞到了葭萌关后,马超兵到。刘备看到威风凛凛的马超,故意赞叹:“人言‘锦马超’,名不虚传!”

张飞正欲出战,被刘备三番五次地劝止“且休出战,先当避其锐气。”

一直到午后,刘备看到马超阵上“人马皆倦”,才跟着张飞,冲下关来。刘备这是使用了疲兵之计,趁着马超精神疲惫的时候出战。

第一战:互喷

张飞见了马超,喝道:“认得燕人张翼德么?”

马超回答:“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大家都知道,张飞这厮打嘴仗从来没输过,没想到这回被马超噎住,互喷算是落了下风。

第二战:百余合

张飞与马超交锋,“约战百馀合,不分胜负”。刘备“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通过这个“急”字可以知道,至少在刘备眼中,张飞毫无胜算。

第三战:又斗百余合

张飞回到阵中后,把头盔扔下,裹着包巾再次上阵,两人再战。

刘备“恐张飞有失”,亲自下关观战。文中屡次提到刘备的担忧。我们记得,当年张飞劫马,吕布兴师问罪,与张飞大战百余合,刘备就曾经“恐张飞有失”命令鸣金收兵,在张飞其它的战斗中,刘备可从来没有担心过。

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刘备又主动教鸣金收军。

第四战:挑灯夜战

刘备劝说张飞曰:“不可轻敌,来日再战”,但张飞不肯,“多点火把,安排夜战。”

两将挑灯夜战,二十余合,马超诈败,用流星锤击打张飞,被早有防备的张飞闪过,张飞再诈败,箭射马超,也被马超躲过。

仍是刘备主动要求罢战,双方收军回营。

那么,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人多次交锋,不分胜负,但马超没有吃半点亏,始终是从容应对。观战的马岱、杨柏也从来没有担心过。而是刘备屡次“恐张飞有失”,每次都主动鸣金收兵。

疲惫状态下的马超与张飞大战,屡次令观战的刘备“恐张飞有失”,充分说明马超应占据上风,他的实际战斗力当在张飞之上。

但这并不是说张飞始终不如马超,马超其实是战平了一个早已过了巅峰期,打了折扣的张飞。

张飞真正的巅峰期是在丢失徐州到赤壁之战前的这段时期。

张飞被吕布夜袭徐州后,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耻辱,激起的满腔愤恨化为超越自我的强劲动力,在奋发努力之下,突破了瓶颈,在小沛一战中,百余合硬撼吕布不落下风。而最后下邳城外,独对高顺和吕布的车轮战,仍然将二人击退。

但到了荆州以后,张飞的状态下滑明显,除了截江夺阿斗时斩杀了一个东吴的渣渣周善以外,再无斩获。

后来在阆中、瓦口关、宕渠三战张郃,张飞居然三五十合都拿不下张郃,可知英雄垂暮,再不复当年之勇。

而在渭水畔,马超可是二十合就击败了张郃的。

所以说,在葭萌关交锋之时,马超的武力值是超过张飞的。不仅张飞要落下风,那位想入川与马超一较高下的关羽实际上也处于下风。

在这段时间,能真正与马超并驾争雄的是赵云,从年轻到垂老都始终维持着良好状态的赵子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14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0
下一篇 2023-0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